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03788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令人感动。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本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深厚的父子之情。【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四年级曾接触过有关人间真爱的文章,如:妈妈的账单、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卡罗纳等,对理解母爱、友爱已有一定的基础,但

2、是,从未接触过有关父爱的文章。同时,在感受爱的时候,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从内心感悟。阅读的过程中,未能透过文字,真正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朗读时不能有感而发。对此,学生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景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习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集体研读的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4、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

3、想象与联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5、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应人物思想品质及父爱的伟大的表达方法。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反应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父亲的语言、外貌、动作)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父亲的坚定不移的品质。 4、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在

4、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爸爸是怎样疼爱你的?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是呀,平常日子里,父母的爱陪伴我们幸福地成长;大灾大难的非常日子里,父母的爱是我们的生命支柱。课件播放视频:在美国的一次地震中,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那是爱的传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齐读课题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1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是一对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难读的地方)板书: 了不起2、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这对父与子了不起呢?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

5、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3.检查词语(课件出示)洛杉矶 阿曼达 瓦砾 昔日 开辟 废墟 爆炸 疾步疾:病,身体不适 快,迅速疾病( ) 疾步( )混 (hn) 乱 (hn) 球儿 颤 (chn ) 抖 寒 (zhn) 三、聚焦父亲,品读感悟(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师过渡:孩子们,这对父子是如此的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去感受人间的父子真爱吧!1.这些词语大家已经掌握了,放在课文中相信你一样能够读准确,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

6、文中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悟。可以在你画的句子旁边写写你的心情或想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有自我思考的空间,并在思考的同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教授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默读,老师巡视。2.交流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再一次在默读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父亲的了不起,现在,谁来说一说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学生预设: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冲”字,体现了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动作描写(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7、,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学生预设:父亲看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语言描写(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学生预设:想起这句话,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个人读,评议,齐读)(4)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

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问道:“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学生预设:父亲没失常,他只是爱的超乎寻常。他比一般的父母爱得更深切,更理性,更伟大) 语言描写让我们深入地感悟到父亲的坚定不移和信守承诺,这样的父亲真的很了不起。同学们,让我们师生合作朗读,来深切地感悟父爱的伟大吧!师读父亲的话语,同学们读好心人的话语,消防队长的话语,警察的话语。(师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读旁白、父亲、救火队长、警察的语言,走进文本,深入感悟父亲不顾别人的阻挡,宁愿牺牲自己,还坚持救儿子的了不起)(5)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

9、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请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挖想象画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连续的将近40小时,父亲会是怎样挖掘,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挖掘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学生预设:他不吃不喝,不休不眠,靠着自己的血肉之躯,挖着废墟,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钢筋裸露的混凝土,挪走倒塌的柱子,手指抠破了,血肉模糊,他没有停止;衣服划了长长的口子,他没有停止;眼睛肿着、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废墟中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父亲根本不顾。)C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

10、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父亲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段话不是直接写38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 爱 坚定不移(学生预设:这样写,表现出父亲救儿子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指导朗读:为救儿子弃一切于不顾,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令每个人感动呢?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读体会父爱的伟大吧!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男生读)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女生读)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齐读)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了一座大山,

11、这句话让父爱成为传奇,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生读:他挖了八小时(二)回顾总结老师过渡语: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了不起)师:刚才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抓关键语句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这种方法叫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发挥想象;换位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感悟课文的方法。借助重点语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四、巩固延伸.故事中感人至深的一幕幕,父亲的伟大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在现场,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美文推荐背影(朱自清)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父母的爱是阳光,给我们温暖;是雨露,给我们滋养;是我们一辈子的港湾。让我们用心去体会父母的爱,真诚去回报父母的爱。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父亲 救 儿子挖 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