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29438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说明书学 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 业:08水保姓 名:孙丽蓉学 号:20081639目录1、设计资料 22、平板结构布置 23、板的设计 34、次梁设计 55、主梁设计 8 设计课题某建筑钢筋混凝土楼盖一、设计目的l、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2、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3、熟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二、设计资料l、结构形式某建筑为内框架承重体系的多层砖混结构,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外

2、墙为370mm厚砖砌体,内框架为400X400mm钢筋混凝土柱。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2、楼面构造30mm厚水磨石地面(10mm厚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 kN/m2。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 kN/m2。4、材料混凝土:C20钢 筋:板 HPB235级梁 主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设计成果:一、 平面结构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0m

3、,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楼盖结构布置图如图所示。、按高跨比条件,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则。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则。二、 板的设计: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10mm面层,20mm楼面面层 : 80mm钢筋混凝土板 15mm板底石灰砂浆 恒载: 活载: 按DL/T5057-2009规范要求: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05;因为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小于4KN/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2。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 2、板的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

4、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ln=2000-120-100=1780mm ,取 中跨: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如下: 表1.0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

5、B2C1/11-1/111/16-1/14=2.0-=-2.0由题知:则,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20-2.0135108-1.54-1.230.0690.0690.0460.0370.0530.042()0.0720.0720.0470.0380.0540.0430.9640.9640.9770.9810.9730.979(mm2)18018012195137109选钢筋8250825082508250实际配筋 201mm2 201mm2 201mm2 201mm2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

6、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次梁肋自重: 次梁粉刷重 恒载: 活载: 设计值总值: =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所示:3、内力计算: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52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0.450.600.550.554、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

7、故取。梁高: 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1B2C弯矩M52-5233.22-37.970.020.2230.0130.152 0.020.2560.0130.1660.990.8720.9940.9174635573093830.64%0.82%0.43%0.53%选用钢筋218218+18312216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 50955933940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截 面ACV42.1856.2551.

8、2951.29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不需配箍筋需配箍筋不需配箍筋不需配箍筋Asv/s/(56250-52360)/(1.25210340)=0.044/S(mm)0.05lc =0.056000=300mm 则 中跨: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所示:3、内力计算: 1)、弯矩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2)、剪力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可知。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组合值76.63-176.92-10.2-119.51组合项次+组合值162.5476.11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

9、图:+; +;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载简图组合项次 ()+81.67+-132.14+113.17+-93.99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附图9、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梁高: (边跨),(中间跨)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正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边跨中1中间支座B中间跨中2弯矩M162.54-176.9276.11-10.2-192.46截面尺寸=2000h0=560b=30

10、0h0=520=2000h0=560b=300h0=560或0.0270.2470.0130. 012 0.0270.2890.0130.120.9870.8560.9940.994980.241441.26455.77360.0Amin 360360360360选用钢筋418418+412610412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10171469471452斜截面配筋计算:截 面AV81.67-132.14113.17,截面尺寸按下面式验算截面满足截面满足截面满足0.7ftbh0129.36120.12120.12Asv/s/(132140-120120)/(1.25210520)=0.0881/S(mm)94.561000/(221050.3)=4.48取m=6,在主次梁相交处的主梁内,每侧附加3870的箍筋。弯矩包络图如图所示:剪力包络图:主梁抵抗弯矩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