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55799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评课稿张建霞老师:王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帮助学生解决第一层面的“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在抓关键词理解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相互交流,来感受本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各处景点的风景奇特,把赞美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牟艳华老师:王老师别出心裁地画了颐和园的线路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细读和理解文本。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怎样的?快速浏览课文,用“”划出写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等下请同学边说我边画线路图。“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

2、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走过十七孔桥就到了湖中心的小岛。”学生按照游览路线,与老师一同游览了颐和园的一草一木。在王老师的引导下,课文中静态的文字,早已化作学生头脑中情景交融、赏心悦目的画面。叶圣陶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去重新经历了一下作者的原始创造过程即本文中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张桂兰老师:王老师在学生读词时,是这样加以引导的:“每个词都是有生命力的,只要你用心地读,就能彰显词语的魅力。”“耸立是什么意思?该怎么读这个词,才能释放它的生命力?”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去读这个词,想必才能读出词语的意味。沈爱丽老师:对花木这一句,王老师请学生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这幅景象,可见老师对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长廊两旁的花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也很多,也许更能让学生置身这花海之中,感受长廊的美。乔岑老师:四年级写字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有些容易写错的字,王教师及时进行了必要而多样化的指导,如“殿、栽、堤”的字形强调,“耸立、神清气爽”的理解等。感觉王老师想学生所想,课堂教学中显现扎实的一面。汤淑红老师:这一节课中王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