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24983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别样的方式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选修教材第二单元 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材: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是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第1版)第二单元的内容,编排在第一单元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的后面,是选修教材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三节内容:第一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第三节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本单元中的重要的知识要点比较多,域名的相关概念、IP地址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中IP地址的设置、域名解析、网关的作用、代理服务器的作用等;选修教材的前三单元内容是紧密相连的,都是概述了网络的作用、网络的工作过程、网络的组建方面的知识,而本单元在三个单元衔接中起到

2、一个桥梁的作用:第一单元了解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第二单元深入探究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单元揭密网络是如何工作的,这三单元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层层递进,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解剖过程,所以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间的骨架部分,是一条不可缺少的纽带。分析教材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很多,具体有:什么是域名,域名的基本结构形式,域名的分类,域名的申请与命名规则;IP地址是什么、IP地址的作用、格式、分类、管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IP地址的设置,子网掩码的设置,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关系,DNS域名服务器的作用。教学重点:域名的概念及分类;IP地址的作用、IP地址的分类;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3、的几种方式。教学难点:IP地址的分类,不同情况下IP地址的选择,DNS域名服务器的工作过程,网络的划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域名的一般知识(域名的概念、域名的结构形式、域名的命名规则)2、了解域名的管理、域名的注册方法3、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4、了解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发展5、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及不同接入方式的特点6、了解DNS服务器的作用7、学会IP地址设置方法及查看计算机IP地址的方法技能目标:1、学会计算机IP地址的查看方法、设置方法2、学会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范围大小选择恰当的IP地址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网络接入方法情感目标:能

4、够理解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关系,学会IP地址的选择与管理,学会域名的注册,学会珍惜IP地址资源,会正确申请域名,了解网络划分的意义,会根据需要为计算机设置对应的IP地址。学习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学习了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大概了解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的过程,也会使用因特网的许多功能,但是网络中信息是如何传输的、计算机相互访问的时候是如何准确的找到要通信的机器的等等,在这一单元恰好可以为学生解开这一谜团,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很多同学都迫切地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网络功能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是向往的、期望的,但选修教材的前三个单元很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很容易上成死水课

5、,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堂课上下来,学生、老师是两败俱伤,怨天载到。对于教材的知识编排上,个人认为是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的,本单元的第一节的内容是域名与域名的管理,本节内容域名与第一单元的知识衔接得不是很好,在引入课堂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搭不上界,学生对突然冒出的知识要点也不太感兴趣,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引入课堂时不能挑起学生的兴奋点,这样的课是比较难上的。所以本人在课堂教学时决定打破教材的知识编排次序,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要点上入手。现在很多同学家里电脑都能上网,都接入了宽带。所以学生对于计算机如何接入因特网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一堂

6、好课课堂的导入与情境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以此作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而且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理论性的内容,学生对于理论性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且比较反感,总认为理论是不需要学习的、无用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教师讲授,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所以要打破常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来讲,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方法设想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再根据教学内容再添加上相应的操作训练加以调剂课堂气氛。对于一些实用的操作方法如查看上网机器的动态IP地址,查看I

7、P归属地等,也可以补充给学生,对于这种课外的知识学生也是感兴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投影设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引入:1、问题:同学们,请回想一下你家里的计算机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这一问题学生比较在行,由学生来回答,而且学生发言比较踊跃,抢着回答,可以找23个学生回答。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先要到电信局申请,然后电信局就会派人来帮着装网线了。或拨打10000号进行申请”。老师正式导入本节课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是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2、教师接下来介绍电信局是做什么的?讲授电信局就是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ISP实际上就是一个中介组织,是客户与因特网之间

8、联系的服务商。就象社会上的中介机构一样,租房子的、找工作的,与房主、用人单位不必直接见面,就能通过中介机构得到自己想要的服务。常见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二、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一)普通家庭计算机接入方式(电话线拨号方式)1、教师可以接下来问:“电信局到你家安装时,需要安装什么设备吗?”有部分同学会回答出:“一个“猫”。老师可以接下来问:“是抓老鼠的“猫”?大部分学生都会哈哈大笑,笑老师的无知?老师给出解答:“这个“猫”是一个用来进行信号转换的设备,叫ADSL Modem”,所以你们家里的计算机接受入因特网的方式称为ADSL接入方式。“介绍ADSL接入方式的特点

9、。2、介绍ADSL(普通接入方式的高级版)接入方式的前身,(1)普通拨号方式(至少10年以前),必须设备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息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可以提醒学生电话线中传输的是什么信息号?而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息是数字信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接下来介绍普通拨号方式的特点,优点安装方便,缺点速度太慢,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无法享受一边打电话,一边上网的功能。(2)ISDN方式(普通拨号方式的进化版),特点:可以享受边打电话边上网的功能,俗称“一线通”。介绍这种方式的特点。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计算机要接入因特网都需要这样操作呢?”(二)单位、公

10、司、学校计算机接入方式(局域网接入方式)介绍通过局域网接入方式介绍,计算机必须安装有网卡。并用图示介绍,加强学生的视觉刺激,加深了解。(三)其他的接入方式介绍DDN专线接入、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无线接入等。三、IP地址及其管理1、问题:为什么我们在拨号上网的时候需要向ISP申请帐号与密码?不申请可以吗?学生会回答:“不行,没有上不了网?”老师可以接下来问:“为什么?”学生一般都会一脸茫然,只知道没有帐号与密码上不了网,至于为什么,并不知道。老师解释:当我们在拨号时,计算机会根据我们的请求为计算机分配一个动态的IP地址,以便计算机在上网时能够与其他计算机相互通信。IP地址是什么呢?为什么计算

11、机在因特网上通信时必须要有IP地址。2、给出IP地址的相关知识:(1)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出计算机所在的网络及其在网络中的位置编号。IP地址实例:202.108.249.216 66.94.230.37 159.226.1.19 192.168.5.230问题:观察上边4组IP地址,你能得到那些关于IP地址的信息?请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相邻同学相到讨论。一般学生都能得出IP地址都是由四组数字组成的,中间由圆点分隔,用十进制的数字表示。其他的基本总结不出什么,需要老师做进一步总结。(2)IP地址的格式:4点内容,IP地址是由32位的二进制位成

12、;每个IP地址分为4组,每组8位每组的数字的范围是0255 每组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补充:生活中二进制的例子:鞋子、袜子、球拍等十进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化实例:(5)10= (11011)2=(3)IP地址的设置问题:既然每一台在因特网上通信的计算机都有IP地址,那我们所使用的机器的IP地址又是多少?怎样查看与设置呢?给出计算机查看IP地址的方法:命令法:开始运行cmd确定ipconfig回车直观操作法:右击网上邻居属性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请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查看你机器的IP地址,并与你相邻的同学进行比较,你们的IP地址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总结:IP地址的前三组数字上

13、相同的,只有最后一组数字是不同的。老师可以更深一步的提问:为什么,大家的IP地址前三组数字是相同的,只有最后一组数字是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IP地址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因为大家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所以IP地址中有相同的部分,哪些部分是相同的是由谁决定的?先让我们来了解IP地址的组成与分类。(4)IP地址的组成:每个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标识+主机标识网络标识:确定该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主机标识:确定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台主机(5)IP地址的分类:A、B、C三类可用于因特网上使用。观察教材P36图22,你能得到A类IP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8位)主机标识(24位) 网络标识最小是:最大是:总结:A

14、类IP地址的特点:A类IP地址的网络标识是8位,最高位是0,能够容纳的网络数最少;主机标识是24位,每一个A类的网络中能够容纳的主机数最多。因此A类IP地址一般用于大型网络中。A类IP地址的第一组数字的范围是0127;请学生用相同的方法总结得出B类、C类IP地址的特点。B类IP地址的网络标识是16位,最高位是10,能够容纳的网络数比A类IP地址多;主机标识是16位,每一个B类的网络中能够容纳的主机数比A类IP地址少。因此B类IP地址一般用于中型网络中。B类IP地址的第一组数字的范围是:128191C类IP地址的网络标识是24位,最高位是110,能够容纳的网络数最多;主机标识是8位,每一个C类的

15、网络中能够容纳的主机数最少,只有256-2=254台机。因此C类IP地址适用于小型局域网。C类IP地址的第一组数字的范围是:192223小练习:判断下列IP地址分别属于哪一类?59.49.241.1 221.11.167.51192.168.1.26 139.56.123.69 3、IP地址的管理机构:因特网上的管理机构IANA;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4、IP地址的发展:问题:我们家庭的计算机在上网是分配的IP地址是动态的,什么是动态的IP?为什么要分配动态的IP地址。给出现有IP地址的缺陷,IPV6的发展。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回家上网时,查看在上网时你们家计算机的IP地址是多少?第二

16、课时:知识回顾:IP地址的查看设置方法是?请操作演示。问题:在设置IP地址时为什么要设置网关、DNS服务器?请同学们继续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一、子网掩码设置、网关设置 老师解释为什么在局域网中要设置子网掩码、网关,子网掩码与网关各自的作用二、域名的一般知识问题:如果让你在浏览因特网时,输入要访问机的IP地址,你有认为怎样?学生肯定会回答:我记不住IP地址,太烦了,如果一定要输入IP地址我宁愿不上网了。教师从IP地址难于记忆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域名(IP地址的替代品)1、域名的相关知识:(1)域名的概念: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2)域名的基本结构:主

17、机名域名(3)域名的组成:给出实例:总结:基本格式: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地区域或行业域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按地理域或机构域进行分层。从较高的层次(右)向较低的层次(左)逐层缩小。(4)域名的分类:按组织类型划分:按地理区域划分:(5)域名的命名规则及域名的注册申请:老师给出域名注册申请的实例:实例1:从0升值到3800万美元的域名;实例2:从15万美元升值到750万美元的域名B2、DNS域名服务器:问题:计算机在通信时使用IP地址来做为身份标识的,为什么我们在输入域名时也能访问到相应的计算机呢?学生很难回答出这个问题,老师可以解释:输入域名也可以进行访问,这里首先要感谢一个大功臣,就是DNS域名服务器。DNS域名服务器的作用: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这个过程称为域名解析。图示:域 名IP地址DNS域名解析(2)域名解析过程解释:图示。三、知识应用:1、请解说下列域名各部分的名称:(1) (2)2、http:/是域名的表示形式吗?知识补充:网址与域名是不相同的网址表示方法: 协议名:/域名或IP地址,如:http:/四、课堂知识回顾:请说出通过本次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由学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