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教案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91734 上传时间:2021-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两首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经》两首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教案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分析诗经艺术表现手法在关雎和蒹葭二诗中的具体应用;2、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纯洁、真挚、健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诵读,体会古典诗文诵读的技巧; 2、了解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法:分组自学、讨论,通过充分的吟咏,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关雎。一、导入:从我国悠久的文化入题,引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二、新授:(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

2、,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二)学习关雎。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方法。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4、老师点拨: 第一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起兴),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 情。 第三章重叠“

3、悠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四、五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写思极之幻。“左右采之”、“左右 之”抒写在他苦思冥想、神思飞跃的时候,姑娘优美的身影,水边美好的一瞥,一再重现眼前。“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是神思飞跃时的幻境。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四)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蒹葭。一、复习导入:1、 比、兴手法在关雎的运用;2、 学生背诵关雎。二、新授:1、学生自由朗读诗文,体会诗歌意境。2、教师点拨:时令:深秋。 地点:水边。 人物:青年。 景物

4、:拂晓,露浓霜重,河岸边的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在秋风飘摇不定。 行动:青年思念着心中的人儿,来到河边,透过薄雾和芦苇丛,凝视着“伊人”所在的河对岸,可是心爱的人儿却可望而不可即,心中涌起淡淡的惆怅。青年并没有就此罢休,决心追求“伊人”,但无论是逆水而上,还是顺流而下,“伊人”总是无法靠近,宛如水中月、雾中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 情景交融:三章写出了景物的细微变化,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景,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心境,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归纳写作技巧:1、四言、重章、重言的运用: 诗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四字

5、句节奏鲜明而略嫌短促,而重章、重言读起来又显得回环反复,节奏舒卷徐缓,二者互为补充,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具有很好的效果。本诗运用重章,细致地表现时空转换和情感的发展。寓变化于单纯,托繁复于简约,写出了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多层次和多角度,从而细腻地展现可主人公感情流程和变化。 2、赋、比、兴的圆熟运用: 本诗是起兴后以赋法叙写。河岸边芦苇上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的感情。三章的起兴不尽相同,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化,不仅勾画出三幅不同的图景,而且烘托出诗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思念“伊人” 的心绪。在铺叙中,诗人执着的追求、企慕思见的情状,跃然纸上。 四、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五、布置作业:1、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2、试分析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 3、尝试在分析重章对诗歌表达情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附: 板书苍苍 为霜 在水一方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凄凄 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 采采 未已 在水之涘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