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国民经济.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56305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始兴县国民经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兴县国民经济.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始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9903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1321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4952万元,同比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2763万元,同比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33114元,同比增长17.9%。结构调整

2、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3.95:36.06:39.99调整为23.08:36.47:40.45。第二产业继续巩固其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取得较快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科技含量低,产出小,效益较低;工业结构层次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特别是国有和民营经济的类型企业,全年生产很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年

3、实现农业总产值257896.31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74985.79万元,增长4.4%;全年实现林业产值25549.24万元,同比增长7.3%;牧业产值46730.65万元,增长2%;渔业产值700525万元,增长5.3%,服务业产值3625.37万元,增长6%。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8147亩,比上年增加7674亩,增长7.7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3390亩,减少0.03%。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吨农产品名称2014年比上年增长%粮食88719- 其中:稻谷794853.89蔬菜2310725.81大豆20202.59花生110144.51烟叶4619

4、-4.74水果618826.43蚕茧44164.59西瓜262595.08茶叶286-10.62肉类130141.36 其中:猪肉96823.92水产品65702.1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用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 8921吨,增长4.9%;全年农村用电量达5966万度,增长8.8%。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35719万元,同比增长17.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3052万元,同比增长19.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667万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7.0%。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县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9.0%,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39.0%;应交增值税2.5亿元,同比增长47.5%,完成工业增加值203052万元,同比增长19.8%;增加值率为27.7%,同比减少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14年同比增长%服装万件383-19.9生丝吨117-20.4玩具万元1115138.2机制纸吨5229-7.1印制电路板平方米14430574-2.0刨花板立方米254787-21.2大米吨1229814.4钨精矿折含量吨456.6-35.2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三级以上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

6、4个,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2269万元, 同比增长12.9%。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城镇完成投资571675万元,同比增长27.2%。在总计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02万元,同比下降9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0274万元,同比增长4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5726万元,同比下降0.9%;工业和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44060万元,同比增长33.4%,快于全县投资的增长速度。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社会全年客运量89.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309.08万人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26

7、.182公里,镇通村公路硬化里程28.696公里。邮电通讯、信息传输业保持较快发展,通信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县邮政业务总量56671万元,比上年增长3.7%,收、发函件、包件104.15万件, 比上年下降5.3%;电信方面,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3.5万门,本地电话年末用户27483户,比上年下降6.8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53万户, 比上年增长3.19%;年末宽带用户9万户,比上年增长7.00%。旅游、休闲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名胜风景区4个,星级饭店6家,星级饭店客房316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33.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4%。旅游经营收入151289.7万

8、元,比上年增长23.29%。六、贸易、外经 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 价格基本稳定,居民消费旺盛,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发展较快。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1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1910万元,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218万元,增长11.1%。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挑战,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际引进资金30685美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149万美元,同比增长3.6%,内联引进资金28955万美元,同比增长21.4%;据韶关海关统计,我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4859万美元。七、财政、金融我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促进

9、财政增收,全县全年财政总收入72684万元,比上年增长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91%,其中:税收收入25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2%,非税收入10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5.6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4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1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587万元,教育支出2107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47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2547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8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95%、14.28%、-3.55%、5.7%和17.25%。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对市场的货币放贷能力,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3476万元

10、,比上年增长10.31%,其中蓄存款余额5516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66%;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6104万元,比上年增长22.93%,其中短期贷款28044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八、文教、卫生和体育科技队伍稳定,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共有幼儿园35所,接受幼儿教育的人数8461人;小学46所,其中完小15所,在校生147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12024人,初中升学率99.6%,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83%;普通高级中学2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高中升学率68.82%;2014年考入国内高等院校1046人,其中:本科362人,专科662人。年末

11、教职工总数3023人,其中:教师2437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县放映1356场次,电影观众达20.34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06千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19所,其中医院6个,床位701张;卫生技术人员938人,其中主治医师51人;卫生防疫人员47人,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109,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00784人。九、气候、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我县2014年全年降雨量1268毫米,同比下降6.5%;年度最高气温39.2,比上年上升了0

12、.4,最低温度-2.6,比上年下降1.5度。年平均气温20.7。全县年末森林资源总面积259.3万亩,生态林面积90.21万亩;年末活立木总蓄量1312.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砍伐量6.89万立方米,当年造林面积1733公顷;森林覆盖率76.5%,比上年增长0.68%。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县设有环境监测站1个,自然保护区5个,污水处理厂1座,自然保护区面积25282公顷,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1833万元,比去年下降58.4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9.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72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4个百分点。十、人口、就业、社会保障与

13、人民生活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51296人,比上年增长了0.6%。年内出生人口3020人,出生率为14.19,死亡人口1556人,死亡率为6.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8;在户籍人口中,按性别分:女性124930人,占49.71%,男性126366人,占50.29%,按地域分,乡村人口203906人,占总人口的81.14%,非农业人口47390人,占18.86%。促进就业再创佳绩。2014年,全县从业人员109879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6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是58889人、25201人和2578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68人,比上年下降了6.4

14、6%。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10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85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83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8%、5.78%、和0.92%;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138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83%,社保金收缴率达100%。年末拥有敬老院9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50个,敬老院供养人数136个;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5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768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63.8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4564万元,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33277元。注: 1、本公报公布数据为年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三经普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4、红包部分为2013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