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64398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考-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教学,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相应的形式、特点及其功能,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相应的形式、特点及其功能,对于开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实践教学 G646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3)44

2、-0120-0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是研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经验,从历史现象入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揭示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帮助人们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把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更好。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正是由于这一学科内容和目标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教学形式、特点、功

3、能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特点和功能的探讨更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所发挥的教育功能各不相同。通过基地教育、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互补性,从而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效果。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 1.基地教育。基地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的必要形式,就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中国共产党

4、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学基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接受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识与感受的实践教学形式。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以哪种形式社会调查,都必须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拟定社会调查的目标和内容。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前和课中的调查主要以历史资料的收集为主,如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等,就政治、经济或文化某一个方面考察党是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历史作用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

5、了解和掌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地位奠定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学校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主导性。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必须在其理论课教师指导下进行,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交流,巩固提高,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前都

6、要撰写详细的教学方案,主要项目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实践教学的经费预算、安全注意事项及效果评定。 2.学生的主体性。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切实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其对此积极的思考,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 3.活动的社会性。活动的社会性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

7、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将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向社会学习,以社会为课堂,以活动为载体,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认识,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与在课内组织进行的专题讲座、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演讲、观看影视片等结合,可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学效果。 4.目标的特定性。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社会实践教学不能混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开展社会实践,而是服从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理论教学的特定目标。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理论素养,社会实践是教育的重要

8、环节,如果偏离了这一特定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理论课的教学层面上,就难以避免陷入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具有多方面功能,主要有强化功能、创新功能、塑造功能和内化功能。 1.强化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学效果,完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社会实践活动的设置,如访问考察,访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人物、人民群众等当事人,能帮助人们更进一步贴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9、历史事实材料,生动地再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全面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历史经验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经验,积极组织访问、座谈、考察,及时推广成熟经验,指导人们在新形势下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2.创新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创新和丰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教学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学要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就割断了历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而创新是继承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成为保守主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学就成为僵死、凝固了的毫无用处的

10、东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理论教学就是向受教育者传输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我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领域、寻找新载体,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不断丰富和创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 3.塑造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塑造。社会实践离不开作为组织者、指导者的教师,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实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教

11、育史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施教能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教师作为理论的宣讲者,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能使参与其中的教师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又能根据教学内容走向社会,解答疑难问题。因此在实践基础上的授课,也必将使得在教授课程过程中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具说服力和实效性,更好的塑造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4.内化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兴趣,内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武汉大学在开

12、设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程时,设计了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对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是渴望的,对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课开设了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规律,增强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的信任,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信心。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就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刺激学生学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

1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赵亚芝.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 作者简介:王新山(1956-),男,河北武邑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史;梅洁(1990-),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阅读相关文档:关于环境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的思考 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习题课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基于文化软实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策略 英语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 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实践 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 浅谈人体工程学教学 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电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讨论 电子专业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研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