【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06479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RESEARCHl一关于青岛市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鞠九洋周启蒙杨婧青岛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面积11000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五市,分别是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以及五个县级市,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胶南市.截至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891.63万,6O岁以上老年人VI152.47万,占全市人VI17.1%,是继上海之后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城市之一.一,青岛市老龄化演变青岛市在1987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15比例已达7%(国际公认老龄化标准指标),先于全国l2年,山东省7年进人人15老龄化城市.二十多

2、年来,由于城市气候和环境良好,适合退休居住和养老,老龄人口聚集度强,青岛市的老龄化存在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15绝对数增长快,未富先老,城乡差异大,性别差异大的特点.2000年第五次人15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市749.4万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70.1万人,占人口比重9.35%,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14个百分点;据2005年我市1%人15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市819.6万人VI中,65岁及以上的人15为87.34万人,占比10.67%;至2007年,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数比重为15.9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69%,老年人口年增

3、长率约为3-3%,而同期城市总人15自然增长率仅为1.09%,增速仅为老年人口增速的三分之一.根据青岛指南统计,2010年,我市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7.1%以上,65岁以上人口达到13%以上;同时市老龄委提供的预测数据表明,2020年青岛市人151老龄化将达1123.14%,2030年将达1J32.34%,2035年将达到35.05%,2050年达1137.45%.据其推算,在2030年前后,青岛市将进入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后的五至十年左右青岛市将直接面对人口老龄化难题.此外,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存在城乡和地域差异明显的问题.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当年超过全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市有84

4、”-,分别是市北区18.06%,四方区16.7%,莱西市17.01%,平度市16.75%,胶南市16.41%,即墨市15.98%,胶州市15.98%,李沧区15.95%,低于全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有4个区市,分别是市南区15.48%,城阳区14.11%,崂山区13.62%和黄岛区9.53%.据此可见,由于年轻大中专毕业生不断离开郊区进入中心市区,青岛市的城乡老龄化程度有显着的差异,农村和外围地区的老龄问题压力明显高于城镇和中心市区;而老市区又明显高于新兴市区.有研究机900ctober2011构指出,青岛市未来的老龄工作重点在于农村和老城区.同时,性别的差异也显现在人15老龄化统计数据中.200

5、7年全市老龄人口中,60岁及以上共有119.3万人,其中男性57.6万,女性61.7万,女性略高于男性;70岁及以上共有62.1万人,其中男性27.9万,女性34.2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80岁及以上共有19_3万人,男性7.5万,女性11.8万,女性大大多于男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市老年人口性别比例随着年龄增高而加速失衡,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女性单身老人需要照顾.二,目前青岛市养老机构及市场供应情况截至2010年底,青岛市现有养老机构98家,总床位6969张,其中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89所,床位6227张.根据调查统计,全市养老机构总入住率为35%,有意愿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

6、全体老年人比例为5%至6%,按2010年全市老人152.47万人计算,市场总需求量超过8万以上床位,实际入住3040床位,占需求总量的比例小于4%,由此推算,目前全市老年人中已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占全市老人总数的比例小于2.各养老机构入住率参差不齐(崂山区养老机构平均人住率仅为25%)m现部分养老机构持续排队人住,同时也有一些老年公寓仅有少量床位人住的现象.表1青岛市观有养老机构统计表(来源:青岛社会福利网区域机构数量床位数量单位床位(床/院)市南1617171O7市北33213165四方24158666李沧1679350崂山322073黄岛16O60胶州27035莱西19696即墨116016

7、0平度1136136合计9869697通过对青岛市社会福利院已入住老人抽样问卷调查,影响老龄人口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养老观念问题.多数老人只要可以勉强照顾自己,就不愿到养老机构居住,特别是有子女的老人,担心周围的人说自己子女不孝,自己也觉得人住养老机构没面子,变成了鳏寡孤独.(二)养老机构运作方式问题.目前青岛市养老机构多为两人或三人一间房屋,老人人住后缺乏个人自主空间,同住者身体状况较差影响周围老人生活睛趣.(三)养老机构服务问题.养老机构就餐大部分是吃大锅饭,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自助与他助相结合.许多养老机构人手不足,提倡老人互助养老,老人之间脾气各异,各

8、种矛盾时常掺杂在日常生活中.现场调研时就遇到一位老人生活小组长和另一位李姓老人有矛盾,故意将应均分给李姓老人的中午饭水饺多分给他人,致使李姓老人没有吃上水饺的事情.(四)收费标准与医疗服务问题.公立养老机构一般享有政府补贴,收费标准适中,医疗服务水准较高,入住率也较高.多数私立养老机构享受补贴少,收费较高,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往往成为上班族无力照顾的重症慢性病老人寄养场所,入住率不高.三,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启示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是台塑前董事长王永庆在参观13本,欧美等地的养老村之后,结合就地赡养的理念和快乐生活的理想打造出来的养老村.文化村自1991年起,历经七年筹划,于1998年开始建造,

9、并在2004年3月开放登记.该村位于台湾桃园龟山乡高速公路旁,占地约34公顷,由王永庆投资500亿新台币,依托长庚医院建成.文化村环境优美,绿化景观丰富.全村共有3800多户,房屋为七层建筑,有两种房型,一室一厅(约46平方米),一室二厅(约73平方米).凡年满60岁配偶年满5O岁都可申请入住,入住前进行体检,有病者可住旁边的长庚护理之家.全村均为无障碍的环境设计,24/J时安全保卫,进出村庄需刷卡.村内设有配套超市,书店,银行等服务性机构,村内居民除了自己做饭外还可到小吃店,餐饮区就餐,或选择送餐服务.在健康服务上,养生村所提供的内容包括设立社区医院,提供居民特约门诊,康复及照顾护理等医疗服

10、务;定期健康检查,防疫注射与体能检测,建立个人健康资料库;规划居民个人健康计划,提供养生处方和配膳建议,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咨询;设立全天候监控中心,每户有紧急呼叫设施,确保高效率的紧急救护.在经营定位上,长庚文化村着力构造其与台湾另外两家知名养老社区的差异化.目前台湾最为着名的养老社区有永越,润福,长庚和仁爱之家四家,除仁爱之家为纯政府福利性质外,其余三家均为社团法人投资建设.定位各不相同,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锁定顶尖客户,强调软,硬件设施水平要超过美,日的高档养老场所;润福的定位则区别于养老院,强调优质的老年生活;而长庚则定位于持续式照顾退休小区,该定位属岛内首创,服务于一般退休民众.在收费

11、和居住方式方面,养生文化村提供两种方式:自买房或租赁房.由于该地块是政府作为福利用地以低价划拨,每平方米造中国城市经济CHINAURBANECONOMY探索研究价不高,售价在台湾为中等稍高,服务和社区品质则属上乘,加上投资方的社会形象广受认同,因此销售较为火爆.同时,文化村“银发住宅”买房规定:房屋不能作为遗产处理,到不住时须交回村里作为捐助.入住养生文化村每年需缴纳管理费,入村时需预付一年管理费作为人住保证金,退住时无息返还.对于租房者,则需预交10年期房租.文化村倡导”老扶老,老助老”的社区文化,为此设有村民代表参加的村民管理委员会,设村长一人,进行自主经营管理.村的管理分成有酬工作和志愿

12、义工服务.村内居民们积极开展义工活动,做满一定时间义工,可以减免部分管理费用.长庚养生文化村设计理念有”怡亲”,”健康”,”养生”,“文化”,”社区”,”体验”,”教育训练”等七大主题,但最主要的理念是”活到老,做到老”.例如村内有会议厅,可举办学习演讲活动,如果入住的是教授,则可以在此指导学生写论文,其他老人也可增加与年轻人的交流.在经营目标上,设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以本身的管理和医疗资源来营造高品质的高龄社区;长期目标是建立社区化,家庭化,自尊及自我实现的连续性照顾体系.长庚养生文化村由于其合理的定价和精致周到的服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2004年桃源长庚养生文

13、化村投入运营以来,截至2007年底,投资方又在嘉义,宜兰投资建设了两座养生文化村.长庚养生文化村的成功也影响着大陆地区的养老产业,目前,许多城市正探讨引入其经营和运营模式的可行性.结合青岛养老情况调查结果和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成功运作的经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养老机构应以退休者聚居小区形式出现,小区由多层小户型住宅组成.小区名称可命名为养生,养老或晚晴小区,尊重国人文化心理,避免称作养老院.严格入住条件,按社区和老年人需求建设小区内生活,医疗,休闲等设施,使小区成为退休者的乐园而不是鳏寡孤独和重病老人的栖身之所.(二)健康老人与生病者分开照顾.人住体检,重病者入住小区专门的护理区.既可对病

14、者集中妥善照顾,又可提高健康者生活乐趣.同时设立社区医院,提供特约门诊和临时照顾护理,既像普通小区,又有适合老年人的温馨服务.(三)养老设施需要差异化经营.因为老年人经济能力和养老要求差别较大,养老设施也应进行差异化经营.既要有按市场机制运作的专门高档养老设施,也要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持续照顾退休小区,满足普通居民退休养老之需求.此外,还需建立由政府补贴的纯福利性养老设施,以照顾下层社会老年人养老需求,值得指出的是,不能因为政府补贴照顾下层人士而降低服务水准.(四)养老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无论高档专门养老设施,还是中低养老小区或养老机构,在土地征用,养老设施内部经营设施税收优惠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支持,特别是中低档养老设施管理与经营,政府有义务予以扶持.October201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