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17810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欠管教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张沱滨青岛一中学教师认为,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学生,把握不好尺度,则“宽严皆误”。这的确是一门学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 “惩罚”在教育(.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xf.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是不完整的教育( .xf. 雪风网络

2、 xf 教育网),没有惩罚的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是一种虚弱的教育(.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脆弱的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不负责任的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此言甚善。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长和老师纷纷效仿的“赏识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其实,赏识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并不能包治百病。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

3、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 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 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 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 .xf.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 .xf.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来教育( .xf. 雪风网络 xf 教育网)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