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82889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教科版科学四下课程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3个部分:(1)体验静电现象。通过一些小游戏和交流,让学生能感受到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是随处可见的。(2)研究不一样的电荷。这是引导学生从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并与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3)让电荷流动起来。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 以上三个活动的结构属于线型结构,是递进关系。它在本单元的地位是让学生从对静电的元认知到对电的本质的一个初

2、步认识,为后面几课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对静电现象,学生并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历过,可能学生也能说出静电这样的科学语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探究,特别对正负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对电流的概念也是 教学思路:一、以小魔术引入,利用学生周边材料和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做一做,体验静电。再通过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辅以图片补充,让学生感受静电现象无处不在,存在于任何物质中。二、通过问题“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受不到物体带电呢?”引到第二个活动,通过动画讲解,学生举例解释,板书小结,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认识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并让学生与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三、通过让学生“用带电吸管点亮小灯泡”的情境创设,引到“带静电的物体,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再到电流、电路。四、通过将掉下的轻小物体捡干净应用到静电,再到更小的粉尘的收集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逻辑推理,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

4、释。难点:认识正负电荷,通过实验解释电荷之间的吸引和排斥关系。三、教学准备分组材料:1.尺子和水笔(学生带)、塑料梳子、吸管2、塑料袋2、布2、碎纸屑与小盒子、盘子。2.吹塑纸4条,一端涂色,2条红,2条蓝;珠针2枚,记录表1份。教师材料:魔术用(吸管)、泡沫板板书、实验材料、课件、纸带绳、简单电路材料。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一、体验静电现象1、科学小魔术引入。(1)这是(刘谦),老师跟大家一样特别喜欢看魔术。我这里有一根魔力吸管,它能自动贴在黑板上。你不信,来试试?(请一学生做)如果老师成功了,那就来点掌声怎样?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2)吸管真的有魔力吗? 你能让吸管产生这样的魔力吗

5、?(3)这个魔力就是静电现象。你能让泡沫板书也带上静电这个魔力,贴在黑板上吗? 问:他用什么方法使泡沫板书产生静电的?2、科学小实验体验静电现象。你们想不想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静电现象呢?(1)出示材料,大家还可以用衣服、头发、桌椅等物品制造静电现象。(2)那用什么方法检验物体是否带上静电了?演示:用吸引轻小物体的方法来检验。如果能吸引小纸屑就证明它带电了,还有什么不明白吗?(3)学生领取材料,活动(4)交流:(汇报要求:你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3、说说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在我们身边是非常常见的,你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还见过或亲自感受过哪些静电现象呢?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说出“麻、吸引轻

6、小物体、发光、嗒嗒响”都是静电现象) 老师补充:(出示课件) 4、小结: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二、不一样的电荷1、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吸管刚开始不显示电,摩擦后显示带电了呢?(看学生反应) 一起来看视频,看了之后请大家解释这个问题。(2)观看视频: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3)请两个学生来解释:吸管和梳子。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1)物体摩擦后会带上正电或负电,两个带电的物体相互靠近有几种情况?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2)实验介绍:将一个吸管中心穿过珠针,与带橡皮头的铅笔安装

7、成实验装置,保证吸管能自由转动。实验1:用塑料袋摩擦两条吹塑泡沫红色一端,带正电荷。摩擦处相互靠近,出现什么现象。实验2:用棉布摩擦两条吹塑泡沫蓝色一端,带负电荷,摩擦处相互靠近,出现什么现象?实验3:分别用布和塑料纸摩擦过的两条吹塑泡沫一蓝一红两端,互相靠近时,出现什么现象?(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交流(4)小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这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物体也有类似的现象?(5)解释:梳子梳过干燥的头发后,靠近头发,发现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这是为什么?(不同电荷)塑料纸绳一放手,这是为什么?(同种电荷)三、让电荷流动起来1、(黑板上)魔力吸管怎么不见了?(带静电的物体,电

8、荷不能持续流动。)我这里有个小灯泡,你能用带电的吸管让它发亮吗?(请一个学生上台摩擦吸管靠近小灯泡)为什么点不亮呢? 2、讲解:带静电的物体,电荷不能持续流动。要让小灯泡发亮,必须要让电荷能持续的流动起来。这就需要什么?一个动力,它就是电源(贴在黑板上演示),同时还要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小灯泡就亮起来了。瞧(动画出示),电荷就能持久的流动了。我们把这个就叫做电流的通路,就是电路。3、家里的用电器要正常工作,就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 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正常工作的。应用与延伸1、用今天学过的方法把桌上、地上的碎纸屑收拾干净。看哪一桌最干净。2、黑板上还有比碎纸屑更轻更小的物体,那就是粉尘,它有很大的危害。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发明一种物品,及时的将粉尘收集起来吗?去试试。3、静电在生活中有哪些危害?又有什么好处?请大家平时多去关注。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不显示电 + 显示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 +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实验记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 )组吹塑泡沫红色一端,用塑料袋摩擦,带正电荷。吹塑泡沫蓝色一端,用棉布摩擦,带负电荷。电荷现象结论 实验记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 )组吹塑泡沫红色一端,用塑料袋摩擦,带正电荷。吹塑泡沫蓝色一端,用棉布摩擦,带负电荷。电荷现象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