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143255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专题解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它贯穿于1-6年级教材,系统性很强,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点。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全面。“课标”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具体目标”、“学段目标”三部分。“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学段目标”分三个学段叙述。先总体,后具体,逐渐展开,层层深入。“问题解决”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它贯穿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及综合与实践等所有领域中。下面从研课标、说教材、应对策略三方面来说说“问题解决”这一

2、专题。一、研课标研课标主要从新旧课标对比和学段的不同要求两方面来阐述。(一)新旧课标对比涉及到具体目标的对比。把解决问题变为问题解决。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固然重要,能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则更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需要的。实验版: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解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决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问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修订版:问初步学会从数

3、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解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决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二)核心概念内容对比在把握在三个学段的不同要求时发现,在三个学段行为动词的使用变化中,从“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尝试”到“初步学会”;从“在日常生活中”到“在具体情境中”;从“尝试解决”到“初步运用知识解决”,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从“知道”到“了解”到“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关注了各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体现了层层深入、步步提高的意图,也反映了课程内容螺旋上升的

4、思路。二、说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贯穿课标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研课标是学交规,说教材就是驾校培训,这些都是平安上路的有力保证。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教材在问题解决方面是如何体现的。(一)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特点从以下3个方面具体体现:1、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采用分散式。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存在,将“应用题”转变为“用数学”、“解决问题”,将其融合于四个领域之中。严谨的教材编排格局被打破,淡化了应用题类型,强化了对问题实际意义的理解。2、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教材编排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教材安排了奥运会跳水、三峡水电

5、站、神舟发射等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亲切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信息呈现有纯图片、半文半图、纯文字的,也有对话式、表格式、等;信息结构有完整和不完整;有对解决问题有用,也有多余的或缺少的,更趋于真实生活情境。3、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在许多题目中提出“你喜欢那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4、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新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逐步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步骤。这是新编教材在问题解决编写方面的一个较大突破。(二)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编写体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单

6、独安排一个单元的体例。在12册教材中,仅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编排了“解决问题”单元。如二下第一单元,在这单元之前,安排一个大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引出后面的几个例题:看木偶戏、跷跷板乐园、丢沙包、买面包。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练习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餐厅接待客人、货物装车等练习。2、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解决。“解决问题”与“数与运算”紧密结合是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点。这样

7、的编排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感受计算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法则的内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如:在小数加减法、笔算乘法、小数除法、分数加法和减法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3、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在“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板块中都有所体现。三、应对策略:下面说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老师们共享。(一)两个转化一个都不能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要完成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方法求解或近似解,并在实际中检验。以往的教学,很重视第二个转化,

8、忽略了第一个转化,第一个转化由教材或教师“代劳”了,直接给出现成的文字应用题。目前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不少新鲜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学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注重了第一个转化;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认为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解题就一定不是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两个转化都同等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二)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应用问题的恰当过渡。低年级以图画情境题为主,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进入二年级逐步出现半文半图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图画情境对低年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于此。文字题和图画题都是数学情境,只不过文字经过提炼,更理

9、性,解决这类数学问题是实行第二个转化的必需。通过采用“观图思文、读文想图、图文合一”的方法,帮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做好过渡。(三)重视“数量关系”积极的建模意义。当前一些教师不敢强调数量关系,怕被扣上“传统”的帽子。事实上,分析应用问题的核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有按加减乘除意义的基本数量关系,还有密切联系实际的常见数量关系。在教学中有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读完题后能马上洞察到题目中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因此我们要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用数学语言予以抽象概括,大胆、理直气壮地利用“数量关系”的积极建模作用,理清应用问题的“骨架”。(四)力求教材资源使用最大化。许多老师在教学

10、中一方面感到相应的课堂练习资源少,另一方面却忽视资源的存在。如教材中很多例题或习题,老师容易就提论题,得出正确答案就到此为止,失去了他的再利用价值。我们可以就此题向学生提出新问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用,力求教材资源最大化。(五)为学生提供一些灵活又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除了我们大家公认的分析综合法以外,再介绍几种策略:模拟或演示法,姐姐和妹妹都有20张邮票,姐姐送给妹妹3张,妹妹比姐姐多几张?可请两名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模拟,理解多6而不是多3;火车过桥需多长时间,一直不理解,可引导学生用铅笔盒比作大桥,铅笔比作火车实际演示一下火车怎样过桥,才算全部过桥。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这些解题方法能使隐蔽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尝试与猜测。假设法、枚举法、转化法、逆推法等。总之,只有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