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47159 上传时间:2021-04-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牛顿运动定律-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物理含解析[精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04牛顿运动定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0.4N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

2、力,此过程力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错误;25s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s和45s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为1kg,24s内的力F为0.4N,故A、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2(2019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和竖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竖直向上的力F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先做加

3、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B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FmF+mmg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0mk【答案】D【解析】AB项: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为,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增大,当速度v增大到符合kvmg后,加速度为:,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减小到0,做匀速运动,所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故AB错误;FC项:当阻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故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0,故C错误;D项:当加速度为零时,m(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有:F0=kvmmg),故最大速度为,故D正确。3(2019江西省名校联

4、考)南方气温偏低,经常存在冰冻现象。某校方同学和阳同学(校服材质一样)先后从倾斜坡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如图所示(两人均可视为质点,且不计人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根据上述信息,不能确定方、阳两人A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B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同一位置C损失的机械能相等D运动的时间相等【答案】C【解析】设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为s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s2,斜面的倾角为q,动摩擦因数为m,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可得,所以两个物体在斜面下滑时加速度相同,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v2=2as,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对B11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则得,可知s

5、1、m、q相同,则知最终两人停在水平冰面上同一位置,同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运动时间也相同,故两个物体运动的总时间相等;由上知不能确定两个物体质量关系,故不能确定摩擦力相等,也不能判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所以机械能损失不一定相等,故不能确定方、阳两人的选选项C。4(2019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楔形滑块A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若滑块与小球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a=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2N2B当a=15m/s2时,滑块

6、对球的支持力为半22NC当a=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D当a=1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答案】A=【解析】设加速度为a0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合Fcos45=ma0;竖直方向:Fsin45=mg,解得a0=g。A、当a=5m/s2时,小球未离开滑块,水平方向:Fcos45FNcos45=ma;竖直方向:Fsin45+FNsin45=mg,解得FN22N,故A正确;B、当a=15m/s2时,小球已经离开滑块,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零,故B错误;CD

7、、当系统相对稳定后,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受力平衡,所以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故C,D错误;故选A。5(2019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在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一起匀加速运动,则A弹簧秤的示数是10NC弹簧秤的示数是26NB弹簧秤的示数是25ND弹簧秤的示数是52N【答案】C【解析】以两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a=2m/s2,对物体m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T=26N,则弹簧秤示数为26N,C正确。6

8、(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三模考试理综物理试卷)如图所示,某宾馆大楼中的电梯下方固定有4根相同的竖直弹簧,其劲度系数均为k。这是为了防止电梯在空中因缆绳断裂而造成生命危险。若缆绳断裂后,总质量为m的电梯下坠,4根弹簧同时着地而开始缓冲,电梯坠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大小为5g(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B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mg2k6mgkC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始终处于失重状态【答案】C【解析】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其中a

9、=5g,解得x3mg2k,选项AB错误;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先大于弹力,电梯向下先加速运动,当重力小于弹力时,电梯的加速度向上,电梯向下做减速运动,则电梯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正确,D错误。7(2019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三模)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1,A、B间动摩擦因数为2,1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0DA2mgs20【答案】AB2mgs10C2a

10、sa=mg,由运动学公式【解析】由2,分析可知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来,则车的最大加速度,车的最大速度:,故选A。8(2019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最后一模)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A物体的初速率v0=6m/s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C当=30o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保持静止D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答案】BD【解析】A项:由图可知,当夹角为90

11、时,x=0.80m,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则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v2=2gx,解得:0m,由动能定理可得:x,故A错误;B项:当夹角=0时,=1.60,解得:m=0.5,故B正确;C项:若=30时,物体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gsin30=0.5mg;最大静摩擦力为:,则,因此,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下滑,故C错误;D项: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其中tan=2,当q+a=90,此时位移最小,故D正确。9(2019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放在地面上,一小滑块从斜面底端A冲上斜面,到达最高点D后又返回A点,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已知滑块上滑过程经过AB、BC、CD的时间相

12、等,且BC比CD长0.8m,上滑时间为下滑时间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长为36mB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5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D滑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都小于斜面体和滑块的总重力【答案】BD【解析】A、经过AB、BC、CD的时间相等,且BC比CD长0.8m,设CD长度为L,逆向思维可知,LBC=3L,AB=5L,所以3L=0.8m,解得L=0.4m,斜面长x=9L=3.6m,故A错误;B、上滑过程的加速度设为a1,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2,上滑过程可以逆向分析,则:,解得a1=4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联立解得m=35,故B正确;C、减速上升和加速

13、下降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都是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加速度都是向左,即斜面对物体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向左,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向右,物体处于静止,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C错误;D、滑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都小于斜面体和滑块的总重力,故D正确。10(2019江西省名校高三联考)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

14、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m/s2。则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答案】AD【解析】AC、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2gh=v2可知;在起跳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所以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aDh=v2,解得,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为1560N,故选项A正确,C错误;B、在起跳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

15、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故选项B错误;D、起跳过程运动的时间,起跳后运动的时间,故运动的总时间,故选项D正确。11(2019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根据动滑轮省力的特点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取g=10m/s2)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0.5m/s2B拉力F的大小为12NC2s末拉力F的功率大小为96WD2s内拉力F做的功为48J【答案】BC【解析】A、根据vt图象知加速度,故A错误;B、牛顿第二定律得,2Fmg=ma,解得,故B

16、正确;C、2s末物体的速度v=4m/s,则F的功率P=Fv=2Fv=128W=96W,故C正确;D、物体在2s内的位移;则拉力作用点的位移x=8m,则拉力F做功的大小为W=Fx=128J=96J,故D错误。故选BC。12(2019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统一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长为L=1.5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右端放着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为m=1kg,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0.2。若用水不拉力F作用在木板上,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8N时,小滑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BF=10N时,小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CF=12N时,小滑块从

17、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2sDF=12N时,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10kgm/s【答案】BD【解析】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mmg=mam,得小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的最小拉力为,A项错误,B项正确;若F=12N,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由得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所需的时间为t=1s,C项错误;小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时,木板的动量大小为,D项正确。13(2019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溜索是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固定桩上。人从高处平台的A点出发,借助几十米的落差,沿钢

18、索顺势而下,滑过最低点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B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D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答案】BD【解析】人滑到C点时,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和滑轮整体受到重力、钢索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如果钢索光滑,则在C点速度最大;考虑摩擦力作用,则摩擦力切线方向的分量和两绳拉力沿切线方向分量合力为0的位置速度最大,则此时C点的速度不是最大,故A错误;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根据PG=mgvy,开始时速度为0,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中间过程重力的功率不为0,到C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故人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人滑到C点时由于有沿切线方向的摩擦力,所以人滑到C点时合力方向不再沿竖直向上,故C错误;如果没有摩擦力,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相等;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钢索对人有向右的摩擦力,则右边的钢索会受到人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因此右侧钢索对固定桩的拉力大,所以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故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