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5210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改心得体会课改过程中教研员工作四侧重在 施基 教育 程改革的 程中,教研 作 将 程改革目 落 到学科教学和学科教研中去的重要人物, 面 多方面的新 、新要求、新挑 。 特 是在初始 段,面 充 期望的 和充 期待的教 , 多教研 都曾有 似的感受:任 千 万 , 出不 , 力有增无减, 事情越忙越多以致一些教研 很容易失去工作重心而成天忙于事 性的 付。 此,我 合自己 与体会, 程改革 程中教研 工作的四个 重点。第一,更新角色意 ,增 指 能力。在本区域 入 程改革之初,教研 与一 教 一 ,面 着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教学 价全方位的因 而 的新任 和新要求。 因此

2、,摒除固步自封的“ 家”心 ,确立与 俱 的“学 者”和“研究者”意 ,是教研 能否切 自身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研是要系 学 程改革的相关理 和其他地区的 践 ,切 体会 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任 ,及其在更新教与学的 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 价制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升自身的教研指 水平;另一方面,要“沉”入基 、“沉”入 、“沉”入教室,“蹲点式”参与学校的教研活 ,在与一 教 一同 践 程改革的 程中 、提 ,将 程改革理念、 程 准及其教学要求 化 教学 践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要 ,分析、研究其中可能出 的种种 与困 。只有 ,教研 才能 本区域课程改革的各项教科

3、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换句话说,教研员只有先做“学习者”和“研究者”,才能进而成为有效的“带头人”和“指导者”。第二,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实效。在课程改革形势下,教研员组织区域内的教科研活动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 评课模式上,应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和创新更有效的教研机制, 尤其是增强教研的科研色彩(科学地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使区域内的学科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研员和各个学校及其一线教师教学互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成果共享的平台。为此,我们建立了校、片、区三级联动的教研机制:校级教研组活动以各个学校原有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 (人数较少的教研组也可与邻近学

4、校的相同学科教研组合并活动),教研内容主要围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同时收集一些带有普遍性且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交片级教研组讨论。 片级教研组活动以中心校的学科教研组为依托, 以片区内各个学校的教研组长为基本成员, 主要围绕教研组提交的问题和上级教研部门安排的任务,以集体备课、片段教学、沙龙式评课议课、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教研活动,同时将片区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交区级教研组讨论。区级教研组活动区教研员牵头,由各片级的中心校的教(科)研组长和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组成, 主要围绕全区性的教研问题和上级教研部门的任务安排,进行多样化的研讨、磋商,同时汇集优

5、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后反思、教学论文、科研方案等成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为片、校级教研活动提供便利。由此形成的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联动的新型教研机制,为区域内教师“人人都学习”、“人人有专题”提供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制度保障,切实起到了“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作用。第三,规划学科发展,打造优秀团队。精心规划区域内的学科发展,使学科发展由“自发生成”变为“设计生成”,是教研员工作始终沿着既定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产生的必要保障。 教研员对本学科发展规划的设计要明确两条线路:一是学科发展的目标规划, 即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内学科发展

6、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学科发展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转变、优秀教师培养、学生素质提升、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的中长期目标, 以使本学科建设及其教师培养在本市、 本省乃至全国享有一定地位。 二是学科发展的措施规划, 主要涉及实现中长期目标的具体步骤与措施,例如: 如何改进教师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的合理梯队,加快名师培养的步伐。在制定和落实学科发展规划的过程中, 有一点特别要强调, 即要使本学科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本学科每一位教师发展的过程, 切忌将学科发展简单地视为“精英教师”打造活动,否则,不仅会伤害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会造成很多人为的矛盾和阻碍。因此,从打造优秀

7、团队的角度,在促使每一个教师都得到相应发展的基础上, 规划和实施学科发展,形成集思广益、 互助争先的氛围,是学科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第四,实践课程改革,创建教学特色。如何创建学科教学特色,一直是学校教研的重点问题,也是教研员工作的努力目标。因此,如何在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创建本学科的教学特色, 自然是教研员工作的侧重之一,也是衡量教研员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为此,我们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从六个方面实践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以往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 强调学科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以

8、往教学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学话题和案例。改变以往教学忽视“如何有利于学”的状况,强调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 表述学科教学内容, 并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方式来结构教学的过程。 改变以往教学教师一言堂的状况, 强调在学科教学中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使学生真正拥有对话的主动权, 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改变以往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科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 乐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以往教学评价注重结果、侧重甄别的状况,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这样,我们在积极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自然能逐步创建起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颜贻寿,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 361000;乔建中,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210097)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