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44352 上传时间:2021-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工作表中的计算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参考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八课工作表中的计算。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计算功能,学习使用公式法和函数法进行计算的方法,会求和及计算平均值,会使用“填充柄”。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Excel的基础知识及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的方法。对电子表格的强大功能有极高的学习兴趣,充满的好奇。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子表格的计算功能2、技能目标: 1) 熟练掌握利用公式法和函数法进行计算。2) 熟练掌握计算求和及平均值。 3)会使用“填充柄”。3、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让

2、学生感受到电脑的神奇魅力,也领略Excel的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从而带来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尝试与同学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求和及计算平均值。 2、教学难点:填充柄的正确使用。 五、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监控教师机一台;(通过上节课的操作,学生机中应该已建立名为“校园商场销售情况表”的文件。在“学生成绩表”文件夹中加入相关的“学生成绩表”实例,供学生练习时使用)六、教学方法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自学指导法、小组协作法七、教学课时 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

3、Excel,同学们学会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大家会发现Excel的工作表是“活”的,它具有很强的数值处理能力,它可以根据你提供的公式自动进行计算,提高统计效率。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习一起来学习它的计算功能。 复习上节课知识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 求和 请同学们观察图8-1,图中有三个同学的成绩,下面我们要计算“王小兵”同学的总分,该如何操作呢?讲解:小计又称为求和,就是把某几个或某一批单元格的数相加,填入指定的单元格,我们如何计算王小兵的四科成绩小计? 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根据他们的情况,请同组的同学协助他们。 教师总结,求和的第一种方法公式法对已

4、完成任务的同学可让他们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和。 二、 填充 讲解:对于其他两个同学的部分求和,不必一个一个地输入公式,因为他们的计算规律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填充柄进行公式的复制。 教师提问: 为什么有的同学操作填充柄时出错,分析原因所在。 强调:所谓“填充柄”是指单元格黑框的右下角,只有鼠标变成 “”形状 ,才能拖动。 讲解:三位同学的小计分计算出来了,下面我们想计算一下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同学们又什么好办法吗?学生一般会在求和的公式法上进行除以人数的计算方式,教师及时总结,并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函数法”并与“公式法”进行比较。三、 用函数法计算时,你会发现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

5、费时的。但如使用函数却不同.函数是一个预先写好的特殊公式。今天就来学习几种函数的使用。 教师演示: 以计算“学生成绩表”中的语文科目平均分为例,学习函数法的应用。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教材41-42页。再用填充柄求出其他学科的平均分。 用鼠标点击函数名,在下面会显示此函数的功能,引导学生重点观察AVERAGE、 SUM、MAX、MIN函数的功能。总结求和的另一种方法。教师在机房走动,了解每个同学的完成情况。 教学小结: 引导同学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对本节课的活动评价请同学们填入教材第44页。阅看教材第39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40页第一个自然段。 在学生机上调出“学生成绩表”,计算王小兵

6、的四科成绩小计。 通过阅看教材第40页完成其他两个同学小计的计算。学生讨论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41-42页,然后上机完成“学生成绩表”中各科平均分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 自主探究 巩固深化探索活动: 同学们下面分组完成教材43页的校园商场销售情况表的相关计算,比较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请完成最好的前两名组长总结这个操作的要点和难点。完成“校园商场”半年度销售统计,结果填入教材第43页并将结果作为课堂作业交到教师机。通过学生上机独立完成工作表相关计算,巩固本节课

7、的操作要点,教师对学生作业给出等级评价,及时总结。小结评价总结反思案例点评(自贡蜀光中学 刘朝 自贡市教科所 温仁彬):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Excel的基础知识及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的方法后,学习工作表中的计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计算功能,学习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会求和及计算平均值,会使用“填充柄”。本教学设计定位于“提高统计效率”,充分说明作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准确,思维清晰。我们先把该教学设计的流程作一个梳理:新课导入从复习上节课知识出发,由问题引入,本节中的“下面我们要计算“王小兵”同学的总分,该如何操作呢?”这一问题贯穿整节课,有的学生会想到手工计算,在单元格中填入数据

8、,这自然没错,但统计效率不高,明显学生在过程中感到不快捷,这时,教师抛出“公式法”,一对比,这自然而然的过渡,教师运用巧妙,学生学的轻松,从手工到电子,效率的提高,让学生深有体会到电子与传统的优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步虽然相对简单,但此时教师在设计中有着“对已完成任务的同学可让他们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和。”这种设想,实际是分层教学的体现,让先到者深入学习,完成预设重点的讲解。紧接着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材阅读 “填充柄”完成其他两位同学的统计,同时教师提问 “为什么有的同学操作填充柄时出错,分析原因所在。 强调:所谓“填充柄”是指单元格黑框的右下角,只有鼠标变成 “”形状

9、 ,才能拖动。”通过学生学,教师教,共同作用突破本课的难点。紧接着学习“求平均”知识点,和上面同样的原理,略有不同的操作的步骤,通过知识的类比与迁移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在讲解“函数法”时,教师用例子“以计算学生成绩表中的语文科目平均分为例”进行对比迁移,先用公式把语文成绩所在单元格的数取平均,填入指定的单元格,这样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虽然都可以使用公式,但输入一个正确高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如使用函数却不同,这样过渡到函数法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恰到好处。让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强大功能有着更高的学习兴趣。结合在PPT课件中使用截图展示填充柄及其操作,生动直观,很好地辅助作者处理了教学难点。总之本课的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笔者思维相当清晰。过程运用类比手法,实现知识重点的讲解,并且在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尊重教材,通过学生的自学,教师的引领,实现对难点的突破。整个过程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并且在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扎实基本功和课堂的掌控能力。这一系列的表现相信能够很好完成预设目标。建议:1、对函数的使用,菜单法可以作为进阶使用,由学生自主探究。2、在设计中没有明确的时间分布,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偏差可能影响整个教学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