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64507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少年儿童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化:指人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社会适应性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交往。 2.体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主体把自己的感情投向所感知的对象,受其感动,从而把全部身心都沉浸进去的心理过程。 3.童话诗:以诗的形式叙述童话的一种诗体。 4.儿童戏剧:是一种以儿童为主体,并适合于儿童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戏剧。 5.成人感:指儿童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而产生的个体成熟的体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_文化_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

2、同观念体系。 2.少年后期又叫_青年初期_,它是整个_儿童时期_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_青年时期_的开始阶段。 3.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_理解能力_、_欣赏能力_和_心理特点_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4.20世纪50年代,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儿童传记文学有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马烽的_刘胡兰小传_、_高玉宝_的高玉宝、陶承的我的一家等。 5.有一种说法,称_伊索寓言_为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端。 三、问答题,共40分。 1.怎样理解童年期文学的宣泄作用?(10分) 童年期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学校,生活的内容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紧张的学习生活会给他们造成一种负荷感。通过儿童文

3、学帮助他们排遣这种负荷感、压抑感,是有利于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 2.少年后期少年的情感特征是什么?(10分) (1)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越来越复杂,并形成高级情感。 (2)情感强烈,富有热情。 (3)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情感深藏不露,带有内隐的、文饰的、曲折的性质。这是“闭锁性”在情感上的反映。 (5)富有集体主义情感,最重友谊阶段。 3.举例说明安徒生童话的特点。(20分) 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亦即将现实生活引入童话创作; 浓郁的抒情色彩与深邃的哲理思考的融合统一; 高尚严肃的道德题旨与宽柔含蓄的幽默讽刺之和谐统一。 四、创作题,20分。 根据寓言的特点,写一则语言,告诉

4、孩子吃亏不一定是坏事的道理。 故事与寓意是寓言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具备这两个条件酌情给8-20分。不具备这两个条件酌情给0-7分。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是个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他的儿子骑这匹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是为了说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阐述了“祸”与“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则寓言比喻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教育人们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一面,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坏事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进行转化。文章语言洗练,论述道理深刻。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成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