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14366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习题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 第1课时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1.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变成水. 2. 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但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水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因为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所以有制冷降温的作用,喝饮料时常在里面加几块冰,利用冰_时要_热,可以使饮料的温度降低.,固,液,吸热,熔化,吸,3. (1)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物质叫做_,这个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_;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物质叫做_. (2)常见的晶体有_、_、_、_、_等;常见的非晶体有_、_、_、_等. 4. 晶体

2、熔化过程特点:_热量,温度_,由此可知,晶体的熔化条件是_和_;非晶体熔化过程特点:_热量,温度_.,晶体,熔点,非晶体,冰,石墨,食盐,海波,金属,松香,石蜡,玻璃,沥青,吸收,保持不变,到达熔点,继续吸热,吸收,不断升高,知识点1熔化现象,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 水沸腾时水面上方出现“白气” 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 湖水表面结冰 D. 铁块化成铁水,D,2.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常喜欢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同时可以看到杯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冰刀所经过的地方会出现水痕,水痕

3、中的水是冰_而成的,同时还可以看到运动员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熔化,液化,熔化,液化,知识点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3.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黏稠体, 最后变成液体,B,4. 如图4-3-1所示,是小明用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甲图是小明所设计的实 验装置,实验中小明把冰打碎, 并且放在温水中加热,这样

4、做 的好处是_. (2)乙图是他分别从A、B、C 三个方向观察温度计示数,正 确的是_,该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_.,受热均匀,B,1,(3)丙图是根据测得的数据所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温度是_,在熔化过程中_热,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在第6 min时冰处于_(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在AB段冰处于_态,在CD段物质处于_态,在这两个阶段,物质吸热,温度_;冰在第_ min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共用了_min.,晶体,0,吸,不变,固液共存状态,固,液,升高,4,6,(5)另一个小组为了使冰更快受热

5、,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 (6)本实验所用的测量器材除温度计外,还需要_. 5. 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浮在水面上,把甲盆放在太阳下,乙盆放在室内,在冰块未熔化完之前,甲盆水的温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盆水的温度.,物质受热不均匀,秒表,等于,6. 如图是固态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属于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 ),C,7. 如图4-3-2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其中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固体甲第6 min时处于_状态,由图像可如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_.,甲,40,固液共存,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夯实基础 1. 下列现象

6、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 A. 火山喷发时岩石被熔成岩浆 B. 冰变成水 C.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2.下列固体物质分组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 ) A. 玻璃冰食盐B. 金属食盐石墨 C. 石蜡沥青松香D. 食盐石蜡石墨,C,B,3. 图4-3-3所示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 萘的熔点是80 B. 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历时约3 min C. 萘从A点开始熔化,到D点熔化结束 D. 萘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C,4. 下面四个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7、 ( ),C,5. 如图4-3-4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 A. 冰是非晶体 B. 冰的熔点为0 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B,6.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玲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除图4-3-5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先固定_(填“温度计”“酒精灯”或“石棉网”)的位置. (2)将装有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实验中宜用_(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

8、度较_(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在海波和石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其理由是_,该晶体的熔点是 _.,酒精灯,秒表,微小颗粒,慢,海波,有固定的熔点,48,(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4-3-5乙方格纸上描点,作出此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分析表格数据或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特点是_;石蜡的熔化特点是 _. (6)42 的海波处于_(填“固态”或“液态”),海波处于液态是第_min到第_min. (7)在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海波和石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海波和石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热量.,图略.,吸热,

9、但温度保持不变,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固态,9,12,吸收,能力提升 7. 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零下255 时,氢是固态 C.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C,8.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4-3-6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冰的熔点是0 ,水的沸点是100 D. EF段是根据本次实验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C,

10、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 第2课时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二),1.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 晶体凝固时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填“相同”或“不同”);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水的凝固点是_. 3. 非晶体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4. 熔化过程要_;凝固过程要_.(均填“吸热”或“放热”),液,固,不变,凝固点,相同,0 ,0 ,没有,吸热,放热,知识点1凝固现象,1. 下列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 A. 湿衣服晒干 B. 春天早晨常见

11、的雾 C.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包含的物态变化的是_.,C,凝固,3. 数九寒天,湿手去摸户外的铁块,发现手和铁块“粘到一起了”,其主要成因是 ( ) A. 凝固,其过程放出热量 B. 汽化,其过程吸收热量 C. 熔化,其过程吸收热量 D. 液化,其过程放出热量,A,4. 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块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有些冰块“粘到一起了”. 其主要成因是( ) A. 水汽化为水蒸气 B. 冰升华为水蒸气 C

12、. 冰熔化为水 D. 水凝固为冰,D,知识点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特点,5. 如图4-3-7所示是海波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在AB段海波处于_态,在BC段海波处于_态,在CD段海波处于_态.(均填“固”“液” “气”或“固液共存”) (2)海波的凝固过程是_段,凝固 点是_,凝固过程用了_min. (3)海波的凝固过程不需要加热, 说明海波在凝固过程中要_热, 但温度_.,液,固液共存,固,BC,48 ,4,放,不变,6. 如图4-3-8中,两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石蜡凝固过程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是_图.由图像可知,石蜡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乙,降低,7.

13、在图中,能正确描述把铁铸造成铁轨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D,知识点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8. 在“2014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志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 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 ) A. 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 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 海波液化吸热、汽化放热 D. 海波凝固吸热、熔化放热,B,9. 用质量相同的0 的冰和水给食物降温时 ( )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 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C. 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14、 D. 用冰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D,10.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 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可制成储热地板和墙板来调节室温.这种材料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能调节室温的原理是,当温度升高时,材料会熔化_(填“吸热”或“放热”),当温度降低时,材料会凝固_(填“吸热”或“放热”),它的凝固图像是图中的_.,非晶体,吸热,放热,A,夯实基础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 C. 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 D. 严冬,湖水结成冰,D,2. 关于物质

15、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 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 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B,3. 如图4-3-9所示是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BC段表示该晶体_的过程,EF段表示该晶体_的过程;_段要吸热,_段要放热;该晶体的熔点为_.,凝固,熔化,EF,BC,45,4. 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液态的玻璃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C,5. 如图4-3-10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B. 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 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

16、线 D. 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6.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C,凝固,放,7. 如图4-3-11所示,是某液体物质在降温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判断此物质属于_(填“晶体”或“非晶体”). 从t=0 min起经过_min后该物质完全变为固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 ,它在CD段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晶体,7,420,放热,能力提升 8. 用如图4-3-12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图4-3-12乙是萘熔化时温度

17、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明为节省时间,用电磁炉代替酒精灯,不锈钢锅代替烧杯来进行实验,绘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3-12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乙图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 (2)乙图中,萘的熔化过程是图像中的_(填“AB”“BC”或“CD”)段,该过程是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4-3-12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写出一种即可).,80 ,BC,吸热,萘的质量偏少,9.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

18、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当实验进行到21 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态.,6,表一,固,(2)在水中渗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填“高”或“低”). 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想知道该混合液的凝固点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低,表二,(3)由表二可知,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 (4)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的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