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33990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教学充盈人文滋养【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须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思考问题。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渗透,关注学生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关键词】人文渗透 结合历史 联系社会 感受自然 关注课堂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而面对让学生敬而远之的语文学习现状,颇有一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难怪有人要问,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的确,为了优秀率、合格率之类的短暂光彩,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与自己的“本相”背道而驰,成了“功利语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

2、文底蕴的流失。”1语文不该是昨日黄花,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文渗透,拿人文关怀来滋润语文课堂的小河,用人文灵光来呵护学生成长的旅程,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学生内心体验,以彰显阅读教学的活力、学生生命的价值。一、结合历史,找寻传统文化之根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财富日趋增长,信息渠道日益广阔的新时代,而学生又缺乏基本的鉴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泛滥的信息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纷扰。爱因斯坦说,我们应该读读优秀的古典作品。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可以帮助我们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以免被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所吞噬。学生的成长无疑更需要用传统文化来滋

3、养。浩瀚书海,蕴含着无尽的传统文化之瑰宝。结合历史,找寻传统文化之根本,不失为丰富语文课堂的一方妙药。许多课文犹如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撷取的朵朵浪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个的例子中去感悟、去欣赏,从而汲取营养,陶冶情操。1从古典名著中汲取营养。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早已成为学生心中正义的化身,水浒中的108将各具情态,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文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教学。我上草船借箭,对课文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分析,而是结合平时及假期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契机,引领学生走进三国,了解故事背景,畅谈风云变化,颇有坐拥滚滚长江,笑看是非成败之态,大大激发

4、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回到课本上来,不用多费口舌,学生对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了解得非常透彻,学生能很好地补充第一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对话的提示语,并深深叹服诸葛亮顾全大局的胸襟、将计就计的睿智。为更好地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次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做小诸葛,说说自己借箭的妙计,教师及其他学生随时发问,由“小诸葛”解答。这样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灵光的照耀,既获取了言语智慧,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呵护。2从古典诗词中体味人生。唐诗宋词熠熠生辉,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温婉,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5、近高低各不同”。当我们吟诵他们的作品时,自然会感受到字里行间涌动和闪耀着的人性光彩。在诗文教学中,依托平时的背诵积累,改单打独斗的诗文教学为成组成专题的诗文学习。将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上出古诗词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具生命活力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的。杜牧的山行可以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学,同是描写深秋时节的景,同有秋风中经霜打的枫叶,在学生的眼前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一喜一愁,一目了然。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其中缘由,或感受落榜之郁闷与愧疚,或理解羁旅之愁思与寂寞,不论哪种感悟都情真意切,因为那是学生用心碰撞出来的灵思。再诵读诗文自然情真意切,从

6、而得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为他们自读自诵打下坚实基础。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首先引导学生体验诗人不为“荷尽”、“菊残”而惋惜,反从傲霜挺拔的菊枝和橙黄橘绿的绚烂中获得启示的心境,明白诗人把冬景写得充满活力,借物以喻人,歌颂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照样闪射光彩的人。接着引领学生走近诗人,感受苏堤在西湖中画龙点睛的神韵,结合生活聊 “苏堤春晓”的绿柳依依,荷花飘香,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领略诗人能够在为官时,特别是在遭排挤的逆境中,还能为黎民百姓办实事的开阔胸怀,产生敬佩之情。 从“东坡肉”的传说中体味苏轼的身体力行,与民同乐。让学生在读文的同时读人,真切地感悟到在学习的同时,也想着为亲人、为他人

7、、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不也能像苏东坡那样,得到另一种成长的快乐吗? 二、联系社会,赋予时代之新声语文是社会的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经常感叹课文所描述的离学生太远,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那个时代。这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可以将课文摆放到现在这个位置上来看,以拨动学生遐想的“情”弦。1拉近与传统的距离,传承一种精神。教学五月端阳一文,理解屈原的以身殉国是学习的难点,对于过诸如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的意识渐淡,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堂语文课之力所能及的。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屈原和端午的资料,认真阅读我们的节日2一书。课中以“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助一臂之力”为主线,让学生为端

8、午节设计名片,并作介绍,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研读,听懂了屈原一心为国家求富强的心声,明白了屈原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悲愤,真正感悟到屈原宁死保持高洁品格的回肠荡气之情,然后将“当年楚国人民的悲伤”与“如今赛龙舟的热闹”进行对比,引发认知冲突,联系“抗击非典、抗洪救灾、神六飞天”等耳熟能详又振奋人心的事例,从而体会赛龙舟的精神所在;分组学习介绍端午习俗后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缝香袋、包粽子、挂艾草,与我们的节日主题读书有机结合,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个节日写一写。课前有准备,课中踏实学,课后求发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意接受,教学效果显著,2000多年不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积淀,一种深沉,端午

9、等一些传统节日悄然走近学生,成了永驻学生心中的一个情结。2给文本注入新鲜血液,感受人格魅力。常听老师们说,铁人、焦裕禄已经过时了,这样的课没什么好上的。我就常常想,现在的社会真的不需要人民的好干部了吗?不,我们是太缺少这样的干部,至少是太缺乏感受了。为此,我在上忆铁人一文时,特别注重对“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里嘛!”这句话的理解,首先理解字面意思,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但要付诸实际行动,多为群众办实事。接着,结合文本内容懂得钻工们最在意的事儿就是家中的妻儿,他们过得好了,钻工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的劲头就足了,就能为国家多做贡献,再创设托儿所里孩子哇哇哭

10、的情景,让学生学做铁人,只见孩子们一个个神情严肃激动,不会再出现表演者毫无表情,其他学生笑话的情况。然后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感受党的关怀和政策,说说党的关爱是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是政府为我们新造的教学楼,有的说是教育局推出的“四减七免”政策,有的说是现在我们的杂费免了,有的说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样,党的政策就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孩子们哪里会不理解呢?同时把相同主题的“我是您的儿子”提上来学习,以产生教学的合力。教学时通过了解焦裕禄的生平,品读课文中焦裕禄的语言,看着焦裕禄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欣赏着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种下的成片的泡桐,学生明白了,焦裕禄不仅仅是大娘的儿子,还是兰考人民的

11、好儿子,最后读着焦裕禄弥留之际惟一的愿望:“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孩子们也被深深感动着,怀念着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他们的心田自然萌发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嫩芽,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可见,只要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课文,给文本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再远的时代都不是距离,再大的“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三、感受自然,洞察物象之生命“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乃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物质资源,更是我们精神世界永不枯竭的源泉,是一册永远读不完也读不腻的书,常读

12、常新。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惊叹其中的奇思妙想,然而这往往是大自然不经意间的馈赠。读诗读文,大可以与作者一同去享受自然,感受万象的和谐与愉悦,洞察物象的生命,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感受自然美、和谐美,潜移默化地丰厚自身素养。1在领略自然美中涵养性情。一位青年教师上庐山云雾一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导入课文后,该教师让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并填写表格:什么地方的云雾好词佳句句式积累然后按表格逐一说一说,好词佳句读一读,最后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终于说出了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虽然这样的分析讨论或许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但整堂课干瘪瘪的,学生很难感受庐山云雾神奇美丽,很难激发学生对

13、祖国美丽山河的赞叹和热爱。俗话说“怕痛怕痒,做不来外科医生”,可语文教师若做起外科医生来,再美的课文也变得面目可憎了,哪有什么赏心悦目可言,久而久之,势必扼杀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达到人格熏陶的目的。我倒觉得语文教师可以学做心理医生,因为语文毕竟是一门极具灵活性和模糊性的学科,有时更需要教师营造一种意境,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让孩子们意会吧,给孩子一点飘逸的、朦胧的美感。同样让学生读描写庐山云雾的内容,如果让学生读读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听,你是带着怎样的感觉来读的,或者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拍”下来和大家交流(可以是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配以图片欣赏,学

14、生犹如身临其境,兴致盎然,充分领略了庐山云雾的绚丽多变,神奇壮观。教学成为一种熏陶和浸润,不仅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多的是对心灵的爱抚和触动,继而成为一种人格的净化和升华。 2在体验和谐美中陶冶情操。大自然是学生的“绿色课堂”,教师可以联系表现自然美的诗、文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户外活动,也可以布置一些户外郊游的课外作业(可以是小组活动,也可以是家长陪同的家庭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触摸大地的脉搏,感受绿叶的呼吸,倾听小河的心声,定会心旷神怡,受到自然美的陶冶。我爱绿叶一文抒发了对绿叶的一片痴情,为了学生能很好地体味内中情味,我根据学生的住址让他们分别到329国道边或化工区附近欣赏

15、宽大绵长的绿化带,感受它们的美丽,了解它们的作用。有了亲身体验,再学习课文,学生的感触就深了,爱绿叶的情感自然流露,真正领略了“课堂外有万水千山,课本外有万紫千红”的意境,充分体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四、关注课堂,追求人文之关怀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且应该是终身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把阅读的自由,思考的权利,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还给学生,提倡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提倡学生、作者、教师的平等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以彰显其生命的价值。1珍视差异,促进思维。学生在语言解读中往往会出现差异。发展性教学认为“差异

16、是一种教学资源”。我们要珍视差异,加以巧妙的开发、利用,使差异成为促进学生情感升华、语言发展的课堂张力。一夜的工作中有这么一句:“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学生就“到底花生米有没有多”争议起来。有的说花生米多了,有的说没有多,课堂热闹得很。不知何故,教师马上打住话题:“多也好,少也好,反正花生米很少,说明总理生活简朴。”既然教师作了裁决,学生心有不解,也只能作罢。其实,当差异出现时,教师可把问题抛给学生,请学生细读课文,寻找出合适的答案。经过阅读交流,学生定能得到明确的答案:花生米实际是增加了,因为工作人员准备的是两

17、杯绿茶,句中“好像”也暗示了这一点;说好像没有增加,是说花生米实在太少了,可见,总理往常的花生米就更少了。这样,就能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透视,深刻地感悟语言的情感内涵。再让学生进行“繁重的工作”与“简单的夜餐”的比较,此刻学生叙谈内心的感受,思维异常活跃,达成情感感悟与语言发展融合的境界。2尊重个性,放飞心灵。在教学可爱的小蜜蜂时,根据课题让学生说说,课文会写什么,而后归纳出两个问题:小蜜蜂可爱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写可爱的小蜜蜂?然后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实现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引发心灵的共鸣。例如,围绕第一个问题,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1、2、3三段,从中找出有关的词句细细品味,

18、在充分读文感悟的基础上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出示,落实情感朗读):热爱劳动、不辞辛苦: 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来飞去、沸沸扬扬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一年四季都不闲着从来不争,也不计较 整日整月不辞辛苦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酿的蜜多,吃的有限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够吃就行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短暂的生命,死在外边: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在学生交流中穿插教师动情的发问,例如:多勤劳的小蜜蜂啊,别累着了,你就歇会儿吧。多可爱的小蜜蜂啊,你为什么悄悄地死在外边呢?以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引发师生间、生生间心灵的共鸣,达成与作者情感的沟通,真正感受字里行间

19、蕴含着的蜜蜂精神。当我劝小蜜蜂休息一会时,他们有的说:“不行啊,我得抓紧时间,不能误了花期。”有的说:“不成,属于我的时间不多。”特别是在问及“悄悄死在外边”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哽咽地说:“我不想让伙伴们伤心难过。”学生在一次次语言文字的冲击下为蜜蜂精神动容,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效果。当我们再读这一内容时,不待老师指点,孩子们已是投入了真情,我分明看到了孩子们眼里噙着的点点泪花,他们是用心在读啊! 当读了“蜜蜂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这句话后,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老师,前面说农民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么说不是人不如蜜蜂了?”这虽是我始料未及的,可学

20、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总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了他们产生思想的土壤,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喜的呢?于是我又将问题转让给学生,几经反复,大家最后一致认为“从蜜蜂酿的蜜多,吃的有限可以看出蜜蜂劳动不完全不是为自己的”,这样我们就把课文改了,赞美蜜蜂的句子变成了“蜜蜂是为自己,也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这一改不仅使内容更符合事实,易于读者接受,更重要的是给了孩子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激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唤醒了潜在的发展意识,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即源于生活实践,经过自我思考,获得新的认知,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逐渐积淀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了精神的底色。 参考书目: 1 高焕祥. 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汪潮.教学新理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 苏霍姆林斯基. 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 武俊平.中国人文思想: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北京:线装书局,2003. 5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 陈洪友.在多重对话中提升先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第4期:第1415页.7 原凤英. 论古代诗文培养健全人格的价值因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第4期:第16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