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77056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备课主讲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59页“时、分、秒”。教材解读: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介绍的,根据本单元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时分秒的知识。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实践、猜测、汇报交流等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在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利用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情境和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来引出“秒”,利用计算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和学

2、生的作息时间、商场开门、关门时间、火车晚点等素材来计算一段时间,让学生调查50米跑步花的时间,通过这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来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一数1分钟有多长,等等。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让学生了解地球1秒钟运行的路程、自行车1秒行进的路程、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了解一

3、些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联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来认识、计算时间。课标要求:时间单位“秒”的认识;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和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并会相应的计算。(2)生成生活中秒的感性体验和观念。教学重难点:1、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册学生已认识了整时和半时,并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这个单位进率。教学准备:1、钟表面。2、“时分秒”PPT课件。3、每生准备一个手表。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利用主题图中新年

4、联欢晚会的倒计时情境和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来引出“秒”,利用计算上学路上花费时间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商场开门、关门时间、火车晚点等素材来计算一段时间,让学生调查50米跑步花的时间,通过这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来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如可以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转动和分针转动的关系,数一数1分钟有多长,等等。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如让学生了解地球1秒钟运行的路程、自行车1秒行进的路程、1分钟脉搏跳多少下,了解一些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联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来认识、计算时间。课时安排:课时划分:本单元共课时,第一课时,教材60-61页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材62页例1和例2时间的计算;第三课时,教材67页的填一填,说一说。问题研讨:“怎样帮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近率是60,而不是常用的近率10或100?”1、让学生经历时分秒的初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都是有关时、分的知识。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钟面图上用色块显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意思,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知识。形成1时、1分的观念必须

6、体验它们的长短。“想想做做”编排了许多体验1分的活动,有1分钟脉搏大约跳动的次数、大约做眼保健操的节数、跳绳的下数,还有1分钟能完成口算的题数等。这些活动要在课堂里逐一落实。可由教师掌握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专心地数数,并通过在括号里填这些数量,反思1分钟能做些什么。这样,他们对1分钟有多长就会有切身感受,这就是1分时间的初步观念。2、1小时比较长,在一节课上无法直接体验。为此,教材设计了两条体验1小时的途径:是利用时、分的进率,从对1分的感受联想60分会有多长,体验1小时有多长;另一条是“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加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再加上若干分钟正好是1小时来体验。关于时、分间的进率

7、,要通过拨钟让学生发现。教材的安排是拨分针,让分针走60个小格,看时针同时走了几大格。通过分针走60小格(即60分),时针刚好走1大格(1时),推理得到1时=60分。3、时间单位的进率是比较特殊的,学生往往习惯了十进制的换算方法,很容易在换算时不理解方法由来及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而出错。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多体会,切实做到灵活自如的应用。此外,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1分=60秒,1时=60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4、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学过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

8、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的关系。练习设计:1、 在()里填上时间单位。数学课上了40( )。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 课间休息10( )。 小明吃饭用了20( )。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爸爸每天工作约8( )。 王艳跑50米用了10( )。2、时间长短的体验与巩固:(1)、学校秋游,8:00出发,9:10到达,路上用了( )时( )分。(2)、上午8:00开始下雨,下了4个小时,( )时雨才停止3、拓展思维训练:(1)、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5秒,小锋用了13秒,东东用了12秒。他们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小花猫从一楼到二楼用了1分钟,按这样的速度,它上到六楼共要多少时间?(3)、锯一根木头,每锯一段要用8分钟,锯成5段要用多少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