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71520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问答题1、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主要有哪些类型?简要说明基因组重复序列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基因组重复序列在分子标记研究中的应用。(1)单拷贝序列:在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为101105。(3)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105的DNA序列如卫星DNA和反向重复序列。基因组重复序列可以再短时间内同时表达出大量的基因产物以完成生物学功能。另外,大量的重复序列的存在,所以即使其中的极少部分被破坏,也不会影响有机体的正常功能。在分子标记研究中,可以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如卫星DNA和微卫星DNA。2、试述保证DNA复制精确性的机理。双链DNA的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

2、复制的起始、延伸、终止三个阶段,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需要有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参与。由于DNA分子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C只能跟G配对,A只能跟T配对,因此两条链是互补的,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说,DNA分子的每一条链都含有合成它自己的互补链所需的全部信息。DNA复制的过程中,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和成的,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通过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是完全相同的。3、什么是DNA双螺旋结构?(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

3、条链都为右手螺旋。(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双螺旋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3)双螺旋平均直径为2.0nm,相邻碱基平面之间垂直距离为0.34nm,每10个碱基对旋转一圈,碱基对之间的螺距为3.4nm。(4)在双螺旋的表面分别形成大沟和小沟(5)两条链借助碱基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牢固结合,维持DNA结构的稳定性。论4、比较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病毒基因组之间的异同。病毒基因组的特点:1)种类单一;2)单倍体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在病毒中只出现一次;3)形式多样;4)大小不一;5)基因重叠;6)动物/细菌病毒与

4、真核/原核基因相似:有内含子结构;7)具有不规则的结构基因;8)基因编码区无间隔:通过宿主及病毒本身酶切;9)无帽状结构;10)结构基因没有翻译起始序列。原核基因组的特点:1)为换装双链DNA分子;2)只有一个复制起点;3)具有操纵子结构;4)绝大部分为单拷贝;5)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6)基因一般是连续的,无内含子;7)重复序列很少。真核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2)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3)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4)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5

5、)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6)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7)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8)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9)体细胞为双倍体,而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5、两个等长的DNA片段,一个GC含量为70%,一个GC含量为30%,哪个TM值高?为什么?影响DNA的Tm值因素:有DNA的均一性、GC含量、介质中的离子强度。在一定条件下,DNA的Tm值与GC含量之间有正比的关系,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所以含GC对多的DNA分子更稳定。GC含量为70%的Tm值较高。因为G-C对之间有3个氢键,而A-T对之间只有2个氢键。6、说说DNA损伤与DNA突变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6、。生物体内外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DNA损伤,生物体内的损伤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修复。DNA突变是核苷酸的序列改变的结果,包括由于DNA损伤和错配得不到修复而引起的突变。所以,能够修复的损伤不会导致突变,而损伤一旦不能修复,就会导致突变。突变不一定都是由损伤引起的。DNA损伤不一定引起突变,DNA损伤如果得不到修复就会引起突变。引起DNA损伤的因素都能引起突变。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存在哪些类型的转座子?转座机理有哪些?转座过程中,转座成分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从医个染色体转移到另一个染色体。转座元件是指那些可在DNA分子内或DNA分子间转移的DNA片段。原核生物的转座子包含四类:插

7、入序列、类转座因子、复合转座子和TnA转座子家族;真核生物的转座子主要是转座子和反转录转座子两类。转座子的转座机制分三种类型:复制型、非复制型、保守型。其共同的特点是要涉及靶位点的交错切割和修复性复制。反转录转座子是由RNA介导的模版转换来实现的。论8、转座有哪些遗传学效应? p671.引起插入突变、2.转座产生新的基因、3.转座发生回复突变或染色体畸变、4.造成同源序列整合 、5.增加新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1. What is replicon? How many origins and termini shall a replicon contain? 什么是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包含多少个

8、起点和终点?复制子是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一个复制子只含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也只有一个复制单位;真核生物的复制是从多位点开始的,即有多个复制子。对一个生物体基因组而言,复制起点是固定的,变现为固定的序列,并识别参与复制其实的特殊蛋白质。在复制叉相遇点两边各有两个终止区域,各含有多个位点,这些位点可结合专一性的终止蛋白,从而引起复制叉制动。终止也是在复制过程中的某个固定点。2.What is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由于DNA分子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上的剪辑:G,A只能与C,T相配对,因此,两条链是互补的,一条链上的核苷

9、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就是说,DNA分子的每一条链都含有合成它自己的互补链所需的全部信息。DNA复制的过程中,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通过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是完全相同的。3. Please list at least thre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bacterial DNA replication and eukaryotic DNA replication.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可以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的

10、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前,各个起点上的DNA不能再开始,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表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却可有多个复制叉。在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的数量和种类不一样*相同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合成;有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都需要DNA pol,等等。 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常位于染色体的一个特定部位,即只有一个起始点。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几个特定部位进行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 与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相比,真核生物 DNA的复制特点(即不同处)有: (1)真核生物中复制进行的速度约为50个核苷酸秒,仅为原核生物的110,但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

11、复制起始点有多个,因此可以从几个起始点上同时进行复制。 (2)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真核长约100-200个核苷酸,原核长约1000-2000个。 (3)其真生物DNA的复制有DNA聚合酶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参与,DNA聚合酶也有多种类型。其中DNA Pol及DNA Pol在细胞核内DNA的复制中起主要作用。DNAPol催化前导链及随从链的合成,PCNA参与其作用。 DNA Pol与引物酶共同催化引发链的合成。DNA Pol有35外切酶活性,因此有校正的功能。 DNA Pol 是线粒体中的复制酶。4. Please define the term “muta

12、tion”, and list the major types of DNA muta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henotypic effects. 什么是突变?列出DNA突变的主要类型和它们的响应的表型的影响。突变时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但不包括遗传重组。突变时可以传递给子细胞,甚至延续给后代,从而导致产生了突变细胞或个体。对于一个多细胞生物来说,如果突变仅发生在体细胞中,那么这种突变时不会传递给后代的。这种类型的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但若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那么这种突变就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在后代个体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产生同样的突变,

13、这种突变就叫做种系突变。由于遗传物质一般是DNA,突变会影响到DNA的化学或物理的构成,它的复制,表型功能或者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序列会发生改变,例如增加、减少或置换碱基,颠倒顺序或转移到新的位置上。突变可以发生在染色体或者基因水平。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叫做染色体畸变,也称为染色体突变。当染色体畸变涉及到基因组中染色体套数的改变称为基因组突变,即整倍数改变。发生在基因水平的突变称为基因突变,它涉及到基因的一个或多个序列的改变。包括一对或多对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由于DNA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基因突变称为点突变。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但也可以被某些诱变剂诱发。一些物理因素或化学试剂都能增加这种自发突

14、变的频率。而诱变剂处理所诱发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自然发生的突变时自发突变。这两种突变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突变表型显示出DNA改变所产生的后果,这是由于蛋白功能改变的结果。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成癌症。突变的类型从突变的表型划分,有:形态突变:突变影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化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致死突变:突变影响生物个体的生活力,分为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条件致死突变:在某些条件下致死,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成活的突

15、变。5. Please define the term “DNA lesion”. Please list the three types of DNA lesions and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mutagens cause these lesions. 什么是DNA损伤?请列出DNA损伤的三种类型和化学、物理诱变剂引起的损伤。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三种类型:自发性的损伤:脱氨作用、脱嘌呤作用、脱嘧啶作用、氧化损伤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1)紫外线: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嘧啶以共价键连成二聚体;还能引起DNA链断裂。

16、2)电离辐射引起的损伤: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途径。对DNA的损伤:碱基变化、脱氧核糖变化、DNA链断裂、交联。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1)烷化剂:当烷化剂与DNA作用时,可以将烷基加到核酸的碱基上。碱基烷基化、碱基脱落、断链、交联。2)碱基类似物、修饰剂:是一类结构与碱基相似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当它们进入细胞后,便能替代正常的碱基而掺入到DNA链中,干扰DNA的正常合成。常见的有5-溴尿嘧啶和2-氨基嘌呤。改变碱基序列。6. Will all the DNA lesions result in mutations? Why and How? 所有的DNA损伤都会导致突变吗?为什么?如果导致突变,那又

17、是如何导致的。不一定。因为DNA损伤不一定引起突变,DNA损伤如果得不到修复就会引起突变。引起DNA损伤的因素都能引起DNA突变。7. What are the three main DNA recombination technologies that the cells can apply to change their genetic materials?细胞改变它们的遗传物质主要通过哪三种重组技术?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DNA序列之间 (生物学作用:1.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2.在真核生物中,保证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3.有助于DNA损伤的修复)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在两个DNA分

18、子的特异位点上。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部分。在重组过程中,不仅需要同源序列,同时需要有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参与催化过程。转座重组:发生在序列埠相同的DNA分子间,依赖于DNA的复制过程完成重组,不依赖于DNA序列的同源性。9. Suppose that you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mutations in E. coli genome. What would happen in cells if you use low dose of UV light? How about high dose? How about using base anolog 5-BrU

19、? What kinds of mutations are you expected with each of the above mutagenesis? 假设你想引入大肠杆菌突变基因,如果使用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细胞会怎么样?高剂量的呢?使用碱基类似物又会对细胞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将会选择上述哪一种突变呢?低剂量会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 造成DNA变性; 高剂量会中断复制跟转录 ;用碱基类似物会导致错配 能替代正常的碱基而掺入到DNA链中,干扰DNA的正常合成1、请叙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同: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4种NTP为底物,经过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以53方向合成

20、RNA,都不需要引物。异:1)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合成所有的RNA,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分别转录rRNA、mRNA、tRNA和snRNA。2)原核生物不同启动子间有相当大的同源性,真核生物各种不同启动子间的差异很大。3)原核生物聚合酶直接同启动子结合,不需要另外的蛋白成分,真核生物聚合酶通过同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进行转录的调控。4)原核生物没有增强子,真核生物有增强子序列对转录进行调控。5)原核生物启动子一般位于结构基因之前,真核生物聚合酶的启动子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之中。2、请叙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的异同。两者的rRNA、mRNA和tRNA的转录前体都哎哟经

21、过一系列加工才能成为有活性的分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rRNA和tRNA前体的加工有些相似,都需要首先从多基因转录前体分子上切割下来然后进行相应的修饰,真核生物不同于原核生物的是还需要把内含子序列剪切掉。 但对于mRNA的加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存在巨大差异。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不需要进行加工就可以进行翻译,只有少数多顺反子的mRNA需通过核酸内切酶切成较小的单位,然后再进行翻译。而真核生物的mRNA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才能成熟,主要包括:5端形成帽子结构,3端加上poly(A)尾巴,内含子序列的切除,RNA分子内部少量碱基的甲基化。3、请叙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的异同。 (1)核糖体不同

22、,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70s(3050),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80s(4060)(2)起始因子的不同: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需要IF1、IF2、IF3三个起始因子的参与,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需要起始因子很多,有9种。(3)起始氨酰tRNA不同:原核生物翻译起始氨酰tRNA为fMettRNA fMet,起始密码子有AUG、GUG,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有SD序列;而真核生物的起始氨酰tRNA为MettRNA fMet,起始密码子是AUG,mRNA为单顺反子,其5-帽子结构与起始因子的识别有关,且5端无SD序列。(4)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中,30S小亚基先与mRNA模版结合,再与fMettRNA fM

23、et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真核生物中40S小亚基先与MettRNA fMet结合,再与mRNA模版结合,最后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80S起始复合物。(5)原核生物翻译起始需要GTP提供能量,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需要ATP提供能量。(6)肽链的延伸过程中所需延伸因子不同。(7)终止因子:真核生物只有一种终止因子 RF;原核生物有三种:RF1,2,3(8)真核生物翻译与转录不偶联,在不同场所和时间进行,而原核生物翻译与转录可同时进行。4、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有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1)在不依赖因子的的终止子中,转录的终止依靠终止子本身的结构使转录终止,其在结构上有两个特征:形成发夹结构,发

24、夹结构末端有一串腺嘌呤(2)依赖因子的终止子序列可形成发夹结构,但不太稳定,其后也缺少一串腺嘌呤,尚需借助Rho蛋白的帮助促使转录终止。5、反式作用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有哪些?反式作用因子是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真核生物反式作用因子通常属于转录因子。转录因子的结构:反式作用因子至少含有三个功能域,即DNA结合功能域、转录活性功能域和其他转录因子结合功能域。DNA结合域:1.螺旋-转折-螺旋(HTH) 2.锌指结构 3.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 4.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 5.同源域6、反式作用因子的DNA激活结构域有哪些?1.带有负电荷的螺旋结构 2.富含谷氨酰胺的结构

25、 3.富含脯氨酸的结构7、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有哪些方面?1)除去起始的甲酰甲硫氨酸(或Met)或随后几个残基;2)切除分泌蛋白或膜蛋白N-末端的信号序列;3)形成分子内的二硫键,以固定折叠构象;4)肽链断裂或切除部分太短;5)末端或内部某些氨基酸的修饰,如甲基化、羟基化、磷酸化、甲酰化等;6)加上糖基(糖蛋白)、脂类分子(脂蛋白)或配基(复杂蛋白);7)多肽链在酶和分子伴侣帮助下进行折叠,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并正确定位。1、 Please briefly describe how E. coli regulates the LacZYA RNA synthesis in order to us

26、es lactose as carbon source when there is no glucose present. 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的控制区包括调节基因、起启动基因(其CRP结合位点位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上游)和操纵基因;其信息区由半乳糖苷基因(lacZ),通透酶基因(lacY)和乙酰化酶基因(lacA)串联在一起构成。当培养基中乳糖浓度升高而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促使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分离;另一番方面,细胞中cAMP浓度升高,cAMP与CRP结合并使之激活,CRP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促使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基因转录激活。2、Please descri

27、be the difference among RNA Pol I, Pol II and Pol III-directed eukaryotic RNA transcription . 酶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相对活性 对鹅膏覃碱的敏感性Pol 核仁 28S,18S,5.8S rRNA 50-70% 不敏感Pol 核质 hnRNA,Mrna,某些snRNA 20-40% 敏感Pol 核质 tRNA,5SrRNA,某些snRNA 约10% 存在物种特异性3、Discuss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regulation of prokaryotic and eukar

28、yotic transcription.试论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不同点原核生物: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结构、表达和调控的基本形式。一个操纵子,包括一个上游的调控区和一个以上的结构基因组成。调控区包含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两部分,该区控制连锁在一起的多个基因的转录。操纵子把生物活性相关的基因组织在一起,一开俱开,一关俱关,同时保持基因产物在比例上大体相当甚至是精确的比例。由特殊代谢物调节的基因活性主要有可诱导和可阻遏两大类。真核生物:转录调控通过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控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处于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

29、,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应答元件等。它们在序列上时保守的。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类与多种顺式调控元件结合的蛋白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正、可负。4、How would the transcription from Lac operon change if E. coli is living in media containing both glucose and lactose?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glucose is used up? 如果大肠杆菌生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环境中,乳糖操纵子的转录会如何变化,如果葡萄糖用完了又会怎么样?在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的

30、条件下,大肠杆菌只利用葡萄糖。虽然乳糖操纵子处于打开状态,基因能够表达。但是,葡萄糖能够抑制cAMP环化酶的活性,所以葡萄糖的存在,使细胞中cAMP含量降低,结果CAP蛋白无法与cAMP结合形成复合物,即无法起到正调控的作用,基因转录受到影响。当葡萄糖缺乏时,cAMP水平升高,cAMP与CAP结合成复合物结合在DNA的启动子区域(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上游),提高了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效率,使lac操纵子达到高水平的转录活性。5、How does the Lac operon work?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lacZ、lacY、lacA三个结构基

31、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通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调节基因I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别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3)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别构,cAMP-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

32、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4)协调控制:乳糖操纵子中的调节基因I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6、How would the gene expression be changed when E. coli cells are transferred from 37 to 42 ? 细胞基因特异性表达是细胞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且转绿水平的调控是重要一环,在转录水平调控中,一种方式就是因子的表达和大量使用。E. coli从3742 ,因

33、子表达发生变化,细胞大量表达32,而32与识别启动子序列不同,因而RNA聚合酶选择转录的基因的发生变化,主要是大约17种蛋白被称为热激蛋白。PCR原理类似于DNA的变性和复性过程,即在高温(93-95)下,待扩增的靶DNA双链受热变性成为两条单链DNA模板;而后在低温(3765)情况下,两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互补的单链DNA模板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Taq酶的最适温度(72)下,以引物3端为合成的起点,以单核苷酸为原料,沿模板以53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这样,每一双链的DNA模板,经过一次解链、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的热循环后就成了两条双链DNA分子。如此反复进行,每一次循环所产生的DN

34、A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每一次循环都使两条人工合成的引物间的DNA特异区拷贝数扩增一倍,PCR产物得以2n的批数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因扩增109倍以上,实际上一般可达106107倍。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链分子碱基对的氢键断裂,疏水作用被破坏,双 链螺旋或发夹结构被拆开,有规则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形成单链分子,称为核酸的变性。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单链重新结合,形成双链的过程称为复性。在热变性后,当温度缓慢冷却至比Tm值低20-30时,变性的单链DNA即可恢复双链螺旋结构,这样的复性又称为退火。分子杂交种类

35、1. 按其分子种类划分 1) DNA杂交探针为DNA或RNA 2) RNA杂交探针为DNA或cDNA 3) 蛋白质免疫分析探针为抗体2.按样品制备过程划分 1) 原位杂交2) 斑点杂交3) 转移杂交或印迹杂交4) 夹心杂交法1)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 原位菌落杂交 ii. 原位噬菌斑杂交 iii. 原位细胞杂交原位裂解细胞,不需要分离DNA,RNA或蛋白质样品,可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常用于目的基因的筛选或某类细胞中是否存在某一特定的DNA序列。原位杂交的步骤: 印记杂交的步骤: 取材 DNA或RNA 组织、细胞固定 电泳分离核酸片段 预杂交 转移至固相支持物

36、(印迹技术) 杂交 杂交 放射自显影或免疫酶法显色 洗去未杂交探针 观察结果 杂交信号检测2)斑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先分离DNA,RNA或蛋白质,然后将样品液直接点在固体基质上进行杂交,不能测定分子量大小。3)转移杂交或印迹杂交(blotting hybridization) 先纯化样品,然后使不同大小的分子在凝胶上分离,转移到固体基质上,与探针杂交。该法可检测出感兴趣分子的分子量。用于转移的方法有: i. 扩散法 ii. 毛细管法 iii. 电泳转移法 iv. 真空转移法4) 夹心杂交法(sandwich hybridization) 它利用两种探针与待测DNA结合,先将不带标记的探针固定在基质上,然后用待测样品与之杂交,洗去非特异性结合后,再与第二种带标记的探针杂交。这种方法可用于粗制DNA样品,可检测出0.2ng的DNA样品。分子杂交的一般程序1) DNA和RNA的杂交 制备DNA或RNA样品与固定基质结合80真空固定预杂交加入标记探针杂交洗涤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反应。2)蛋白质的免疫分析 制备DNA或RNA样品与固定基质结合常温空气中固定封闭剂封闭 一抗反应洗涤二抗-酶偶联物反应洗涤显色反应(EIA)或 一抗放射标记物洗涤放射自显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