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57985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二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注意: 1. 本套试卷中g=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 39 分)1一位普通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A50 JB150 JC1500 JD15000 J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B.在光的照射下, 看见粉笔灰在空中飘动C.扫地时灰尘满天飞D.在重庆一中渝北校区内闻到黄桷兰的花香3如图 1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4如图 2 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B手推独轮车C用钉锤撬钉子D用天平称质量5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图 2( )A

2、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6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人将重物向上提起的过程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7下列有关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B用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C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D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8学习了初二物理后,明白了作图法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方便地认识、研究物理问题。如图 3 所示的几种示意图中,正确的是()19如图 4 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 酒 水 ),在 A、

3、B、 C 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 p B 、 pC ,则下列有关p A 、 p B 、 p C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A p A p B p CB p A p B p C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图 410如图 5 所示,将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乙、丙中的木块用细线拴于容器底,木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 F乙 、F丙 ,则()AF甲 F乙 F丙B F甲 =F乙 F丙CF甲 F乙 =F丙DF甲 =F乙 =F丙图 511如图 6 所示,密封的“凸”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和容器对

4、桌面的压强P2 的变化情况是()AP1增大, P2 增大B P1 增大, P2 不变C P1不变, P2 不变D P1 不变, P2 增大12小明为帮助爸爸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7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小明采用这两种搬运方案分别将地面上质量相同的材料运送到相同高度的二楼,实际所用拉力和时间均相等已知每个滑轮受到的重力相同,绳重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3: 4B小明所做的总功之比为3: 4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1: 1D小明施加拉力的功率之比为4: 313如图8 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50N,用测力计

5、吊着一个体积为300cm3 的实心金属球, 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 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下列 不正确 的是 ()A金属球所受浮力为3N3B金属球的重力为15NC金属球的密度为5 10 3 kg/m 3D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65N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 分,第 21 题( 1)、( 2)各 2 分,共 19 分)14星期天小正和小妍到重庆欢乐水魔方去玩,他们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小正突然奇想对小妍说:我的体重是50kg,每只脚与沙滩的接触面积是200cm2 ,当小正在水平沙滩上双脚站立时,对沙滩的压力是_N,压强是 _Pa。15目前,制造中

6、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9 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图片。当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将_(选填 “增大” 、“减小” 、“不变”) ,航母将 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位置不变”)。图 916如图 10 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重为200N,拉力 F=40N,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了10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 W=_J,物体重力做的功W=_J。17将质量为3 10 2 kg 的物块缓慢放入一盛满水的容器中,静止后从容器中排出2 10 5 m3 的水。则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N,物块在水中是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图 1118著名的“木桶理论

7、”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3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 10 2 m2 ,桶底厚度不计,如图11 所示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N。419用如图 12 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00N 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力为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 ,如果人的体重为5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_N.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9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

8、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3(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如图13(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 拉绳时,重物的速度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13(丙)所示 . 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310-2S22-3s内拉力 F 的功率m,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则为 _W, 0-1s 内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21 ( 1)如图 14 所示,请作出: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 O为支点,力F 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2)请在图 15 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 分, 22 题 5 分, 23

9、 题 5 分, 24 题 8 分,共 18 分)22( 1)小明用如图16 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 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_ ,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 的关系。(以上两空均选填“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5( 2)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7 所示的操作: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的关系。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_(选填“有关”或“无关”)。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两个图进行对比。23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

10、图18 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ABCDE图 18( 1)在 C 与 E 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液体_的关系;根据 A 与 E 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 _N (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选填 “有关” 或“无关”)6(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 kg/m 3 24如图 19 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

11、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 )。(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_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 2 个钩码,在 E 点处挂 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 =F 2 L 2 ;请判断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判断的理由是()(填选项)。A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到普遍规

12、律B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乘( 3)取走挂在 E 处的钩码, 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再一次在原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_N,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在原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四论述计算题( 25 题 6 分, 26 题 9 分, 27 题 9 分,共24 分)25如图 20 所示为抗震救灾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救援机器人,在雅安地震救援现场首次进行作业。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28 kg ,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7 m 2 。求:( 1)该机器人的重力;(2)该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6重庆港

13、一装卸工人用如图21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120Kg 的货物,动滑轮重力为 300N,在拉力F 作用下 5s 内货物被匀速提高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此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 3)拉力 F 的功率27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柱形容器,底面积为500cm2 ,里面装有深度为20cm 的水;一个重力为 2N 的开口玻璃杯 A,其底部与一个体积为 50cm3 重力为 3.9N 的实心铁块 B 用细线相连 (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然后放入水中,但在放入过程中由于不小心,容器中有少量的水流入了玻璃杯中,最后A、 B 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如图22 所示,此时玻璃杯A

14、 排开水的体积为640cm3 。求:( 1)没有放入玻璃杯和铁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A、 B 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细线对铁块B 的拉力( 3)若细线突然断开, A、B 两物体再一次静止后 (这个过程中玻璃杯 A开口始终向上)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8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9 分)1.C2.D3.B4.A5.A6.D7.B8.D9.B10.A11.D12.B13.D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 分,第 21 题( 1)、( 2)各 2 分,共19分)14.5001.25 10415.减小上浮一些16. 800017.0.2下沉18.3 10312019. 10

15、075% 90020. 300 100021. ( 1)如图所示,请作出:水桶M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 O 为支点,力F 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2)请在下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22题 5分,23题5分,24题 8分,共 18分)22. ( 5 分)( 1)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2)深度 无关 乙、丙23.( 5分)( 1)密度2.4 ( 2)增大(变大)无关 (3) 1.2 10324.( 8分)( 1)左水平 力臂 (2)1 不合理(A )( 3) 0.5变大四、论述计算题(25 题 6 分, 26 题 9

16、 分,共 24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9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以下三题方法、过程合理即可得分。25. (6分)解:( 1) Gmg2810280NFG280400Pa(2) PS0.7S26. (9分)解:( 1) Gmg120 10 1200NW有Gh 1200 11200J( 2) W额 G动h 300 1 300JW总 W有W额1200300 1500JW有100%1200100%80%W总1500(3) PW总 1500t300W527. (9分)( 1) Pgh1.0103 10 0.2 2 103 Pa11( 2) F拉 3.4N(3) Pgh 1.0 10310 0.205 2.05 103 Pa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