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49125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6 将相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思路:本堂课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教学方法,抓住主要人物蔺相如的言行,领会人物的品质这一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出重点词句,进行不同形式的读、议、说、演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廉颇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时,将相两人各会说些什么,同桌互说,再上台演,目的是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涵,“喜欢谁,不喜欢谁”目的是感觉课文思想内容,渗透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1复习检查。(1)“将”是谁?“相”是谁?“将”、“相”为何失和?又怎样和

2、好?教师板书: (2)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去掉上面板书中的问号,第一次完善板书。 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样学的?我们用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二、新课学习第二个小故事。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出示自学提纲: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讨论、交流、整理:)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

3、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相如对这件事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弄清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的目的,是想借约见之会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阴谋诡计,所以左右为难,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笑话。相如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表现他勇敢精神,时时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为重的高尚品质。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因为赵王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是廉让不干。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为他鼓瑟,并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在

4、这关键时刻,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画出重点词句,抓住“生气极了”“请秦王击缶”“拒绝”“再要求”再拒绝“跟您拼”等词语,指导朗读。(他是真拼还是假拼?由此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读中体会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特点,以死相拼,逼使秦王击缶,并叫人记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品质。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赵国占了上风,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廉颇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保护赵王,到那时危险的

5、是秦王,所以,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会见”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相”之间的什么问题?教师板书“不和”,从哪里看出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矛盾中,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从中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

6、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三)学习课文第三大段。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2、检查自学情况。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用投影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颇吗?”说说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表示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不是蔺相如自我吹嘘?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立功情景,再与对廉颇忍让的言行对比,突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板书:顾全大局“秦国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是什么句式?果因句可以用哪个关联词语?在原句上加“之所以”,再读句子,然

7、后用“之所以就因为”口头造句。a.根据课文中的内容说说之所以什么就因为什么。b.说说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什么就因为什么。课文哪个地方证明了相如的话对的?(引导学生体会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的作用。)这句话说明蔺相如怎样?(蔺相如充分肯定廉颇作用。板书:英勇善战)“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来打我们了。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认识到为了国家利益,必须和好)。4、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为什么廉颇开始是很不服气,现在觉得自己不应该?所以就亲自到蔺相如门上去?“负荆请罪”,“负”是什么意思?“请”呢?整个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负荆请罪?想想廉颇负荆请罪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指名几个学生说说。)5、廉颇认识到自己错了,登门请罪,从中能看出他的什么品质?(知错就改,也同样以国家利益为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三、 总结、扩展1通过学习,你觉得“将”、“相”各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充分发言,师生评判,形成共识,第三次完善板书。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出示练习四、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