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69567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攀西铜矿勘探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少, 这就提出了对更深范围的铜矿资源进行新一轮勘探的要求。作为电法勘探的重要分支, 目前大地电磁测深 法 (M T ) 已经较多的应用于石油地质勘察、深部大 地构造解释,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音频大地电磁 法 (AM T ) 作为M T 法在 0. 1 10000H z 频率段的延 伸, 其勘探深度可达 2000m 左右。 目前, AM T 法在 矿产勘查中的应用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我们 有理由相信, 基于它本身在 2000m 深度范围内的勘 探优势, 它会在未来的矿产勘探工作中越来越多的 显示其重要作用。1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以地壳中围岩与目标岩石 的导电性和导

2、磁性的差异为其主要的地球物理前 提,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研究电磁场在空间、时间上 的分布规律, 从而区分地下围岩与目标岩石, 或者解 决如大地构造等等其它地质问题。 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中, 不同周期电磁波的穿透深度不同。当频率很高时, 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 电磁场可能只集中在浅 部的介质中, 而不受下伏岩层的影响。随着电磁波信 号周期的增大, 其穿透深度也将逐步增大, 使视电阻 率受到深部介质电阻率分布的影响。因此, 作为一种 频率测深的方法, 大地电磁法是利用不同频率的电 磁波来反映不同深度的地下介质视电阻率分布规 律。相对于传统的直流电法而言, 音频大地电磁测 深法的勘探深度更大, 同时能

3、提供除了视电阻率外 的更多解释参量, 诸如: 磁 ( 电) 反射系数、各向异性 参数、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方位、倾子等。本文主要 采 用 视 电 阻 率、二 维 偏 离 度 和 电 性 主 轴 方 位 进 行AM T 资料的解释工作。2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攀西某铜矿勘探中的应 用子古板块川滇岛弧带的西南缘; 按地质力学观点, 属南岭东西构造带和川滇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区内构造发育, 主要为形成于前震旦纪的东西向基底构造, 包括 F 1 断层与单斜构造。 同时还有近 北北东向的南北向褶皱系统迭加于东西向基底构造系统之上。区内构造的复杂多变, 导致难以在地质勘 探和生产中把握矿床的空间变化

4、规律。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会理群河口组, 其总厚度约为 4000m , 为一套以角斑质岩为主的细碧 角斑岩系。根据该套地层的含矿建造特征, 可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火山喷发- 沉积旋回, 共四个岩段, 由下 而上分别是: 河口组的第一岩段 ( P t1h 1 ) 、河口组 的第二岩段 ( P t1h 2 ) 、河口组的第三岩段 ( P t1h 3 ) 、河 口组的第四岩段 (P t1h 4 ) 。该区铜矿的含矿层系主要 是河口组的第四岩段 (P t1h 4 ) 的中部, 含矿层系的主 要岩石类型为: 云母片岩、交代- 蚀变岩以及少量的 含铜角砾岩。 含矿层系的上覆岩层为河口组第四岩 段的上部

5、(P t1 (h 3 ) 4 ) 以及辉长岩的侵入体, 下伏地层 为河口组下部火山变质- 火山沉积岩段, 即第三和 第四岩性段。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与围岩呈 整合接触, 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石构造以条带 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 其次为脉状构造。 主要成 矿期包括火山喷出一沉积成矿期和变质热液成矿期。在本次工作中, 我们以露头小四极测量数据为 依据, 获得岩矿石电阻率值。根据对称小四极实测的 岩矿石视电阻率 ( 见表1) 可知, 含矿层系河口组的第四岩段中部 (P t1 (h 3 ) 4 ) 作为本次勘查工作的目的层,其电阻率相对于上覆岩层河口组的第四岩段上部(P t1 (h 4

6、) 4 ) 呈高阻反映, 而与下伏围岩河口组的第四 岩 段下部 (P t1 (h 1 2 ) 4 ) 电性差别不大。 这说明, 含矿 地层与同一岩性段的地层之间电性差异并不明显, 要直接寻找含矿层系比较困难。 但是, 必须注意的收稿日期: 2007- 04- 14作者简介: 周军 (1981) , 男, 汉族, 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硕士, 专业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是, 整个第四岩性段与下伏第三及第二岩性段之间有着明显的电性差异, 这说明该区具备开展 AM T方法测量间接找矿的地球物理前提。表 1 测区主要岩层对称小四极实测视电阻率统计表表 3二维偏离角统计表f= 780H z二维偏离角f= 66

7、H z二维偏离角f= 11. 25H z二维偏离角点号2712172312. 215. 111. 319. 513. 212. 816. 215. 812. 314. 114. 918. 518. 220. 619. 2岩层名称对称小四极实测视电阻率第四系覆盖层河口组的第四岩段上部 (P t1 (h 4 ) 4 ) 河口组的第四岩段中部 (P t1 (h 3 ) 4 ) 河口组的第四岩段下部 (P t1 (h 1 2 ) 4 ) 河口组的第三岩段 (P t1h 3 ) 河口组的第二岩段 (P t1h 2 ) 河口组的第一岩段 (P t1h 1 )1248. m5908. m8908. m109

8、68. m2608. m7608. m5468. m对测区内AM T 测点 2、7、12、17 与 23 号点频率为 f = 780, 66, 11. 25H z 的张量阻抗进行分析可知:在该区域, 主轴方位近于正南北 ( 见表 2) , 主轴方位 呈 90差值变化; 二维偏离角大都小于 30( 见表 3) ,这表明该区域电性结构近于 2-D 构造, 适合采用 22. 2 野外工作布置采集与资料处理根据已有地质资料的推断, 本次野外工作中由 北往南布置了一条AM T 测线, 共30 个测点, 测点间 距为 250m , 电极距为 100m 。 为获得更多的信息, 野 外施工采用张量观测。该测线

9、穿过老矿区, 向南延伸 约 6km 左右, 力求通过AM T 测量查明含矿层系在 老矿山以南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在AM T 资料的反演解释过程中, 采用了曲线 平滑、插值, 以及曲线分析、静校正、张量阻抗分析等 处理功能对原始资料进行预处理, 对部分测点的高 频畸变和飞点借助相位资料进行恢复, 并对原始资 料进行静态校正, 以保证视电阻率曲线不受静态畸 变 的 影 响。AM T 资 料 的 定 性 解 释 主 要 包 括 了 对 AM T 曲线类型、视电阻率- 频率拟断面与张量阻 抗的分析。通过对曲线类型、视电阻率- 频率拟断面 的分析可以把握基底隆凹变化、构造单元区分、断层 分布等情况, 并

10、为进一步资料解释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阻抗张量的旋转不变量的分析可以获得区域 电性结构的维数、二维偏离度以及各向异性等参数, 以此为基础可以对测区电性结构沿纵、横向的变化 规律作进一步研究。定量解释中采用了一维Bo s t ick 变 换, 一 维 O ccam 反 演, 二 维 非 线 性 共 轭 梯 度 (N L C G) 反演, 二维概率成像, 通过多种方法的反演 结果相互佐证, 以求能使解释结果更精确可靠。2. 3 应用研究( 1) 阻抗张量分析 通过对阻抗张量旋转不变量的分析可以获得区域电性结构的主轴方位、二维偏离度 ( 角) 以及各向 异性角等解释参数。 以此为基础可以对测区电性

11、结 构沿纵、横向的变化规律作进一步研究。D 反演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 2) 反演剖面解释-图 1图 1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 (N L C G) 反演剖面是 AM T资 料 的 二 维 线 性 共 轭 梯 度(N L C G ) 反演剖面, 图中水平距离 0. 5km 附近处为已开采的老矿山。 此处红色异常带顶部即为已开采 的含矿层系。由剖面可见, 在水平距离 1km 处, 该异常带有明显的褶皱出现, 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分析可知, 这实际上是压性断层 F 1 的影响所致, 断层的倾 向为近正南。整个异常带在剖面中表现为单倾构造, 倾向也是近正南。 该异常带向南 ( 剖面右侧) 延伸至2. 5km

12、处, 由北向南其埋深从由 200m 逐渐增大至500m 。 但是对于目标层下伏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由于方法本身在分辨率上的局限性, 并未明确的在 图中显示出来。通过多参数的 AM T 资料综合分析, 初步查明 了测区内河口组第四岩性段含矿层系的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控矿构造的分布特征。3 结论对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 1) 相对于传统的直流电法,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法具有勘探深度大, 并且不受浅部高阻岩层屏蔽的优势。( 2) 相对于传统的直流电法,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法能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可以对资料进行多参量综合解释, 提高解释工作的可靠性。( 3) 在矿产勘探中, 只要具备了

13、相应的地球物理 条件, 即使面对深度较大的勘探目标, AM T 法也能 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方法本身的限制, 在深表 2主轴方位角统计表f= 780H z主轴方位角f= 66H z主轴方位角f= 11. 25H z主轴方位角点号4. 26. 13. 353. 43. 85. 22. 84. 33. 13. 95. 53. 24. 63. 2271217231 前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日前井网状况己不能完全适现在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了高含水的后期开采, 整体采油出现了高注水和高含水生产的阶段, 采油成本成上升趋势。 随着水油比的急剧增加。 吨 油单位操作成本也随之呈直线上升。 开发经济

14、效益 下降。当油水比达到 60 以后。当吨油操作费用达千 元以上, 则己无效益可言。2 剩余油分布情况从总体上看, 剩余油的分布主要特征是: 从平面 分布形态看, 多为孤岛状或窄条带状; 从区域分布 看, 主要分布在大断层附近、断层边角区和岩性变化 带; 从纵向上看, 主要分布在物性相对较差的低渗透 层中。3 剩余油分布和井网适应性分析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 油藏地下油水分布应剩余油挖潜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311 目前的基础井网是当初以主力油藏为基础设 计的, 从目前剩余油分布形式看, 大断层附近、断块 边角及注采不完善区域的剩余油挖潜, 只靠现有井 网是不够的。312 进一步提高

15、水驱波及范围要求对井网作出必 要的调整。 从剩余油研究结果和开发效果评价可以 看出, 常规中渗透多油层油藏和严重非均质油藏的 剩余油, 有一半分布在差层中, 由于启动压力的存 在, 在目前层间矛盾严重的井网情况下, 这部分潜力 是难以挖掘的。 这就决定了这类油层要进一步提高 水驱动用储量, 就要适当缩小井距, 对注采井网作必 要的调整, 建立适合启动差层条件的注采井网。313严重的井况问题破坏了井网的完善程度。油田部, 随着电磁波波长的增大, AM T 测量的分辨率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 对于深部的目标, 如果若其厚度 不够大,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测量就无法对目标体 进行更为细致的分辨。 参考

16、文献 4M ao L F , W an g XA p p ra isem en t o n th eB , Gao Y C.M T p ro b ab ilitytom o g rap h y.Geop h y s. ( inC h in e se JC h in e se)L illey F., 2005 , 48 ( 2) : 429 433E. M . M agn e to te llu r ic an a ly s is5何继善等编译.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陈乐寿, 剂任, 王天生等. 大地电磁测辣资料处 理与解释.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

17、社, 1985. 毛立峰, 王绪本, 高永才. 大地电磁概率成像 的 效 果 评 价.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2005 , 48 ( 2 ) :429 433.1u s in g M o h r c irc le s. Geop h y s ic s, 1993, 58 ( 10) , 1498 1506.晋光文, 孙洁, 江钊.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不变量26及 其 M o h r 圆 分 析 J .( 4) : 439 445.地 震 地 质, 1995, 173王家映关于大地电磁的静校正问题地质科拉情报 119 92、11 ( 3) : 69 76.7A pp l ica t ion o

18、f A ud io M a gn e to te llur ic Soud in g in W e stern of Pan zh ihua f or Copper Exp lora t ionZ H OU J u n , W A N G C h en g - lon g , Z EN G Z h en(C h en gdu U n ive r s ity o f T ech no lo gy, S ich u an , C h en gdu , 610059 C h in a)A b stra c t: T h e exp lo ra t io n dep th o f A u d io M

19、 agn e to te llu r ic So u d in g (AM T ) is deep e r th an th a t o f d irec t cu r ren t p ro sp ec t in g. It d is t in gu ish e s th e ta rge t s t ra tum an d su r ro u n d in g ro ck u s in g th e da ta o f A u d io M agn e to te llu r ic So u d in g in W e s te rn o f P an zh ih u a fo r Cop

20、p e r E xp lo ra t io n. T h e da ta o f AM T sup p ly dep en dab le in fo rm a t io n fo r m in e ra l exp lo ita t io n.Key word s: A u d io M agn e to te llu r ic So u d in g; Cop p e r E xp lo ra t io n; Geop h y s ic s收稿日期: 2007- 04- 14作者简介: 李勇 (1982) , 男, 2005 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该校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在读研究生从事油气藏开发地质及储层地质建模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