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31274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科学探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技术,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能力目标:能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和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教学设备:自制黑盒子及学生的文具盒、磁铁、台灯、灯泡?导入新课:一:(1)讲述关于科学探究真实的故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进行探究的。李明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学校有一只大的开水桶,冬天为了保温,在桶外裹上了一层棉被,尽管如此,早上灌的是开水,到了下午还是变得凉

2、凉的。一天早上,李明看见张迪用铝合金饭盒装开水时,滚烫的饭盒只垫了薄薄的一层泡沫塑料就不烫手了,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被给开水桶保温呢?(课件)提问学生:第一步是李明做什么?(可以提示)(发现或提出问题)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张迪。 李明认为,手觉得热,是因为手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隔着泡沫塑料拿热饭盒不烫手,说明泡沫塑料导热性能差。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包着开水桶,保温的效果按理说就会好些。张迪随手摸了一下热水桶上的棉被,暖乎乎的,热量通过棉被传出来了。张迪想,李明可能是对的,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可能会比棉被好。(课件)提问学生:第二步李明做什么?(建立或提出假设)李明告诉张迪,如果用这两种

3、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便可以得出这两种材料保温性能好坏的结论。“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水温变化,如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水温是否一样高。”张迪说。“是的,”李明强调:“还需注意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等等。” (课件)提问学生:第三步李明做什么?(设计实验方案)他们决定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两种保温材料包好,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 按照这个实验操作,李明和张迪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t/min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807264595551504

4、13734302624222120T2/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课件)提问学生:第四步李明做什么(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检验假设和收集证据)看看李明和张迪还应该做些什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解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判断的?( 20)分析表格,我们可以得出那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为什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1组(泡沫塑料保温)从80降至40所用的时间超过了45 min,而第2组(棉被保温)降低相同温度只用了不到25 min,这表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确实优于棉被。分析表格里的数据,有没有同学认为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为什么

5、会出现这一问题?以上表格中,第35minT1的数据与T1的总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偏差,回想实验的操作,有可能在读温度时有疏忽。如果剔除这个温度值,其他所有数据都与实验结论吻合。因此,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最后李明和张迪讨论后,给学校总务处写了一封信,信中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建议学校替换开水桶的保温材料。这一步有说明李明在做什么?交流与合作通过此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要素的理解与印象,初步学会分析论证评估得出探究的基本环节:发现或提出问题 建立猜测或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解释 交流与合作(2)看书。同学们讨论天花和牛痘故事是怎么样进行科学探究的,

6、并给每一段写上探究的实验名称二:身边事例探究实验台上放一盏台灯,没有亮,请同学们一起探究不亮的原因1发现或提出问题:灯为什么不亮?2建立或提出假设:可能没有合上开关、可能灯泡坏了、可能?3设计实验方案:合上开关、换灯泡、用测电笔等方案4检验假设:先合开关没有亮,再旋转旋扭,都没有亮。再换灯泡,灯亮了5作出解释:灯泡灯丝断了奖给回答踊跃的同学包装好的奖品(文具:笔、尺、本子、圆规 等)引出黑盒子三、黑盒子的探究:(一)礼品盒里面有什么?1、 请拿到礼物的同学猜一猜盒子里面是什么文具?判断的方法?2、 对猜不到的盒子进行集体猜测,想办法:用天平称,用磁铁等(二)什么是黑盒?3、 在不拆开礼品盒的情

7、况下没有办法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到里面的东西而做出判断,我们就把礼品盒称之为“黑盒”两眼一抹黑4、 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的问题黑盒(三)如何面对黑盒5、 黑盒无处不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黑盒。(小孩生病)6、 引申:飞机上的黑盒,足球黑盒7、 寻找黑盒里的答案,就是探究的过程。(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黑盒问题隶属于科学探究(四)科学探究中的假设错误8、 从黑盒想到了一个笑话:小刚是酒店老板的儿子,春节小刚到他姑父家拜年,姑父发现小刚拿来的礼品盒子的底部在渗水,于是用手指蘸了蘸,放在嘴里尝了尝,问小刚道:“葡萄酒”,小刚摇了摇头;姑父又蘸了蘸,尝了尝,问道:“白酒”,小刚又摇了摇头;“那么是黄酒”,小刚还是要了摇头,姑父不解道:“那是什么酒?”,小岗答道:“不是酒,是送给表弟养的小狗。”9、 从笑话里我们得到什么信息:人有思维定式,我们建立的假设往往会错误。10、 假设错误后我们将怎门办?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节本环节,当然环节的多少由具体内容决定的。作业:科学探究本:习题精选p18,39;p2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