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3033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王志强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我认真地学习了新课标内容,钻研新教材内容、教法,参加了众多的培训,自己也带了两个班的物理,深感教学能力的不足和压力。新课程在教材内容、教法等方面有所变化,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不断创造。在这三年多的探索和学习中本人就所发现的问题谈点体会、看法,与各位老师探讨。1、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突出,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

2、把知识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阶段初中物理课改已基本成熟,而高中物理则刚进入新课程学习,由于教材、能力要求、课时、学习方式、考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初高中物理的台阶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学生因无法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而影响高中学习的情绪,甚至无奈地放弃理科选择文科。另外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如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数、向量等知识等数学知识,高一开始学物理时就要用到,但这些知识点在数学上安排滞后,也对学生学习物理造成了困难。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数学与物理教学进度不一致问题,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

3、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2、课堂容量大探究活动多。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容量大,教师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很多结论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明而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又由于传统教学形成的惯性,总觉得对原来存在于物理体系中、而现在没有出现在新教材模块中的内容不放心,不舍得放弃而导致教学进度比计划的要慢;再加上新教材增添了大量学生探究实验,跟据新教材的意图有很多时候我们的物理课最好是搬到物理实验室去进行。实验一多,老师教学内容如何完成,准备器材也加大了老师和管理员的工作量;同时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教材中增添的内

4、容更加重视,使得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而觉得物理太难,而不愿意学习物理。以至虽然学习理科,但其实是放弃对物理的学习。3、多媒体应用太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教学课堂,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它可以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化静为动,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有关物体运动、物体结构,传统教学因为缺乏直观性,很难演示,而使用计算机展示教师精心制作的带动画的课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让一些教学工作者认为物理教学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候到来,所以许多老师把应该板书的部分全部换成了多媒体,使原本的讲解变成了计算机的播放,教师只需点点鼠标,

5、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殊不知这就导致整节课就像看电影一样,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受制于计算机,计算机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机灌”现象。我认为,黑板有黑板的好处,它能让重要的内容至少保留一节课时间,学生不易遗忘。多媒体有多媒体的好处,它可以展示不易在黑板上展示的立体图形以及动画模型等。但不管是多现代的教学工具,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其实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对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容加以精选,必须根据教学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必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都用计算机,什么教学环节都用计算机,教学中能用黑板就能生动讲清楚的问

6、题,不要去搬弄计算机,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新的教科书中对教学设备配备的要求较高。一些设备不到位,如光电门,DIS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等我们学校没有,再加上学生的实验素质不是很高,对仪器的保护意识不够,很多器材已经损坏,使学生实验根本就达不到教材要求。有许多知识要求学生自行上网查阅,难道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到网吧上网吗?学生不到网吧上网,特别是住校生,在哪儿上网呢?5、物理课改教材与现有教辅用书的不匹配问题由于进行物理新课改的时间不长,所以还没有与物理课改教材相配套的教辅材料,现有的教辅资料与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脱节,同时不同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同,

7、所选编的学习、复习资料带有很大的惯性思维,于是会引起上课的内容与学生要求完成的作业不匹配。,教辅中出现的练习难度比教材中的难度大许多,有些内容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但教辅中练习出现不少,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取舍。致使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加重。6、在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遇到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注重量化评价,各阶段性考试或终结性考试可一锤定音,新课改虽然也进行量化评价,但更注重质性评价,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与能力,更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位一体的目标导向。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完全和课改前的评价方式相同没有任何改变,虽然填写了一个学期阶段性评价表,但那完全是由班主任操作,任课老师根本就不

8、愿参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每年全国考生有数百万之多,学生要考上大学就必须成绩分数要高。正是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学校的老师都形成了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异程度,也会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做大量习题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大大脱离了学生结合实际、实践出真理的原则。对此,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中国教育是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的!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作为处于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师,我们今后应尝试在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方法观、评价观等方面进行改进,运用各种措施、手段使物理新课程改革能落到实处。教师要打破对学生的评价唯分数论的束缚,提倡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档案、笔试、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等多方面的表现客观、公正地综合评定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的水平,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新一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