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30099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事无巨细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养成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能根据需要独立地发展自我,消极被动多,缺少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差,待人处事不善于动脑筋,等待多于实践。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成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站在这个高度看班主任工作,要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一、让每个学生都感受班主任的一片爱心,从而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这就指出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育要成功就必须有爱,而教育失败也就恰恰是缺少了这个爱。班上有的学生身上的骄气、娇气都很突出,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老虎屁股摸不得,对此,采取的不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严厉训斥的简单作法,而是采取以心换心,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对屡次犯错误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讲清错误的原因及危害。我相信在老师火一般热情关心下,就是块顽石,终究也会熔化的。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爱得适度,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发挥出来。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发展

3、学生的主体性。1、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的骨干。因此,在主要干部的挑选上,注意学生的品学兼优,并且具有一定的号召能力、自控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凡事以身作是,处处为班,为同学着想。坚持与他们谈心,培养他们,树立威信,独当一面地大胆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班长张雅婷品学兼优,严于律已,主动协助班科任开展工作,对工作大胆认真负责,对班上后进生主动自觉地在午间和放学后为他们辅导或谈心。2、在为集体争光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班集体,有班级建设的共同目标,有强烈的

4、集体荣誉感。在班中,凡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同学都记录在班的光荣册上,形成“用自己的行为为集体争光荣,为集体抹黑可耻”的风气,激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集体活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等都踊跃参加,力争最好。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广泛的情趣、爱好,增长了技能,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现代教育中,不仅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用主人翁态度做好班的每一项工作。 班集体是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生活、成长的园地。每个同学都是班的主人,都要对我们的班集体负责。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工作就要抢着干。只要是班集体需要自己做的工作,就必须接受,不能说“不行”

5、,并要想方设法做好。每个同学都要在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同学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也只有在为班服务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独立判断能力,自理能力才会提高。学校举行的校运会、国庆音乐节,班召开的主题班会以及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都由同学们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去做,而且干得有声有色。 4、开展“双体互促”活动,提高竞争意识。本学期,我通过与学生学习制度,制定班规,结合学校的德育考核标准,以好带差,成立15个学习小组进行单元式的管理,对考核结果实行周周公布,月月总结,并评出“七之最”学习小组,即“品德之最”、“集体之最”、“公物之最”、“学习之最”、“文明之最”、“守法之最

6、”、“全班之最”等小组,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每次月考班任、班长、小组长都会根据成绩进行全面的总结,既肯定和表扬获得好成绩的同学,又鼓励落后的同学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习心行经验交流,让成绩全面的优生和个别学科成绩突出的同学介绍经验、方法,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定期召开“三类生”会议,根据成绩,要求学生重新调整学习目标,选择竞争对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激起学生继续进取的高度热情,强化学习和活动的动机,使后进跟先进,先进更先进。三、加强心理辅导,培

7、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指导学生掌握心理品质修养的方法,加强学生心理行为训练指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1、变自卑为自信。自信心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学生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就会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缺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进而会抑制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自卑心理在中下生中尤其突出。帮助他们战胜自多,树立自信心,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会全面地看待自己与他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优势和不足。其次制定改变自己不足的恰当的奋斗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以诚心待学生,要善于发展后进生的闪光点。学生的心理障碍一旦排除,他们被压抑的聪明和才智就会爆发出来。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诚恳、谦让、开朗、豁达大度、乐于助人,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在发生矛盾时,善解人意,心胸开阔,善于换位思考,就会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就会使自己与别人合不来,人际关系就紧张。转载列表: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