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培训 (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16601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培训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通过培训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培训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培训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师如何帮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年代的久远,生活背景的不同,学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教学的进度,我们往往是生搬硬套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入学生的脑袋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感情,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时,都首先对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有一个了解。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从作者的个人性格,只有这样,才能从诗中的字里行间对诗中的感情有一定的了解。一个时

2、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二、加强朗读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此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三、品味语言“形象、生动、富有韵味”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语言的品味,首先体现在炼字上。炼字主要体现在选词、用句等方面,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运用方面的一大特色。在古代诗歌中,炼字,往往炼出“诗眼”来,或者一句诗,或者一个词。经过这样的精细的锤炼过程,“诗眼”就成为诗中最凝炼、最传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句,是理清诗歌情感的筋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前提,同时,起着提挈全文,统领整篇的关键的作用。通过品味古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修辞方法的句子。深入揣摩、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也可以算是古诗词作者情感鉴赏的一个窍门。透过这些字、句,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总之,我国古诗词中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要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就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古诗鉴赏中能真正读出自己的体会,领会作者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