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57987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的潜力开发.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学校的实践研究成果 新形势下学困生潜力开发实验研究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科研兴教是立校之本。自2008年秋学期起,我校申报了柳州市重点课题“新形势下学困生潜力开发实验研究”。多个学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既忙碌又充实,作为课题实验学校,我们一直将学困生转化工作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和我校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认真开展,精心准备,细致实施。经过全体参加科研课题人员的共同努力,按课题实施计划,完成了科研工作,现在把课题组工作小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制定方案。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生源来自本地学生和外来务工的子弟, 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且存在不少学困生。开发学困生潜力,全

2、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了柳州市新形势下学困生潜力开发实验研究重点A类课题的研究。我们成立了以甘志愿校长为组长的校课题领导小组。在课题领导小组的多次研究及共同努力下,制定撰写了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及时上报立项申请。 二、开展培训,提高水平。 1、针对学困生课题以及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及时向教师推荐学习书刊及相关文章,适时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充分发挥课题组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课题例会,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及时总结和交流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3、与做法,讨论科研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实践与反思能力。 3、定期讲座:广博的吸纳是为了更好地倾吐,输入的信息只有经过头脑的加工再自主地输出,才能成为自身素质的积淀。本学期,我们聘请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员田昕到我校进行“学困生心理问题与研究”的专题讲座,使全校教师对如何辅导学困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组全体教师参加了在柳高举行的心理教育专家讲学学习,回校后,在教研组、课题组传达培训要旨,并结合自身实际交流学习心得,使一人的学习所得成为大家共享的学习资源。另 2 外,课题负责人与参研教师参加城区教研室组织的“学困生课题交流会”,

4、在会上介绍学校的研究情况,并听取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为学校课题工作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5.反思教学得失,积淀研究经验。相信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闪光点”,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会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有促进作用,因此鼓励课题成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勤于反思,并认真及时记录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真正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获”。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中,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和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及时进行摘录,并能努力撰写成文,在课题例会上进行相互地切磋交流,争取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 6. 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在对其以往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对其现状的

5、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此,我们还对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1). 帮助广大教师发现、总结和推广学困生转化的经验,找出不足,更好的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通过搜集教育现象中的事实材料,为学校开展学困生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3)揭露学困生教育活动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教育内外部矛盾, 三、抓好常规,确保实效 1.加强课题常规管理,要求教师开学初制定研究计划和学困生转化措施,建立学困生档案(学困生基本情况、转化成效记录、辅导记录、家校联系记录),每月上交一份研究案例或后记,并推荐一篇研究文章,期末上交一份研究工作总结、一篇学困生研究个案、一份研究论文。 2.每月召

6、开一次课题例会,对研究工作进行小结或布置,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学困生帮扶经验,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3.按时向总课题组上传研究工作月报表。 4.开展学困生心理问题成因交流会。将课题组成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从家庭、社会、学校、学困生自身因素四方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在全校进行交流,让全体教师对学困生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调整工作策略,努力转化学困生。 5.制定学困生辅导措施。课题组教师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成因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家校联系等途径,对学困生进行跟 3 踪辅导,并将辅导情况、成效记录在案。 6.认真总结。在学困生研究中

7、,教师能及时提炼、总结研究心得,认真撰写辅导个案、课题论文,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负责人与参研教师参加城区教研室组织的“学困生课题交流会”,在会上介绍学校的研究情况,并听取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为学校课题工作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5.反思教学得失,积淀研究经验。相信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闪光点”,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会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有促进作用,因此鼓励课题成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勤于反思,并认真及时记录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真正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获”。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中,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和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及时进行摘录,并能

8、努力撰写成文,在课题例会上进行相互地切磋交流,争取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 6. 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在对其以往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对其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此,我们还对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1). 帮助广大教师发现、总结和推广学困生转化的经验,找出不足,更好的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通过搜集教育现象中的事实材料,为学校开展学困生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3)揭露学困生教育活动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教育内外部矛盾, 三、抓好常规,确保实效 1.加强课题常规管理,要求教师开学初制定研究计划和学困生转化措施,建立学困生档案(学困生基本情况、转化成效

9、记录、辅导记录、家校联系记录),每月上交一份研究案例或后记,并推荐一篇研究文章,期末上交一份研究工作总结、一篇学困生研究个案、一份研究论文。 2.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对研究工作进行小结或布置,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学困生帮扶经验,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3.按时向总课题组上传研究工作月报表。 4.开展学困生心理问题成因交流会。将课题组成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从家庭、社会、学校、学困生自身因素四方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在全校进行交流,让全体教师对学困生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调整工作策略,努力转化学困生。 5.制定学困生辅导措施。课题组教师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成因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家校联系等途径,对学困生进行跟 3 踪辅导,并将辅导情况、成效记录在案。 6.认真总结。在学困生研究中,教师能及时提炼、总结研究心得,认真撰写辅导个案、课题论文,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抓住机遇,扎实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