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6100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认识》课例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角课例分析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角。二、教材简析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3通过画一画、认一认、

2、标一标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五、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六、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七、教法设计根据学生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引导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并在课前创设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了解角并且学会比较大小。八、学法设计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基本特征,学会比较大小。合作交流法: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诉合作人

3、员,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在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九、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作业纸。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这些常见图形,他们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剪刀、钟表、红领巾)。 你们看,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钟表表面上的指针夹成了一个这样的图形;少先队员戴的红领巾上也有这样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同学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二、组织活动,

4、探究新知1认识角。课件显示:钟面、剪刀、红领巾。谈话:看老师带来的这几件物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身上的角吧!在课件上把这些物体的其他局部隐去,留下角的轮廓。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表示的。 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画出角呢?(指名说) 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有什么感觉?(尖尖的、直直的) 设计意图:通过“看”、“找”的活动,体会角在面上,并借助课件协助同学体验角的笼统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2画一个角。谈话:我们能用自身灵巧的小手画一个角吗?(画角指名到讲台画角)老师是这样画的:先画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同学们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尖尖的

5、这点叫角的顶点,这条直直的线叫边。我们认识了角,谁能把角介绍给大家。角有()个顶点,()条边。谁能来用手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用手指顶点画边)当我们找到了角以后就要用“)”个符号标出来,为了记得更清楚,我们还要编一个号码。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指指三角板上的角吧?在我们教师中有许多这样的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数学乐园里也有许多这样的角,我们一起找找吧!(课件出示)3角的大小比较。 吴老师还会变魔术呢?同学们想不想学?(出示活动角变大变小) 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呢?你会变吗?一起变一变。从刚才变大、变小的魔术中你认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这叫张口。(板书角的大小和两

6、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张口越小角()。 现在同桌一组,以一个学生的角为固定角,另一学生做一个比他大的角和一个比他小的角。 哪一组愿意来讲台展示一下。交流比的方法。 ( 出示一个边较长的角)老师也想来比一比哈哈我的边比你长,我一定比你大。不信咱来比一比。(出示一个一样大的角再比比) 通过刚才的比较,你明白了什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系吗?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虽然你发现了角的很多秘密,但是要想和角成为好朋友,还要接受角的挑战,你有信心吗?好一起来接受挑战吧!(课件出示) 1、第一关火眼金睛我会看。 2、第二关我会找。 同学们,你们已经顺利的通过了角的考验。祝贺你和角成为好朋友。

7、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用你们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表示角,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合作,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课件出示)四、总结全课,安排作业谈话:同学们,认识了角以后,你学会了什么?我们发现了角的这么多秘密,为了帮小朋友们记住,老师编了一首儿歌,一起来学一学。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起来看。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今天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最后让我们一起用身上的角道别吧!再见!板书设计:认 识 角角的大小:1、 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2、 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同学自身动手,使同学的听觉、视觉、触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本节课设计的“找”、“摸”、“说”、的环节,协助同学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授课效果良好。 2、我在执教本课时,最大的问题在以下几点:1、导入节奏太快。2、时间没有把握好拖堂。3、没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局限于几个学生。4、课堂激励性语言单一。5、电子白板运用不熟练。今后我会在这几方面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