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疾病预防.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41124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蛙疾病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蛙疾病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蛙疾病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蛙疾病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蛙疾病预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蛙疾病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蛙疾病预防.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蛙疾病预防病害及防治:寄生虫病:(幼成蛙)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蛙的消化道、肌肉、皮下组织等处。【防治】:主要注意水质与饵料卫生,也可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磺胺类、抗菌素和呋喃唑酮类药,以驱除肠道寄生虫和抑制病菌生长。对体表寄生虫可用5g/m敌百虫溶液浸泡驱除连用2次即可。红腿病:(幼成蛙)该病也称败血症,是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疾病,病因多为外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而引起。症状:常低头伏地,活动缓慢,后肢无力,不摄食,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属传染性疾病。剖检以后可见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脾、肾肿大并有出血点,胃肠充血,并充满黏液。 【防治】:此病应以预防

2、为主,经常注意水体和饵料卫生,尽量减少机械性创伤。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抑制水体中病菌扩散。对病蛙可用10g / m的食盐水或用药1g / m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23一次,连用2次即可, 或用土霉素、氯霉素水溶液治疗。烂皮病:(幼成蛙)该病又称脱皮病和维生素缺乏综合病,主要是由于饵料单一。症状:蛙体背皮肤失去光泽,粘液减少,湿润度减低,并出现干燥的白花纹。皮肤、吻突腐烂,视力下降,严重时出现白眼珠,形成瞎眼病。防治:此病在防治上应加强饲料营养。如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应在饵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等,同时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防治】:用药天兽维他每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400毫克,连用

3、35天即可。歪头病:(幼成蛙)该病是由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感染引起,该菌直接破坏脑神经,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患病蛙在水中不停打转,其头向左或右歪转。病蛙死亡率不高,摄食量减少,若不及时处理病蛙,传染很快。【防治】:可用10g / m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适当控制放养密度,蛙池定期用高锰酸钾消毒。可每月用磺胺类药片拌公斤饵料投喂。及时处理患病蛙。水肿病:(幼成蛙)症状:病蛙的前后肢甚至全身出现浮肿,皮肤与肌肉间充水,不吃不动,几天后死亡。【防治】:定期注入新水,经常保持水质清新,用1g/m高锰酸钾全池泼洒,可控制疾病蔓延。白内障病: (幼成蛙)症状:该病主要症状:蛙眼最初有一层薄而不完整的白膜,

4、以后随着病情发展,白膜增厚增大,覆盖整个眼球,如此,蛙眼失明,呈白内障状;但眼部水晶体完好;双腿外观呈浅绿色,剪开双腿皮肤,可见肌肉呈黄绿色,似被胆汁所染;内脏解剖发现,肝呈紫黑色有肿大或呈紫红色稍肿大;胆严重肿大,是淡绿色。【防治】:应主要从预防和早期治疗入手,外用药与内服药结合。外用药: 蛙康乐1020ppm全池遍洒或漂白粉5g/m遍洒水体消毒。内服药: 蛙康乐每日每百公斤体重3040克或氯霉素每日每百公斤体重23克。传染性肝炎: (幼成蛙) 症状:蛙体颜色变浅,成土黄色;有时腹胀,后肢根部水肿;有时病蛙张口打嗝,恶心反胃,呈痛苦状,偶尔吐出带有雪丝的黏液,并常伴有舌头从口腔吐出现象。剖开

5、腹壁后,腹水外溢,肝脏浅黄色或灰白色,胆囊肿大,心室充血,胃及小肠充满脂肪色物质。肾脏充血肿大,脂肪体增大,黑色素细胞减少,黄色素细胞增加。 病因:此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雨季。高温、高湿条件下,环境卫生是重要诱因。【防治】:常消毒,保持清洁,及时隔离病蛙;每千克饵料中添加360万单位青霉素, 0.4克链霉素。肠胃病:(幼成蛙)(蝌蚪)症状:病蛙开始栖息不定,东爬西窜,游动缓慢,喜欢钻泥。后期平躺在池边和浅滩,不怕惊扰,瘫软无力,全身浮肿,捕捉它时缩头弓背,伸腿闭眼,胃肠鼓气、腹胀,此病多发生在月份,传染性强。蝌蚪发病后多浮于水面。【防治】:坚持每天清除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定期消毒。发病季节定期

6、用庆大霉素全池泼洒,或采用5g/m漂白粉或10g/m生石灰消毒水体。也可用消炎药制成药饵投喂。在饵料中拌加青霉素、链霉素、酵母粉、磺胺类药。或在饵料中加拌一些FK微生物制剂、大蒜、生姜、黄连等。另外,暴饮暴食也会引发胃肠炎,因此饵料投喂要定时、定量、定点。蛙卵霉菌:(蝌蚪)水温降低,光照不足,池水不洁。【防治】:对污染水体用生石灰10g/ m或高锰酸钾1g/m消毒,或用3g/m的食盐水泼洒。浮头:(蝌蚪)主要缺氧,及时换水和水体消毒。出血病: 长后脚的蝌蚪在水中打圈,几个小时后死亡。【防治】:水体消毒,集中蝌蚪万尾用80万青霉素溶液浸浴30分钟。烂鳃病:(蝌蚪)蝌蚪鳃部腐烂发白,呼吸困难,游动

7、迟缓于水面,【防治】: 用药特效烂鳃灵,每一百升水用药10毫升, 35天一次,连用2次既可。或用3g/m的食盐水与5g/m的漂白粉液混用泼洒。车轮虫病:(蝌蚪)症状:患病蝌蚪全身遍布车轮虫,其皮肤和鳃的表面呈现青灰色的斑,这是蝌蚪发病时分泌的粘液和坏死的上皮细胞。且该病蝌蚪往往尾部发白,尾鳍组织被破坏,严重时,全身尾鳍被腐蚀。患病蝌蚪常浮于水面喘息,食欲减退,游泳迟钝,不摄食,生长停滞,可造成大量死亡,尤其是个体小的蝌蚪。该病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防治】:用10g / m食盐水全池泼洒。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1g / m全池泼洒。气泡病: (蝌蚪)症状:患病蝌蚪漂浮于水面,

8、轻者腹面向下,重者腹面向上,有的仰游不安,缓慢、混乱,不采食。经剖检,除其腹部皮下有一气泡外,其它器官均正常。 病因:由于受阳光强烈照射,池内水温增高,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分解,使水中溶解的气体达到过饱和状态,这些过饱和的溶解气体,以气体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附于固体物上(饵料或水生动植物体上),蝌蚪在取食过程中,就会不断的把气泡摄入体内而发生气泡病。【防治】:及时更换池水,在蝌蚪培育期内经常注入新水,当发现有气泡病时,应立即加注新水,同时排除部分池水。不要使池水浮游植物过多,若发现发病的蝌蚪,将其及时捞出,然后放置于清水中,暂放12天,不投饵料,降温保洁。平时泼洒双黄连3克/立方米水1-2次,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0g / m 进行治疗。脑膜炎: (蝌蚪) 病因: 脑膜炎的病原为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该病比较少见,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感染此病。症状: 病体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恢复正常。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脏缩小,肠道充血。【防治】: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发病后可以用浓度为3g/m的红霉素溶液药浴,同时用5g/m漂白粉连池水带蝌蚪一起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