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21716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探究论文教师进行语文备课,从知识到素材、上课需要的各种资源,都要提前准备;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教师都要充分地预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鲸一课,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用小标题方式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 学习第 27 自然段,比较须鲸和齿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懂得写说明文,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能把事物写具体、写详细。从而激发学生对海洋、对科学产生兴趣,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和歌唱奠定了

2、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2每节课的课堂导入非常关键, 关系着整节课的成败。 比如在教学鲸一课时,整合知识点,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层次。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导学单,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了导学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一)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时方是长进。 ”教师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文本中领悟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动脑。 3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 时,对于“美丽”

3、一词的理解,我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写出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你认为这些词语句子写出了居里夫人哪方面的美?能力差一点的学生, 可以从“年轻漂亮”一词看出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能力中等的学生,能从“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中看到居里夫人那种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合全篇具有相同指向的句群,从“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

4、历史上, 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她一生共得了 10 项奖金、 16 种奖章、 107 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这些句子中提炼出居里夫人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一种贡献精神之美。 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我所提出问题。(二)引导学生善于发问,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他们进行提问方法的引导。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首先播放漆黑的山间蝙蝠自如飞行的小视频。我问学生: “看了这个视频,你有疑问吗?”学生马上提出:“蝙蝠为什么要夜晚出来?它夜晚出来不怕危险吗?” “它飞得那么快,几次都差点撞上山崖,却都灵巧地避开了,它为什么那

5、么灵活?”紧接着,我出示标有超声波的蝙蝠飞行图片时,学生马上说:“老师,这是表示蝙蝠在说话, 它对谁说话呢?它要说什么呢?” “老师,我知道,那是超声波。是不是蝙蝠飞行时就会发出超声波?”当我出示一架飞机图片问学生:“你们对我这样的做法有疑问吗?”学生的问题出来了: “老师,你把蝙蝠和飞机一起让我们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是不是飞机就是模仿蝙蝠飞行发明的?” “蝙蝠晚上出来是不是给夜晚飞行的飞机带路?” 我让学生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给予了提示。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快明白了,因为蝙蝠的嘴里能发出一种叫超声波的声音, 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 蝙蝠的耳朵能听

6、见这种声音, 它就会立即改变飞行方向,所以蝙蝠晚上出来是不会撞到物体, 是没有危险的。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明白蝙蝠“说话”就是发出超声波,并且是“说”给蝙蝠自己听的, 告诉自己前方有没有危险。 原来飞机不是模仿蝙蝠发明的,而是模仿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发明了雷达, 让雷达像蝙蝠给自己引路一样,给飞机引路。至此,学生根据自己的提问读课文,自己反复自读课文理解并回答了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引导学生拓展提问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引向更深的层面学习,直至读懂全篇课文呢?接下来就需要学生学会提出关键问题, 根据关键问题理解课文的精髓。对此,我出示了三幅图,分别是蝙蝠蒙住眼睛、蒙住嘴巴、塞住耳朵的图片以

7、及雷达图片。我问学生对这三幅图有没有问题想问,学生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嘴巴蒙住,把耳朵给塞住呢?蒙住眼睛、嘴巴,塞住耳朵后它们能照样飞行吗?老师,为什么蝙蝠被蒙住眼睛仍可以飞行, 还不会碰撞任何障碍物?为什么蝙蝠被蒙住嘴巴、 塞住耳朵都还能飞行?雷达与蝙蝠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学生提的问题我给予作答, 并就此引导学生向拓展性、 延展性方向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发展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 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作为语文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就每一个学生,学生能够成才,是教师最幸福的事

8、。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让第一组的学生展示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后,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其他小组争先恐后来展示他们的合作学习成果,这时奇迹出现了,一个从不认真听讲、从不参加任何小组互学讨论、也从不做作业的学生,突然大声说: “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思考。”顿时,我意识到,此刻的任何一句鼓励和信任的语言都可能是他学习态度转变的契机。 即使不会有逆转,此刻的鼓励和表扬也应该能温暖他幼小的心田, 于是我对他说:“我们等你!直到完。”十分钟后,他举手了,全班静默。他说:“我认为她衣裙上, 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和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这两句

9、写出了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顾一切的执拗精神,执拗也是一种美。你想啊,那么美丽的居里夫人,不顾自己美丽的样貌,在那样糟糕的环境中一天又一天,一连三百零九天,都这样干, 没有不顾一切的执拗精神是做不到的。我是从我妈妈每天要把妆化得很完美才出门想到这一点的。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 鼓励他们,才能发挥典型的辐射激励, 形成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作用, 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程度。 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兴趣和动力促学, 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引”,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高质高效。 1沈沭华,强化自主学习提高思品实效 J中国校外教育, xx(9) 2林桂贤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谈谈语文导语的设计 J,学周刊 b 版, xx(2) 3徐先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版, xx(18)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