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30780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评析江都区三中 王勇一、试卷特色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紧扣教材,体现了“宽基础、重实践”的特色,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大能力考查,整份试卷充满“化学味”,学生普遍反映化学考试内容和平时复习的内容相差不大,以课本知识为主,难度平和。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的特点:1、结构稳定,局部有微调。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基本不变,试题总量为26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整体难度与往年中考相比略有所降低,易中难比例基本为7:2:1,其中单选题一如往年,115题全为基础题,第6题是出现了课本上的各种标志的识别,第10题考察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识记;多选题中基础题为16、17、

2、18题,分别以微观题、物质除杂和粗盐提纯,难度一般,19、20题难度中等,分别为溶解度曲线、技巧性计算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但题型和往年相比保持稳定。卷部分也以基础题为多,考查方式相对平和,学生得分率也较高;实验操作和工艺流程题题型稳定;实验探究题也力求平稳,但也不乏难度较大的试题,如25题(1)小题的第3空、26题的(3)小题第2空和(6)小题,学生得分率较低,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发生变化的是最后1小题,一改这几年的命题风格,单独考查了化学计算的格式和规范,此题无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还是用化学式计算或者用关系式法计算,都能反映出考生的化学计算能力,而这实际上恰恰是化学的精髓之一,前几

3、年有所忽视是不妥的。就这份试卷而言,既体现了“求稳求实”的原则,也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2、注重双基,重点考素养。试卷依据课标和教材,围绕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考查学生对重点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认识及理解,考查学生主要化学用语、基本化学实验和计算等技能的掌握程度。全卷基础知识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实验和有关的简单计算分值约占70%,不少题目是教材知识重组,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使基本功扎实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 如第13、18题考查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第4、5、7、11、21、23(4)、24(1)、(2)、25

4、(1)、(3)、26题等,考查了有关氧化物、人体微量元素概念、化学式、元素化合价、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和技能。3、联系实际,化学味道浓。试卷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化学试题的选材侧重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身边事物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不少试题的命题背景均为学生所熟知的,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触及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价值取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使这份

5、试卷有了很强的人文特征。本份试卷中与此相关的题目分值比例较高,如第1(以扬州建城2500周年为命题背景)、8(以碘缺乏疾病为命题背景)、9(以复合肥料为命题背景)、22(1)(以营养午餐为命题背景)、22(2)(以材料为命题背景)、23(以溶液和能源为命题背景)、25(以补钙剂为命题背景)、26(以菱锌矿制锌为命题背景)等题。试卷学科特色鲜明,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考查内容广泛,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实验步骤、试剂选择、仪器名称、原因目的分析、装置在实验中作用的分析到操作装置的优化等。凸显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手段,充分关注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探究,考察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6、问题能力,如13题、14题、17题、18题、24题、25题(2)、(3)、(4)以及26题。4、命题高明,区分效果好。整份试卷坚持以课标为依据,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所有的题目文字部分都很精简,没有过多的赘述,排版印刷也很清晰,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读题难度,第一眼学生就能接受这份试卷,不会产生恐惧感,便于学生敢去读,能够读,最终能读懂,也不会被大段的文字叙述“唬住”。避免因为题目叙述繁冗,对考生最终做出正确答案形成干扰,从而能使会的学生毫无疑问的写出正确答案,防止因为答非所问而出现失分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试卷的有效区分度。试卷强化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全面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例如:化学用

7、语、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分类等。试卷还对基本技能、学科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许多内容是教材知识或书后习题的重组或再现。考法灵活,一题多考点考查,如13题、14题、15题,每个选项就是一个小问题。24题将实验装置、仪器名称和化合价、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通过相关素材,有机合理的糅合到一起进行考查。此外还有25题、26题等也是如此,使得试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精炼的文字叙述,就能科学高效的区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总之,试卷既传承了以往扬州市中考试卷依照标准,整份试卷既具有诊断、激励、导向、评价、反馈和调控功能,又具有选拔的功效。总的来说,这份试卷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同

8、时又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选拔性考试的目标。二、试卷双项细目表题号知识点所属类别分值一级主题二级主题易中难1STSE问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22物质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23物质构成物质构成的奥秘微粒构成物质24氧化物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分类25元素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组成26STSE问题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环境27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组成的表示28化学与生活生产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物质与健康29复合肥料身边的化学物质常见的盐210金属活动性顺序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211化学式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组成的表示212物质

9、用途身边的化学物质常见单质和化合物213物质鉴别科学探究实验操作214化学实验现象科学探究基础的学生实验215物质组成与结构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组成的表示216化学反应的微观意义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217除杂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18粗盐提纯科学探究基础的学生实验219溶解度曲线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220化学式计算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组成的表示221化学用语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化学元素122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与健康723溶液与能源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溶液、能源53124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5325工艺流程科学探

10、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科学探究能力33326菱锌矿探究综合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834合计100702010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这份化学试卷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而不能死记硬背;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一线的教师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既能让学生学的轻松,同时又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建议做到如下几点:1、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中考试卷的基础题、中档题和

11、难题的权重约为7:2:1。中考试卷面向的是所有考生,试卷难度不会太大,并且基础题均占到总分的70%左右,试卷中考查“双基”内容的试题很多,尤其是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基础内容必须过关,但是不能一成不变,要让学生真正弄懂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这就对教学提出要求,要注意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有效理解、针对性训练等形式,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帮助学生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开展对必要且有效的“双基”训练,减少词不达意、随心所欲、主观臆造等错误的答题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低分率,提高及格率。2、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通过本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应该掌握的不只是“

12、双基”,还应注重分析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及有效阅读能力的提高。从本次中考看,学生的失分率主要集中在第25、26题,学生难以理解试题的探究意图和实验方法,造成不可避免的失分。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避免“纸上”探究、“笔尖”探究、“拿来主义”探究等形而上学的探究形式,不但要做全做齐教材上的探究实验,还要设置符合初中生思维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的探究新课题(请参考我区许多老师设计的雪碧饮料的探究、普通锌锰干电池的探究、豆腐的探究、鸡蛋的探究、竹节内气体成分的探究、面包的探究等),使学生参与其中,亲历亲为,真正融入探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3、,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观和实验观。因此一线教师要吃透新课程标准,把握命题主旋律,在教学中,不要为提高“效率”而简单地让学生记,让学生练,而应该设法唤醒、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各项能力。3、加强理论学习,活化师生行为。化学课堂应该改变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教学方式,转为进行“生活化”、“绿色化”、“人文化”的教学方式,活化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在化学课堂中要不间断地渗透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一个杯子里可以容纳多种颜色的液体”应该成为一线化学教师的职业追求。要恰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各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个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品质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