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00243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在省、市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残疾人保障和服务这个主题,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使全市残疾人民生得到切实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 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和民生改善调研的通知精神,市残联认真开展专项调研,现就三方面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社会管理和残疾人民生基本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我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做好关于社会管理和残疾人民生工作,重点以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为目标,在残疾人生活救助、残疾人社会保险、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残疾人生活救助方面 2.残疾人社会保险 加

2、强监督检查,将在城镇就业的残疾职工纳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残疾人社会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全面提升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覆盖率,确保持证残疾人参保率达到80%以上。 3.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 4.医疗康复工作 5.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及就业扶贫 我市立足市情,因地制宜,着力构建残疾人扶贫长效机制,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是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我们选择经济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生产项目适合残疾人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依托,积极打造星级残疾人扶贫基地。目前建有3个省级基地、3个泰州市级基地,均实现

3、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安置和辐射带动的xx00多户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明显改善,让495户残疾人家庭脱贫。二是积极实施就业扶贫,一方面加大按比例就业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帮助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适时举办就业培训。建立省级*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种植、养殖、电动车修理、电脑技能、按摩、美甲等各类职业培训,三年来累计有残疾人xx00人次先后参加种植、养殖、电脑技能、电动车维修、服装制作、盲人按摩等各类培训。帮助扶持 20 名残疾人自谋职业走上了创业之路。三是积极开展助残结对活动,采取一助一、众助一的形式,尤其是倡导机关干部和贫困残疾人助残结对,目前已完成助残结对 对。四是

4、切实抓好教育扶贫,我会连续四年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每年对考上大学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都要发放一定的补助,对考取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4000元,2018年我市有9 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含高中)累计受益人员达300名。全市初步形成以扶贫效益最大化为取向,以扶贫基地建设为特色,多着并举,多层次、多渠道扶贫的长效机制。 下半年工作思路 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严格执行重残救助人员的统计、申报和资金发放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做好低保家庭中重度残疾人重残补贴金发放和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金发放工作。扩大重残人员医疗救助

5、对象的范围,扩大残疾人康复项目进入医保报销的范围。密切关注高考、中考新生录取信息,认真做好高中以上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调查、统计、上报和发放工作,继续做好评残、换证及发证工作。 提高残疾人医疗康复水平。扎实推进白内障复明手术、6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假肢安装、盲人按摩等项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村)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和康复等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功能,逐步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启动残疾人成人康复中心建设。 做好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窗口,建立城乡残疾人失业登记制度。逐步实现残疾人就业实名制统计管理。重点统计应届以及往届离校残疾人大中

6、专毕业生就业情况,逐一实名登记造册。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建立和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市残疾人电脑培训中心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均等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继续做好残疾人公共服务工作。以康复中心为载体,分期分批对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积极探索农村残疾人托养工作新路径,打造托养中心品牌。规范乡镇托养中心的管理、运行摸式。 进一步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扎实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定期对乡镇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分期分批培训。做好专职委员考核、续聘工作。进一步加强市残联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争创群众

7、满意服务窗口活动,为全市残疾人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尽管市委、市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做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全市残疾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分析全市残疾人生存、生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部分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残疾人享受公共福利优惠仍有差距,除残疾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政策得到落实外,用电、用气、通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至今未能到位。二是成人康复亟待加强。三是无障碍环境建设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相当部分城区的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公共服务区、公共交通设施未进行无障碍改造,新建的设施还存在不规范、不系统、不符合无障碍规范要求,信息交

8、流无障碍较为滞后,全社会的无障碍环境尚未形成。 反思我市残疾人工作,存在着许多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是人道主义思想普及不够,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不强,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还未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强,在个别地方和个别部门领导的头脑中,存在着对残疾人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是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强,对照残疾预防进家庭、康复指导进家庭、康复医疗进家庭和康复器具进家庭为内容的康复服务四进家庭目标的实现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残联机关人员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的能力尚显薄弱,素质有待提高,乡镇、村(社区)残疾人

9、工作者待遇很低,队伍不够稳定,服务残疾人的水平和能力不足。 三.我们的建议: 1.树立新残疾人观念 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把残疾人作为能够参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来对待。使他们持久地、平等地、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最终与健康人相融合。加强宣传,倡导爱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对残疾人全新的认同。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积极投入到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中来。 2.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残疾人基础档案。重点掌握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及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落实保障措施提供准确依据。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数据抄送上级部门。 二是建立独立

10、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覆盖全社会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定点和定期的保障。加大各级人大执法、各级政协视察和相关部门定期检查的力度,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程度,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是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建立对残疾人的救助制度。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单位应对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救助。 四是劳动就业工作制度化。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是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残联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要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残疾人的一种长效保障,必须走制度化的路子。 3.政府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保工作力度 一是发挥政府在残疾人事业

11、中主导和引导作用。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人保障金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保障资金按时到位足额的发放。 二是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建议政府确定以残联为牵头单位。进行分类保障;同时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保证牵头单位全面、系统地了解残疾人社会救助情况。 三是积极引导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强、自立。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支持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对残疾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积极做好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后续扶持工作。对农村的残疾人要与农村扶贫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简便性和灵活性,鼓励农村残疾人扩大种植、养殖业的

12、实用技术培训规模,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就业条件。 四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兴办福利企业。并对做出贡献的给予表扬和表彰。 4.具体量化助残惠残指标。*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一些条款需要细化量化,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比如:体育彩票助残、残疾人使用水、电、气方面没有具体标准。 家庭思想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家庭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重视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家庭思想道德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主要用来处理家庭内外间的相互关系

13、。而家庭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家庭内部的道德建设和家庭与外部之间的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必须遵循民主、平等、孝敬、互助与监督的原则,符合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基本要求。 一、*市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据统计,*市常住人口中现有家庭约24.7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1.5万人。近年来,*市妇联始终将家庭文明建设、家庭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市妇联把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摆在重要位置,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举办妇女维权月集中宣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密切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健全妇联信访调处机制,积极探索个

14、案维权思路,推动社会的平安和谐建设。 其次,*市妇联以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教子好父母评选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家的涵义,提升家的品质。通过评比好婆媳、好夫妻,形成一种互敬互爱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家庭的和谐;通过开展家庭阅读月、展家庭风采、享成长感悟好家训征集等活动,将多元精神文化元素融入家庭,提升家庭文明水平。 第三,*市妇联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等活动。利用父母学堂开展家庭教育授课及实践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上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做好家庭道德建设的感染力、渗透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营造了和谐家庭的创建氛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15、,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在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离婚率持续上升。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开放了很多,婚外恋、重婚等现象日趋增多,导致夫妻关系日益紧张,矛盾不断加剧。从上访案件来看,反映婚姻家庭问题的约占信访总数的80%,绝大多数是婚外情问题。而离婚率的上升,不仅给家庭、家人、子女带来了伤害,更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社会风气的毒化、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加等。 二是家庭暴力的增加。我们一直在宣传男女平等,但在农村,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依然深入人心。很多妇女、老人被虐待、打骂,认为都是家丑不可外扬,忍气吞声更加

16、重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大多数妇女是因为家庭暴力来访,但有些为了孩子、家庭又会继续选择逃避,使家庭和睦成为一纸空谈。 三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独生子女现象使家长都过分溺爱孩子,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无关,自己只要能够满足经济上的要求就行了。而父母帮忙带孩子,隔代亲更加重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是邻里关系淡漠。城市发展,高楼大厦,防盗门一关,把邻里情也关在了门外,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缺少应有的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 二、推进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进一步

17、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做好妇女工作尤其是家庭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强化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家庭道德建设工作 家庭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是妇联组织传统工作阵地,在推进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责。妇联组织要充分认识广大妇女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参

18、与者和受益者,把加强妇女和家庭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指导、组织和协调的职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认真抓好落实,着力构建党政领导重视,妇联组织牵头,各级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家庭道德建设领导体制。 (二)创新工作载体,深入推进家庭道德实践活动 家庭道德建设是以差异性较强的各类家庭为工作对象的,通过具有创意的活动载体凝聚各类家庭,既保证家庭道德教育深入人心,又增强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在家庭道德建设推进过程中,要精心策划活动项目,赋予活动以深刻的内涵,要根据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多元化需求,设置家庭道德建设的多元化内容,在充分尊重家庭成员合理健康的

19、心理追求的基础上,创新活动载体设置,丰富活动形式,借助具体活动真正去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借助活动产生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借助活动将抽象的家庭道德规范与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各级妇联应该利用其广泛联系家庭之所长、利用其在社会上已经确立起来的良好声誉,继续把家庭道德建设作为妇女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家庭热点问题,例如感情错位问题、家庭暴力、厌老宠幼等等问题,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得到熏陶和升华。 (三)整合社会资源,保证家庭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 家庭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哪个部门独立承担得了的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

20、因素,整合社会资源。要强化各级党政领导的责任意识,成立组织协调机构,要联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形成家庭道德建设的网络,明确工作任务,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职能,保证个人的家庭行为与单位行为一致,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统一,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家庭道德的新局面。 (四)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家庭道德建设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文明程度高低成正比。因此,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是推进家庭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大量存在不能以法约束的道德败坏行为,这就必须通过教化达到修身养性,通过公民个人

2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努力做到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所以,要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多读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又要引导家庭成员自觉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学习道德知识,遵守道德规范,增强道德自律意识,使家庭成员自觉履行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家庭道德建设是一项多维度、多层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多方力量的协调操作才能正常运行,因此,社会各界都要积极支持和参与。特别是各级妇联,要更加广泛地、更有创造性地开展家庭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从最基本、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引导妇女和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尊老爱纺、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治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以

22、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家庭打造成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家庭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近段时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xxxx市xxxx乡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如下调研意见: 一、基本情况: xxxx市xxxx乡中心小学共有496名学生,其中有32名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

23、独感和失落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这些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监护的。由于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劳作疏于照顾孩子,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安全及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二、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方面: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

24、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甚至有的监护人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最终使这些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入学率相对高一点,初中阶段则呈下降趋势,更有孩子产生只想读完初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

25、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五是安全问题:由于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劳作疏于照顾孩子,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突出。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有限,正处于玩耍的黄金时期,寒暑假更是他们放松的最佳时间,逃脱了老师严格管理,摆脱了家长严密监管,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这让他们的安全处于一种特别危险的环境,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三、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监护人眼里,认为

26、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

27、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生活,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困境,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

28、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进而使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

29、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职责。 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为严防留守儿童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学校应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法律常识等相关知识培训,让家长及监护人明确应承担的监管范围、时间、职责等;结合案例,重点介绍寒暑假期间极易发生的溺水、交通、雷击、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对预防工作和救护措施进行详细讲解。 二是多关心过问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甚少,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孤僻叛逆、消极自卑、攻击报复的性格。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课,为学生讲授青

30、春期健康知识。放学后组织留守儿童集中写作业,老师轮流看管、辅导。老师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缺失。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为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学校应该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使留守儿童获得爱心妈妈的关爱,让爱心妈妈从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关爱、学习上解惑,让孩子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实行假期全程跟踪监管。 寒暑假前,学校应对每位留守儿童进行深入摸底调查,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父母的具体去

31、向及联系方式,并登记造册,形成留守儿童数据库,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最新动态。寒暑假期间,学校应该开展家访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身心健康提出具体的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联系两次,做到学校、监护人、父母互相沟通;学校还应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五是加强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孩子提供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确保留守儿童有个温馨、快乐的家园,使其既愉悦身心,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找到回家的感觉。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之家应该免费为留守儿童开放,不但提供

32、学习场所,而且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真正把留守儿童之家办成留守儿童满意,外出父母放心,社会舆论认可的学习、生活场所。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17 /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