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定教”.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09588 上传时间:2021-04-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以学定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以学定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以学定教”.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新教改的基本理念是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相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应该这么做:一、尊重差异,彰显个性叶澜教授指出:差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于2008年9月12日在第四届高校名师奖颁奖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心就是热爱三尺讲台,关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育人,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让每个学生成功。”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出孔子的

2、“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贵贱愚贤的至理名言和陶行知的“爱满天下”、不分优劣差异的教育思想。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行为应以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尊重差异,采取有效的对策。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气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态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等,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建立自信,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二、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冲动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三、沟通心灵,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适应学生。”。教师应善于运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使得原本看上去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人性化。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在课堂内外多余学困生进行心灵沟通,在情感上取得她们的信任和喜欢。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疑问或是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通,让学困生发自内心的接受教师。另外要优化评价机制,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气质特征组织课堂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