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62161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十四)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1(2020焦作高一检测)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易溶于水解析:CO和SO2气体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溶于水,而CO不具有此性质,故选A。答案:A2不法商贩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硫黄对馒头进行熏制增白,食用这种馒头会大大损伤肾、肝等器官。这种对馒头增白的方法是利用了()AS的漂白性 BSO2的

2、氧化性CSO2的还原性 DSO2的漂白性解析:硫黄燃烧时生成了SO2,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使馒头增白,但SO2有毒。答案:D3SO2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具有的性质是()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解析:SO2H2OH2SO3,H2SO3具有酸性,H2SO3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属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B4根据下列有关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导电,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B煤炭中加入生石灰,燃烧后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大幅降低,说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C将

3、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或溴水都能使它们褪色,均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某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pH变小,说明水中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解析:SO2的水溶液导电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电离出离子,通电时导电,H2SO3为电解质,A错。SO2使溴水褪色表现其还原性,C错。久置的酸雨pH变小是因为H2SO3被O2氧化为H2SO4,酸性增强,D错。答案:B5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C溴水橙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解析:SO

4、2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SO2有强还原性,与溴水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褪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使红色变浅或褪色,D正确。答案:A6判断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电解水生成H2、O2与H2在O2中燃烧生成H2OB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同时HCl与HClO作用生成Cl2和H2OC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D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CaO),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收CO2生成CaCO3解析:判断是否是可逆反应要抓住两条:同一条件下

5、进行,同时进行。答案:B7利用下列试剂,选用合适方法鉴别Na2SO4、Na2SO3、Na2CO3、NaCl四种溶液,最佳试剂组是()ABaCl2、HCl、品红溶液 BBaCl2、HCl、石蕊试液CAgNO3和HNO3溶液 DAgNO3和BaCl2溶液解析:BaSO4、BaSO3、BaCO3均不溶于水,但BaSO3和BaCO3溶于盐酸,并且BaSO3与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而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CO2答案:A8有关亚硫酸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是SO2的水溶液,显酸性BSO3溶于水,剧烈反应生成亚硫酸C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亚硫酸不稳定,易分

6、解为水和SO2解析:亚硫酸是SO2的水溶液,显酸性;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2,因此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为SO2H2OH2SO3,所以溶液中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SO3溶于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所以选B。答案:B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SO2=CaSO3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OH=HSO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SO2Br2H2O=2H2BrSOD氢硫酸中通入氯气S2Cl2=S2Cl解析: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少量)Ca(OH)2=CaSO3H2O,对应的离子方程

7、式是:Ca22OHSO2=CaSO3H2O,A不正确;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NaOH=NaHSO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B正确;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2O=2HBrH2SO4,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SO,C不正确;氢硫酸中通入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Cl2=S2HCl,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Cl2=S2H2Cl,D不正确。答案:B10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3种盐的一组是()ASO2、CO2 BCl2、Al2O3CCO2、S

8、O3 DSiO2、CO2解析:注意题目中条件是“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各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CO2NaOH=NaHCO3,Cl22NaOH=NaClNaClOH2O,Al2O32NaOH=2NaAlO2H2O,SO32NaOH=Na2SO4H2O,SiO22NaOH=Na2SiO3H2O,分析以上反应可知B项符合要求。答案:B11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与O2CO2与N2 DNO2与O2解析:NO和O2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2:2NOO2=2NO2;而SO2和O2反应需催化剂、加热;N2和O2需放电或高温条件。

9、答案:B1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解析: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的反应有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炉渣),因此能减少SO2的排放;空气中臭氧超过105%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觉,故B错误;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C项错误;含磷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答案:A13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

10、二氧化硫的排放量B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C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析:SO2的排放引起酸雨;CO2的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含铅废气的排放引起铅中毒;氟氯代烃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的破坏,故答案为B。答案:B14为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ANa2CO3溶液 BNaHCO3溶液CH2O D浓硫酸解析:通过A、B两项都会生成CO2,导致带入新的杂质;H2SO4不和NO2反应;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答案:C15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燃烧含硫的煤 B焚烧树叶C燃烧氢气 D燃放烟花爆竹解析:含硫的煤、树叶以及烟花爆竹等

11、物质都含有C、N、S等元素,它们燃烧后会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CO、氮氧化物、SO2等有害气体。H2是理想的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为水,无污染,而且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答案:C16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释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2和NOD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CO和NO解析: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和NO。答案:D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右图装置完成收集NO气体的实验。正确的操作是()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12、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解析:解答本题应明确NO的性质:不溶于水;NO易被O2氧化。答案:C18现有以下几种措施: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少用原煤作燃料,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_。A BC D解析:燃烧煤时鼓入足量空气,不能减少SO2的生成,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答案:C19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没有SO2和NO

13、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解析:该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故一定不含Cl2和NO2,也不可能是O2和NO同时存在,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故一定含有SO2;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还含NO,则一定不含O2。答案:B20(2020吉林一中高一期中)2020年2月10日中国经济网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一文中有如下一组数据: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SO2烟尘NOx粉尘污染物产生量(万吨/年)4 345.4248 927.221 223.9714 731.4污染物排放量(万吨/年)2 119.75982.011 188.44764

14、.68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SO2、NOx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发生B煤与石油的大量燃烧是造成SO2、NOx大量排放的主要因素C烟尘、粉尘属于固体污染物D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态污染物能全部进入大气中解析:由表中数据知,产生气体污染物数量大于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D错误。答案:D21.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6种气体:H2Cl2O2HClCO2S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气体应由_口进入。(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气体应由_口进入。解析:(1)从B口进

15、气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从A口进气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与O2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2)若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必须不溶于水,应从A口进。(3)若用浓H2SO4干燥气体,必须从B口进气。答案:(1)(2)A(3)B22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后,将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另一份通入少量Cl2,产生白色沉淀B。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SO2与水的反应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不反应”,也可能是“反应但无现象”。此处应为_,原因是_。(2)沉淀A的化学式为_,该沉淀能否溶于稀

16、盐酸?_。(3)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4)生成2.33 g沉淀B,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_mL。解析: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Ba2SO22OH=BaSO3H2O;通入Cl2发生的反应为Ba2SO2Cl22H2O=BaSO42Cl4H。由方程式:BaSO4Cl2 233 g 22 400 mL 2.33 g V(Cl2)故V(Cl2)224 mL。答案:(1)不反应弱酸不能制强酸(2)BaSO3能(3)Ba2SO2Cl22H2O=BaSO42Cl4H(4)22423某同学用如下图一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

17、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经过思考分析后,该同学改用下图二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变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产生现象明显比通入CO2快。(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一装置实验时,通入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2)用图二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或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快的原因是_。(3)用图一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装置应做何改进?_解析:(1)SO2溶解度大于CO2,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如果SO2产生速率过快,会导致溶液酸性迅速提升而看不到沉

18、淀现象。(2)产生现象快的原因应是反应速率和溶解度的问题。(3)因为SO2有毒,要有尾气吸收装置。答案:(1)SO2产生速率过快,导致溶液酸性迅速提升(2)SO2溶解度大于CO2,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反应更易发生(3)在原装置后面连接用碱液吸收尾气的装置24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的作用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填表格装置实验现象体现SO2的性质解析:Na2SO3能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H2SO3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SO2具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

19、性,能与还原性气体H2S发生反应,生成S沉淀:2H2SSO2=2H2O3S;SO2具有还原性,能将氯水还原为无色的HCl:SO2Cl22H2O=H2SO42HCl。SO2是酸性气体,可被NaOH吸收,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1)Na2SO3H2SO4=Na2SO4H2OSO2(2)吸收过量的SO2,防止污染环境SO22OH=SOH2O(3)溶液变红色SO2水溶液显酸性溶液褪色漂白性溶液变浑浊氧化性氯水褪色还原性25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含量有关。(1)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中主要含CO和氮氧化物。为使机动车达标排放,可在排气筒中安装一个催化净化装置,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参与大

20、气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某火力发电厂为除去有害气体SO2,并变废为宝,采用尾气脱硫新工艺,如图所示。写出尾气脱硫工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2)根据图示,结合物质的性质可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答案:(1)2NO2CON22CO2(2)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26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

21、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请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_;(2)Y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3)Z与水的反应_。解析:据题意可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燃烧化石燃料所得,则X是SO2;氯水具有漂白性,则Y是Cl2;NO2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且易溶于水,Z是NO2。答案:(1)2SO2O2 2SO3(2)Cl22NaOH=NaClNaClOH2O(3)3NO2H2O=2HNO3NO27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

22、景监测点。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臭氧等污染物。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填编号)。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绿色奥

23、运”是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迎接奥运,减少空气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氢气(4)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如下:O3 O2OClO3ClOO2ClOOClO2总反应:2O33O2,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_。解析:(1)NO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被O2氧化生成N

24、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可形成酸雨。(2)NO转化为NO时氮的化合价降低,则Cu在反应中化合价必升高转化为Cu2。(3)因为CO和NO含有C、O、N三种元素,那么它变化以后还应该含有这三种元素,所以C、D两项不正确,又因为B项中的NO2依然是空气的污染物,所以也排除。答案:(1)ACD(2)CuNO2H=Cu2NOH2O(3)A(4)催化剂28将V 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水吸收后,得到a 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的O2混合,通过水充分吸收后,得到5 mL无色气体B,试回答:(1)A气体是_,B气体是_。(2)A气体的体积是_mL。(3)V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1)NO、NO2混合气体与水反应后只能得到无色气体NO,即A为NO。NO与O2等体积混合后与水反应,据4NO3O22H2O=4HNO3知,剩余气体为O2。(2)设A气体的体积为x,则xx5 mL,x20 mL。(3)按极限取值法,若V mL全为NO,则V20;若V mL全为NO2,则V60,故其取值范围为:20V60。答案:(1)NOO2(2)20(3)20V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