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49424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节发言稿:不变的情怀教育哲学认为,一个教师的上层建筑决定其教育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因其教育精神而存在与发展。教师拥有了教育精神,就拥有了真正的内心生活,也就拥有了对教育的不变情怀,他们推进的教育也才是健康的、有灵魂的。变师爱为人道主义的教育情怀1995年,18岁的我满怀憧憬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活。那时的我,年轻,热情高,总喜欢天天和学生泡在一起,加上和学生的年龄差距小,学生很快接受了我,我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些孩子。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育生活片段,但那个不到十分钟的生活片段,却决定了我对教育、对学生的情怀今生不会改变。那天,我们班刘洋同学的家长来学校告诉

2、我,说孩子生病了,让我抽空多照顾一下,中午看着孩子把药吃了。我一听便轻松地说:“让孩子在家休息一天吧!病好了我再给他补课不就行了吗?今天的课又不是新授课,只是复习,没关系的。”而家长却说:“我也这样劝他,可这孩子非来,他说喜欢听您讲课,他想来上学。如果不来,他还怕别的同学听了课后超过他。”听了这话,我当时一愣,没想到我的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有这么重的分量。那一会,我的心里何其满足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学生能这样爱戴我,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但我知道,学生的话既是他的心声的倾诉,那更是对我的信任。为了那些爱戴我的孩子,我也要不断地自我鞭策,超越自己,以加倍的深切的爱来回报孩子的纯真。没

3、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认为,仅仅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教育。我们不仅应该有爱,更应该会爱。杨娇是一个腼腆的孩子,刚接班时我好长时间都没有注意到有她这样一位学生,直到后来我慢慢发现,每当下课我在教室里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眼里充满了渴望和羞涩,我很惊讶,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她,慢慢地,她逐渐加入到这个群体中,但仍然更多的是听而不是说,偶尔跟老师聊上那么一两句,也是羞得满脸通红,有些话说半句,另外半句却又咽回了嗓子眼里。看她如此害羞,我很替她着急,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帮她转变。我在课上经常将她叫起,让她回答问题,下课后,有事没事我要跑到她的面前跟她聊天,我还发动同学多多与她接

4、触,使她敢于说话,敢于表达。但谁想到,事与愿违,她变得更沉默了,甚至在上课时将头趴在课桌上,生怕我提问她。此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正确,虽然我是好心,出处于一种师爱在关心她,帮助她,但我采取的方法是否正确呢?是不是我频繁地与她接触使她更加感到不自在,使她一下子难以承受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带给她的将不是爱与关怀,而是一种伤害。于是我改变了策略,不再主动出击,而是以极大的耐心等待和观察,等待着她再次来到我的身边,观察她与学生交往中的一言一行。慢慢地,她又开始向我靠拢了,此时,我没有刻意地找一些话题与她聊天,而是听她对我说,我只是偶尔插上几句鼓励的话语,时间不再很长,她想离开的时候就让她

5、离开,让她感受到充分的自由。渐渐地,她围在我身边的时候更多了,话也更多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要给学生以富有智慧的爱,而不是有伤害的爱。对待学生,我们需要爱,更需要将教师的爱升华为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情怀。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2002年,我写了一篇教育日记,那篇日记让我终生反思,让我那颗敏感的心时时在自问。日记的内容是这样的“我班有相当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也一直得意于在这样的班级气氛中学生们灵性的舒展。那天,我却突然接触到了一种眼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呀,空洞!漠然!毫无灵光!这种眼神恐怕任何一位老师都不陌生

6、。这眼神来自于一批我感到似乎有些陌生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的名字我很少提起,因为他们不算优秀,也不算很差;因为他们十分听话,很少违犯纪律;因为他们上课很少举手,坐得十分规范! 课堂上,我随口叫了其中的一位同学让他回答问题,没想到这个孩子居然先打了一个激灵,然后才怯怯地站起来,脸上写满了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惊慌和麻木!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里一阵发凉,好像触摸到了一件尘封已久、本不该碰到的东西。但我知道,这不是物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现出旁观者这个词语!这些孩子在课堂上是一群标准的旁观者,说严重一些他们就这样在一种无意识、无思考的状态下陪着别人上完一节节课,甚至一天天,一年

7、年,他们的生命就这样在流逝着!那么将来呢?他们是否一生都要做生活的、社会进步的旁观者呢?这些学生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盲点吗?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想一想责任是否在我自己呢?课堂上,我关注了优等生,因为我要靠他们准确地回答问题,带动教学进度;课下,我关注了后进生,以求保证及格率;而我给予那些旁观者的关注有多少呢?我跟他们交流过几次?为他们辅导过几次功课?他们固然是平凡的,但是,他们更需要从平凡中获得关注与发展的动力,而这,或许会成就他们一个不凡的未来。我想,我的教学真应当反问一句:我该为每个孩子做点什么?我也必须去为每个孩子做点什么,尤其是那些旁观者们,我要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几年来,我不停地读这篇

8、日记。不管是在学校上课,还是到外地上公开课,它呼唤着我以一个教师的人道主义情怀时时、处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看到“人”是一种境界,能以此为基点塑造“人”更是一种境界。因为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至高无上的目的应当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潜能的激活、创造力的勃郁打下坚实而有效的基础,使每个人接受良好而无害的有关人的教育。做抛却师道尊严的“姐姐”老师去年秋天,我做妈妈了,我的第一届学生也步入了大学的校门。有一天,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问候我,当她得知我已经有了小宝宝,兴奋地大声嚷了起来:“太棒了!有人喊我小姨了!”我听了半天没反应过来,嘿!这小妮子,爬得挺高的。俗话说,一日为师,

9、终身为父,能当个姐姐就不错了,未经允许,竟自封为“阿姨”了,真够自觉的。说归说,其实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从打她们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和她们一起玩耍、游戏,在她们心目中,我跟个姐姐没什么两样,她们非得让我认她们妹妹,直到上初中、高中,直至现在上了大学,在和我联系时总是以姐妹相称,所以,对这帮孩子来说,让我的宝宝喊她们小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作为她们的老师,做这样一个“姐姐老师”既是心甘情愿的,也是倍感幸福的!每当学生喊我“姐姐”时,我总会想,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意识中对教师二字总要罩上几分神圣,带上几分尊严,这种称呼虽合法合情,但这种称呼的基点毕竟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几分的尊敬,几多

10、的威严啊!总感觉缺少的是把学生当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平等对待的“人性”。细细想来,老师和学生有差别不假,在学识、年龄、人生阅历等方面,教师是优于学生的。但是,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人说:要想了解孩子的感受,就请你蹲下来。只有当我们 “屈尊”一下,真正的“蹲下来”或是“坐下来”之后,用“平行”的眼光“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沟通,我们才会明白我们的“教育”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何在,我们也才能依稀看出我们苦口婆心所施与他们的教育,为什么实效性总是难如人意!一声“姐姐老师”,亲切、温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宽容的爱,更是一位老师的教育信念的真实再现! 用一生来备课我经常

11、翻阅已毕业的学生们的来信,在阅读中,我也总会发现孩子们最经常提起的是我的那些带有特殊内涵的课堂。总之,他们说在我的课上有一种安全感,可以自信地、舒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我的课堂上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实际上,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追求的课堂教学特色。记得教学之初的那几年,在学校大氛围的影响下,我和同事们一起苦练基本功(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这些令我受益非浅,几乎每一次备课,我都会把自己的所学、所擅长的教学基本功全部运用上。这几年参加的活动多了,尤其是在参加评选山东省教学能手、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课堂不是游离于

12、学生的生活之外的,每一节课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一次次的重要的人生历练,这些独立的课堂生活组成了学生人生经历中相当漫长的一段。因此,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各学科知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都在此悄然生成。因此,我的课堂教学既要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学科知识,更要给孩子们一些终生受用的“东西”,我要陪伴孩子幸福地度过每一节“课堂生活”。所以,我自身的知识储备与人格素养就成了一种重要的备课资源,这些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要用一生来备课,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让他们离开小学后还想着我上的课,想着那一段令他们难忘的课堂生活。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教育价值的取向,每时每刻都会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如实地展示

13、出来。对于教育,我们除了一如既往地投入感情、激情之外,如果能有对人一生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沉思,对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多一些思考和反省。这样就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人性锻造的阳光,给他们的心灵以温馨的慰籍,让学生拥有一段关怀的人生岁月,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不是吗?历数近十年的教育履历,我站在讲台上全身心地研究课堂教学。在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参与了各类实验教材、教学用书的编写。我想,不管是在学校完成自己的本职教育教学任务,还是完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交付的任务,我的教育情怀都没有发生改变。正是在这种坚持中,我曾两次获得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为国家、省等各级研讨会执教近60节公开课。我

14、成长的故事课堂录像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课堂录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台面向全国展播。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让我得以站在全国、全省基础教育战线的层面,以更宽广的视野,理性地审视、把握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寻找到一名小学教师的教育情怀所在。一路走来,我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对于我的成长,学校领导和我的同事们以及那些站在我身后的学生家长们给予了莫大的关怀和厚爱,没有他们的扶持和帮助,我不会健康地走到今天。十几年来,作为一名教师的情怀不变,我知道,我的生命只有在课堂上才能焕发出它的应有价值。我只是一名仅有十余年教育履历的年轻教师,我也没做什么引起轰动效应的事情,我只是追求在自己的能力、素养范围内,在自己的课堂上,为学生的成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们幸福地实现小学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与此同时,也让我做一名新时期基础教育战线上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