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19681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 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三篇画一画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的,下面就是小 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 级数学画一画教案范本,这两节内容以后安排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 “画一画 ”的活 动,初步 认识正比例图象。2、会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 对应的点,并能在 图中根据一个 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会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 对应的点,并 认识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 图象特点。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通

2、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根据正比例的特征来判断两个 变量是否成正比例。首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正比例要 满足哪两个条件 ?生:要满足两个条件1、两种量是相关 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2、两种量相 对应的比值不变 。师:请同学们在思考一下: y=5x,y 和 x 成正比例 吗?为什么 ?生:成正比例,因 为 y 和 x 是两种相关 联的量,随着 x 的变化, y 也在不断 变化, y 和 x 的比值始终等于 5.所以 y 和 x 成正比例。师:看来 对于成正比例的量之 间的关系,同学 们已经掌握,下面我 们再思考一个 问题 : y 和 x 成正比例, y 是 x 的

3、 5 倍,它 们之间的关系能通 过图画的到 吗 ?这就是我 们这节课 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画一画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导入本课。 )二、动手画图,理解含 义。填表,说一说表中两个量的关系。一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个数的 5 倍(1) 学生填表。(2) 学生汇报。(3) 谁能说一说这两个量的关系。这两个量在不断 变化,并且一个数增大,它地5 倍也不断增大,但他们的比值不变。所以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带领学生看懂 图,明确图上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明确各点所表示的含 义。为下一步在表格上描点, 扫清障碍。

4、)三、试一试1、在下 图中描点,表示第20 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2、思考: 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生:所有的点在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计意图:学生会很形象的看到所有点都在同一条直成正比例关系 时,所绘成的图是一条直 线 。)线上,进一步体会当两个 变量四、练一练1、圆的半径和面 积成正比例关系 吗?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 图,看一看不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所形成的的条直线?图形是不是一(设计意图:从反方 进一步证明成不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形成的图像不是一条直 线。通过对比方式,再次 验证结论 。 )2、乘船的人数与所付船 费为:( 数据见书上)(1)将书上的图补充完整。(2)说说

5、哪个量没有 变?(3)乘船人数与船 费有什么关系 ?(4)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3、回答下列 问题(1)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吗?为什么 ?(2) 根据右 图,先估 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 算。(3) 直径为 5 厘米的 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 ) ,实际计算值为 ( ) 。(4) 直径为 15 厘米的 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 ) ,实际计算值为 ( ) 。4、把下表填写完整。 试着在第一 题的图上描点,并 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表格见书上)(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巩固所学。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 “画一画 ”的活 动,初步 认识正比例图象。2、会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

6、正比例的量所 对应的点,并能在 图中根据一个 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目 标 1、 2。教学难点:目 标 2、 3。教学过程:活动一;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1、 每行人数一定, 总人数和行数。2、 长方形的 长一定,面 积和宽 。3、 长方体的底面 积一定,体 积和高。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5、长方形的周 长一定, 长和宽。6、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7、正方形的 边长与周长 。8、 正方形的 边长与面积 。9、 圆的半径与周 长。10、 圆的面积与半径。11、什么 样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活动二:探索一个数与它

7、的5 倍之间的关系。1、求出一个数的5 倍,在 书上表格填写。2、判断一个数的5 倍和这个数有怎 样的关系 ?小结:一个数和它的5 倍之间具有正比例关系。3、请观察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然后,根据上表 说说各点表示的含 义 。4、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5、 利用书上的图,把下表填完整。找一找这组数据在 统计图 上的位置, 读出未知数据再算一算,比较两次结果。活动三:试一试。1、在下 图中描点,表示第20 页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2、思考 ;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发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活动四:练一练。1、 圆的半径和面 积成正比例关系 吗 ?为什么 ?2、 乘船的

8、人数与所付船费为: ( 数据见书上 )(1) 将书上的图补充完整。(2) 说说哪个量没有 变?(3) 乘船人数与船 费有什么关系 ?(4) 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3、回答下列 问题:(1)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吗?为什么 ?(2) 根据右 图,先估 计圆的周长,再实际计 算。(3) 直径为 5 厘米的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 ) ,实际计 算值为 ( ) 。(4) 直径为 15 厘米的 圆的周长估计值为 ( ) ,实际计 算值为 ( ) 。4、把下表填写完整。 试着在第一 题的图上描点,并 连接各点,你 发现了什么 ?(表格见书上)一、教材画一画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 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

9、 这两节内容以后安排的,学生已 经结合大量的生活情境 认识了生活中存在的 许多相互依 赖的变量,而且体会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了正比例及其意 义,能初步判断两个相关 联的两是不是成正比例,感受了正比例在生活中的 应用,学生 对正比例的 认识有了一定的基 础。教材安排 这一内容,一是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比例,以及正比例中两个相关 联的量之 间的关系 ;二是通 过让学生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 对应的点并能在 图中根据一个 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从而认识正比例 图像的特点。主要意 图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 识,用图的形式去直 观表示两个成正比例的量的 变化关系,鼓励学生 发现

10、当两个 变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像是一条直 线,在此基 础上,鼓励学生利用 图,进行一些估 计,解决一些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学 习正比例函数打下一定的基 础。对于这一内容的 设计,我结合实际主要确定了三个知识与技能的目 标,即: 1、在具体情景中,通 过“画一画 ”的活 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 ;2、会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 图中根据一个 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3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 观察与思考相 结合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定了两个情感目标,即: 1、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积极参与的良好 习惯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11、的 兴趣。其中重 难点目标是: 1、会在方格 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 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2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 观察与思考相 结合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两个重 难点目 ,我将采取直 观 教学的形式 (既 PPT 课 件演示 ) 和 学生 动 手操作的 练习题 相 结 合,以此来分解 点,从而突破 难 点,化难为 易。二、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直 教学法、启 发 式提问 法、讲练结 合法和激趣法。直 观 教学法就是利用 PPT 课 件 进 行逐一演示,既演示解决 问题 的 程和方法,又演示解决 问题的 果

12、,使整个 过 程和方法都能清楚地展 在学生眼前, 让 学生更直 观 更形象地去感受和体 ;启 式提 问 法能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 趣,引 他 们 思考与交流如:横 轴 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你 了什么 ?;讲练结 合法就是利用我 设计 的帮助学生 进 行探索和研究的 练习题 , 学生自己在 练习题 上进 行 手操作,并在操作中独立思考,独立 发现 ,把自己的 发现 写下来 ;激趣法就是在学生 进 行第一次研究得出 结论 后 为 了 一步 验证结论 ,我提出了激励性的 鼓励学生 进 行两次探索与研究,如:真的是 这样吗 ?我 们继续 来研究和探索 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学生觉 得

13、学得 轻 松,我也教得 轻 松,也增 强 了学生学 数学的兴 趣。三、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的 手活动 和交流活 动为 主,即 让 学生在 练习纸 上动 手画一画, 一 ,写一写。通 过 学生自己描点 连线 ,自己 发现问题 ,得出 结论 ,并写下来,然后在班上 行交流,学生很容易得出 结论 ,在交流中 让 学生体 验 到成功的喜悦,既培养了学生的 动 手能力、操作能力和 观 察能力,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 极参与的良好 习惯 ,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提高了。四、教学程序 设计 于教学 程,我主要 设计 了五个步 :1、温故而知新。我 了两道 ,都是用 PPT 件展示出来,一是什么是正比例的填空

14、 ,二是判断两个相关 联 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两道 题 的 是 了 学生进 一步认识 什么是相关 的量和正比例的意 义 ,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 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既是复 习 旧知,也是 下一步学 习 作准备 。 这 一 程主要采取学生独立 汇报 交流 师 生评 价的方式。2、初探 尝试 ,引入新 课 。首先用 PPT 件展示出来, 这 一内容是教材第 22 的内容,通 填表、 说 一 、 连 、交流、展示等来揭示本 节课 的学习 主 ,提出 悬 念,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 趣和探索欲望。3、探索与研究。 是本节课 的主要内容,我 合实际 安排了两个探索内容,是 为 了让 学生通过 探索与研究能

15、更准确地从活 动 中得出 结论 ,更深刻的理解正比例 图 像的特点,同 也能根据正比例图像的特点更准确地 进行描点、 连线和估计。 这一过程我主要采取了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 说一说等方法 让学生自己得出 结论,同时利用 PPT 课件进行展示,加深学生的 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前两个教学目 标。4、反馈练习 。我安排了 3 道题,一题是判断是否成正比例,二 题和三题是有关正比例 图像的 练习以及利用正比例 图像和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问题,既加深了学生 对正比例图像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解决 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练习题在我设计的题单中,同 时我也利用 PPT 课件进行逐一展示, 这样既保 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提高教学效益,使本 节课的第 3 个教学目 标得以完成,充分突破重点和 难点。5、课堂总结 。这是作为新课必要的一个 环节,通过学生自己 总结和评价,既加深了学生 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 让学生体 验到学习数学的价 值和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