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09631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导学案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 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 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4、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导入:观察四大发明图片,观察古代的一些化学器具。讨论交流:其中哪些发明与化学有关,了解化学史。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_ 为基

2、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通过对它的 _ 、_、_ 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二)自学:活动与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讨论交流:【观看图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说出对蜡烛有哪些认识?(多角度)合作学习:学生提出自己对蜡烛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答。用 3 分钟阅读课本第 12 页内容,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可以按课本第 12 页的提示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记录,填写表格。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燃着时观察燃烧时

3、现象并进行图1-10 和图 1-11 实验熄灭后进行图 1-12实验讨论交流:将你填写的表格与同学们交流,比一比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谁的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展示提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深入探究】: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成分是什么呢?【实验】:【现象】: _ 。【结论】: _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 _ _ ;( 2)关注 _ ;( 3)关注 _ 。(三)精讲点拨:【例题】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四)达标训练:

4、1.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 2 s 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的变黑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2. 蜡烛是由和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形状。硬度较,气味是,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中,蜡烛(填浮在水面 或沉入水 底),蜡烛的密度比水(填大或小)。3. 蜡烛燃烧既发生了变化又发生了变化,火焰分层,最暗 ,部分的温度最高,部分温度最低。 将干燥的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生成,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生成和两种物质。4. 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

5、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推理课堂小结:活动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当堂检测: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进1. 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问题:蜡 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 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1)吹灭蜡烛, 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6、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 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2. 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住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 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 B、C。向试管内各加入 3 mL 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 A 试管底部放在 酒精灯火焰上方约 3 cm 处加热;( 2)把 B 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3)把 C 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 ABC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 ,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液化石油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布置作业:1. 不属于蜡烛燃烧实 验现象的是()2. 自 1985 年起,每年的 9 月 10 日确定为教师节。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了人民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目前有些蜡烛生产厂家宣传的广告词“不流泪的蜡烛”即蜡烛熔化后不会从周围流下,你相信吗?说明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