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43538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服务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思考论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服务业是一个涉及内容复杂,种类繁多的行业共同构成, 要对其进行经济数据指标的统计分析, 必然涉及到如何构建一个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所形成的结果才具有普遍性,通用性和指导性,赢得各级政府重视。服务业是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概念,国内习惯称为第三产业。它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国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xx)的划分

2、,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一般认为,与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服务业称为现代服务业。一是系统性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基本反映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面或主要特征, 不仅强调服务业发展的总量因素,也要强调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效益和结构等因素。同时,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既要包括为生产和生

3、活服务的部门的评价,又要包括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的评价, 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服务业的进展情况。二是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指标设置时采用量化指标,计算方法应当明确,不要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比较可靠。 同时,指标体系的算法也力求科学、简单,且实用可靠。三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当前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尚处起步阶段,统计基础比较薄弱,有些服务行业的统计资料难以搜集,因此,统计指标的设计不宜太复杂,要尽可能地选取那些易于量化、数据资料容易取得的指标,突出指标的可操作性。而且,服务业调查范围不同,选取的指标也应有所不同。服务

4、业统计涉及国民经济行业 15 个门类、47 个大类、180 个中类、339 个小类,种类繁多。考虑到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及确立统计指标的原则,结合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认为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可从规模、结构、效益、增长等四个方面入手:(一)反映经济规模的指标。在分析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发展状况时,首先会观察一个行业的总体经济规模, 一个行业经济规模的大小, 决定了其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反映服务业经济规模的指标主要有服务业增加值、 服务业从业人数、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前两个指标反映服务业的总量规模,后两个指标反映服务业在

5、国民经济和全社会就业中的相对地位。(二)反映经济结构的指标。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是服务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服务业统计指标现状,选取“服务业行业集中度”来反映区域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优势;选取 “现代服务业结构水平”和“公共服务业结构水平” 两个功能性合成指标来反映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服务业行业集中度是选取服务行业统计十五个门类中服务业增加值排在前三位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除以服务业增加值而得。 现代服务业结构水平是采用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而得的。 公共服务业结构水平是采用公共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 从服务行业统计的十五个门类

6、中选择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 4 个门类行业来反映公共服务业基本情况。(三)反映效益的指标。服务业效益指标包括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反映的是服务业生产的服务产品量与服务业的劳动消耗、 物质消耗、资金占有量以及社会需求满足状况的关系。 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出率、人均利润率;社会效益指标包括上缴利税额、人均利税额、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人均产值,等于服务业增加值除以年均从业人员数, 该指标反映了服务业每个从业者平均一年创造的增加值。 资金产出率衡量投入服务业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量,

7、 它等于服务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的资金除以当期的增加值。人均利润率反映了服务业的人员投入与服务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它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服务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上缴利税额和人均利税额体现了服务业为国家财政所作出的贡献, 反映了服务业的社会贡献程度。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为服务业每年新增的从业人员数,体现了服务业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四)反映增长的指标。适当的增长是保证规模和效益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结构调整的动力,也是反映服务业发展动态趋势的重要指标。服务业增长的指标主要有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服务业税收增幅、 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反映了服务业产品规模、效益规模、就业规模和投

8、入规模四个方面的增长。总之,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可行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考虑到服务业发展的统计分析跟发展阶段有密切的联系,一次性地得到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先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 随后在实践中对其逐步修正和完善,以不断适应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 国家 _. 每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 .2 刘荣明 . 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 . 上海交大, xx.3 宋淑平 . 对我国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架构的思考 . 价值工程, xx 年 23 期.4 黄石 . 服务业统计标准 ?指标体系 ?调查方法研究 . 湖北省_网.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