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36072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7《猴王出世》优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 会认“芝、遂、迸”等 15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呵”。2. 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特点。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特点。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有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能借助 拼音会读这些字即可。课文中还有些词语,能知其大意即可。实在不懂的可以查字典 或问老师。2.朗读教学以读为主,用自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石 猴形象,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

2、生阅读经典名 著的兴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 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要逐字逐句地解释。3.语言运用在读懂课文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要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 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抓住优美的语言文字,品味经典名著的 魅力。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 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和小说西游记。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1 课时1板块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猴哥。这首歌唱的是谁?(孙悟空)他是四 大名著中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2. 这本书你们看过吗?(出示长篇

3、小说西游记)大家对西游记里的故事 应该都不陌生,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物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 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吗?3. 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呢?今 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板 书:猴王出世)【设计意图】提起孙悟空,学生们都很熟悉,都能说出关于孙悟空的几件事情, 通过播放猴哥这首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块二 检查预习,关注提示1.你是怎么预习这篇白话文的?课件出示l 圈画生字词,读熟课文。l 结合注释读通课文。l 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来学习。2.3. 本文提出了

4、哪些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默读课文,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读后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设计意图】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让学生读懂白话文有些难度。给予学生充分 的预习时间,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板块三初读课文,了解出世1. 学生默读课文,找找阅读提示里那两个问题的答案。2. 学生交流:石猴是从哪儿来的?结合课文说一说。(是从仙石里蹦出来的) 3.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它为大家找到了水源和安身之处,简单地说它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24. 根据这两个问题,可以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板书:出世、

5、成王)读到这 里,石猴给你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神奇、活泼、勇敢、无畏、自信)5. 小结过渡:仙石迸裂,化出一个顽皮可爱的石猴,往水帘洞一跳,跳出一个猴 王,从这里开始,美猴王的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板书:仙石迸裂顽皮可 爱)那么,作者吴承恩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把这个猴子的形象写得深入人心的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石猴的生活,去发现,去感受吧。【设计意图】细读本课的“阅读提示”,其中蕴涵着以下信息:其一,课文写了 石猴的来历和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的来历,后 写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这是课文的写作顺序。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就对文 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板块四

6、品味语言,感悟形象1.学习“猴王出世”这个部分,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练。(1)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2) 课件出示第 11 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2 读这段话,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3)提问:这句话有哪些特点?预设: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观察发现。课件出示l 关注语言形式对联、排比、精练。l 关注语言内容饮食、交友、起居。l 关注语言节奏三个字(动词名词),短促有力。(4) 细细品读,把握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5) 在朗读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全班交 流。(6) 教师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

7、欢快顽皮的石猴,所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 跃、有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里我们读到了一只活泼可爱、顽皮的石猴。像这 样内容与语言高度统一的句子,就是经典句子。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2.研读“石猴成王”这个部分,感受语言的魅力。3(1) 快速浏览“石猴成王”这一部分的内容,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 写上批注。(2) 组织交流,引导品味、感悟语言。课件出示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 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1 石猴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学生边读边模仿石猴的动作,体会石猴进洞时动作 的轻巧。2 朗读这句话,

8、体会石猴的勇敢。文中还有一处体现了石猴的勇敢,请找出来。 课件出示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3)众猴连呼了三声,只有石猴回应并要求进去,对比之下更体现出他的勇敢。众猴看到石猴进洞后都有哪些表现?课件出示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 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1 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表演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2 指导朗读,体会其他猴子的胆小。(4)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石猴能称王了吧!(板 书:跳水寻源敢作敢为)【设计意图】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抓重点句子,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

9、 生品味名著语言之精妙。让学生将阅读的兴趣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板块五拓展阅读,激发兴趣1. 课文记叙的是孙悟空的出世,选自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你还知 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吗?(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2.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语言非常优美。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我们自己心中都有了一个猴王形象,它不只是一只猴子,更像一个自信、勇敢的 人。喜欢这样的猴王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电视剧和动画片能让我们快速4了解西游记里的故事,但相比之下,原著更加精妙,请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读读这 本书。3.同学们读过西游记后,我们要召开

10、一个故事会,每人准备好一个故事,看 谁讲的故事最精彩。【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强学生主动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积累 课文里的优美语言,让学生因喜爱美猴王而走进经典名著西游记,激发学生阅读 西游记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我重点抓住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 找出重点语句,并对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感悟。主要釆用放手让学生自读 自悟的方法,使学生对经典的语言产生敬佩、欣赏之情,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 趣。2. 在研读“猴王出世”的部分时,以读为主,通过默读、浏览,找出重点语句, 再指名读、品读、齐读,让学生自己发现古代白话文语言的规律和韵律美,初步感受 古文和经典的魅力。3. 在教学“石猴成王”这部分时,以读促悟,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默读、 浏览等多种方式展开。让学生“读”出自己心中的“美猴王”,感受到石猴是一个集 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指导学生学会做批注,注重学法指导。学习作者运用对比 的表达方法,感悟石猴的形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