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26219 上传时间:2021-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钱学森论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 顾孟潮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可以回溯到1958年3月,钱学森回国后写的第一篇有关建筑的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诗-谈

2、园林学,乃是1958-1990年前后长达30余年的历程,其间可划分为3个阶段:1.思想理论准备阶段(1958-1990);2.联系实际构想阶段(1990-1992);3.实施发动推进阶段(1992-2000)。从现已收集到的钱老1958-1983年的书信中,可以看出钱老的思想脉络,是从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热爱、感悟和研究开始的。这一期间他先后写了几篇对我国林学、园林艺术颇具创见卓识的文章,还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吴翼、陈明松等,以及中国园林学会、中国园林杂志、中国市长协会等交往、交流、讲学,探讨有关中国园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最终,他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不同的观赏尺度和层次,明确了中国园林是景

3、观、园技、园艺三个方面的综合,而且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从理论上首次阐明了中国园林何以堪称世界园林之母。与此同时,他也在一直思考着如何把中国园林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与我国的城市建设实践结合起来的问题,从而为后来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联系实际的构想阶段(1990-1992),从钱老先后给吴良镛(1990.7)、吴翼(1992.3)、王仲(1992.8)、顾孟潮(1992.10)这四封信上表现的十分明显。钱老是从谈到关于菊儿胡同危房改建实践的报导,引发出他近年来的想法,到第四封信时便直接提出21世纪中国城市向何处去的大方向问题,并且建议开个山水城市讨论会,发起对未来城

4、市模式的大讨论:现在我看到,北京兴起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进去到房间则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连一点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所以我很赞成吴教授提出的建议:我国规划师、建筑师要学习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要研究科学的方法论(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论)。也就是说要站得高看得远,总览历史文化。这样才能独立思考,不赶时髦。对中国城市,我曾向吴教授建议: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人造的山水!当时吴教授表示感兴趣。山水城市的实施发动推进阶段(1992-2000),钱

5、老在提出山水城市构想之后,为这一学说的建立和实施,在耄耋之年仍作出最大的努力,从收集到的156封(篇)书信中,完成于此时期的多达100多封(篇),占总量的70%左右。足见钱老对山水城市等科学构想和学说的建构、完善、实施乃至发动推进的重视程度。尤其是1993年初钱老在病中不能出席山水城市讨论会,专门写了书面发言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这篇全面阐述其观点的文章,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的历程类似,钱老有关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思想的提出,也有其孕育的过程。概略地讲,从钱学森教授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创立系统科学开始,就奠定了用系统观念和方法把握建筑科学体系的良好基础。他19

6、55年归国后第一篇文章论技术科学,便是阐述科学技术的三个层次。1980年他关注工业艺术,1982年把建筑列入文学艺术大部门。1979年指明系统科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到1985年钱老提出建立城市学的建议,1990年提出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1994年提出建筑哲学问题,1996年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问题,立建筑科学大部门问题,1998年提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概念。这些都是钱老以系统科学观念与系统方法,总览建筑科技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与思考的结果。为了深入领会钱老关于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思想深意,很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研究思考:1.钱学森是在已经构建了现代科学技术

7、体系之后才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问题。1994年3月给我的信中,正式向建筑界提出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问题,并且推荐了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一文让大家学习参考。显然钱老是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整体及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发展规律出发,审视和界定建筑科学应当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重要,列为第十一个大科学部门。2.钱老提出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钱学森在1996年6月会见鲍世行、顾孟潮、吴小亚时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建筑真正的科学基础要讲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讲建筑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即真正的建筑学;真正的建筑哲学应该研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是科学技术;这一大部门学问

8、是把艺术和科学揉在一起的,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我们中国人要把这个搞清楚了,也是对人类的贡献。3.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每个科学大部门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并认为,从这些科学部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都应有各自的桥梁。作为建筑科学大部门的桥梁学科就是建筑哲学。而且他认为所有这些桥梁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构成部分。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一起,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大厦(胡士弘:钱学森)。这也就是,钱老提出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思路的同时,强调研究建筑哲学的原因。4.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8年5月钱学森关于宏观建筑与微观

9、建筑给顾孟潮、鲍世行的信中说:我近日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建筑和城市科学统归了我们所说的建筑科学,同时又提高山水城市概念到不只是利用自然地形,依山伴水,而是人造山和水,这才是高级的山水城市。我建议将城市科学改称为宏观建筑,而现在通称的建筑为微观建筑。这是提高一步显然,钱老这里是为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在具体界定建筑科学技术体系之中的关键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予科学的定义,乃属于建筑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第一位和第一步的工作。钱老这一创议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作用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它体现了科学是内在整体的普遍规律,正好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

10、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我们过去对建筑与城市科学的划分何尝不是如此呢?钱老的创议在建筑科学范畴内,把还原观和系统观结合起来,不仅重视还原分析也重视系统综合地处理科研对象;确立了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大部门中的领头学科地位。1997年3月钱老给顾孟潮的信中强调,建筑哲学是建筑科学技术大部门的领头学科,大家要好好思考,包括您的听讲学生。而且钱老此前已把建筑哲学看作建筑科学通向马克思哲学的桥梁和建筑艺术的最高台阶。钱学森教授主张,研究建筑科学必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正确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其众多子系统的关系,因为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建筑科学大部门理所当然的更是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决不能当简单系统对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