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2799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县“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大讨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占主导地位的是选择的教育观,即从教育对象中挑选一定社会、一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而把多数人置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这种选择的教育观在今天的中国,仍根深蒂固地表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另外,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还存在着一种实际上起指导作用的教育观,这就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这种教育观的反映。这种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非功利性。毋庸置疑,教育具有功利性,而且这种功利性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明显。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教育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在增强人

2、的体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的道德、理想、信念,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的提出正是对重应试的选择教育观和重实用的功利教育观的扬弃,是以发展的教育观取代选择教育观和功利教育观的一场变革。这种发展的教育观,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它不是以目前的升学或就业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这种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育,也不是平均主义、“一刀切”式的教育;这种发展的教育观,强调个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调动,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而不是压抑这种能力;这种

3、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这种发展的教育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教育者的努力是实施的关键和保证。 (一)教育者要在教育思想上实现5个转变 。1要转变过去那种过份强调教育的社会、经济、政治功能而忽视其育人功能的观念。 2要转变基础教育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片面观念。 3要转变惟升学者是人才、惟升学者能成才的观念,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的人才观。 4要转变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 5要转变只对少数学生负责

4、,只对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确立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的施教观。 (二)要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改革。要真正做到不仅注重教学的效果,也注重教学的过程;不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重视单科的教学目标,也注重跨学科的目标;不仅重视统一要求,也重视因材施教;不仅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也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统一;不仅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品德的陶冶;等等。 课程结构必须科学化。要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统编教材与本土教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新课程体系。要探索启发式、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5、以往的教育过于保守,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数是适应性的,学生在现行环境下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时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三)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的内容很复杂,决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阐述的。本文只强调一点,即:要改变过去那种比较简单的“好学生”与“差学生”的观念,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真正确保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四)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思想稳定的教师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今天教师队伍中师资储备由于各种原因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