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 “溶液”知识概要素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65813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中考化学 “溶液”知识概要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中考化学 “溶液”知识概要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中考化学 “溶液”知识概要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考化学 “溶液”知识概要素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溶液知识概要一. 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二. 重点剖析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而乳浊液和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氯化钠、硝酸钾、蔗糖等多种物质。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如汽油可溶解油脂,酒精可溶解碘。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就是液体,盐酸中的溶质就是氯化氢气体。溶液不一定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2. 溶质溶解时,有时会产生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如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而NH4

2、N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降低,利用NH4NO3的这一性质可制成摇摇冰罐装饮料。3. 根据状态的不同,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值得注意的是,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当这些条件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物质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如海水晒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如降温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5.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温度。测得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绘制出溶解度曲线

3、,反过来,应用溶解度曲线亦可查出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知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6.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有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所以在生产碳酸饮料时可通过加大压强的方式在水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7. 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相关计算中,关键是要找准溶质及其质量,只有已溶解的部分才能算作溶质。如: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若将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此时溶质的质量应是36g,显然溶液的质量为136g,溶质的质量分数= 。8.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9.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用水稀释浓溶液设稀释前的浓溶液质量为m,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设浓溶液的质量为m1,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m2,其溶质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