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52200 上传时间:2021-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特点(1)主题单元不是我们过去说的思想主题单元(当然也不是知识主题单元,也不是文体写作能力主题单元),而是以文化性或者说是以人文性为线索(以一个核心词语或短句如“亲情”“诚信”“海底世界”等组建的文化单元),兼顾了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以及促进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的主题单元。(2)每册每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突破了过去“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长期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同时由于突破了过去按“表达方式”组合教学单元的模式,有利于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生字新词的复现率和

2、巩固率,整体增强语文教学的效率。(3)在一个以核心词语或短语组成的文化单元(主题单元)中,力图体现文化奠基、工具奠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奠基和学会学习意识的奠基等语文教育的多重功能,符合语文教育和孩子的语文学习规律,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根据“主题单元”的上述特点和具有的功能(优势),教师要树立单元整体设计(备课)意识(以往文选式教材,备课是一篇一篇进行的;现在要尝试从单元整体出发,既备主体课文,也备课后思考题和语文天地),吃透整组教材,做到融会贯通,对教材中安排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硬任务”和它所负载的“软任务”(如某种文化意识、道德思想的

3、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等,这些内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好量化检测,但在文化、工具、思维发展、学会学习四个奠基中,“软任务”占了三个,文化、思维发展、学会学习打好这些基础,孩子才会有后劲、有发展),要统筹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逐步落实。二、“主题单元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学环节步骤)(1)“整体感知”这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一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教师进行的整体单元导读。其“导读”方法可以是:以单元前“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所读、同桌互读互听(低年级)或自读互议(中高年级)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本单元内的所有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

4、了解,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相机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为下步学习作准备(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制订单元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规划的能力)。(2)“分步学习”这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二步,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顺课次学习;或可依据学生的学习意愿,从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分课或分块精读训练,而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程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进行学法迁移性学习;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学力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并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补充利用,做到课外积累为课内学习服务。(3)“整体感悟”这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三步,是指学生在分步学完本主题单元内

5、容后,教师引领启发学生进行回顾交流:如我在本主题单元的学习中学会了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素养(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我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包括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读写的本领等)?进入中高年级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自查(或互查)并交流“主题单元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养成查漏补缺、扬优纠错的好习惯,还要注重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积累的感受与收获。(4)“综合运用”这是主题单元教学的第四步,是指到中高年级后,教师可将“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的内容进行整合训练,为学生提供由“读”到“说”

6、到“写”的一条龙指导服务。“读”是指前面两个版块的课文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做好“说”(口语交际)和“写”的“原始积累”,“说”和“写”是将“原始积累”(字、词、句、篇方面的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由此可见,主题单元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知识积累到能力形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三、“主题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操作方法)(1)熟读单元教材,掌握生字生词(约2课时),其任务是运用自读、接读、竞赛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使学生读通、读熟本单元的内容,并相应完成本主题单元生字生词的认读、听写任务,为后面继续学习扫清障碍、奠定基础。(2)理解单元课文,进行扩展阅读(约8课时)

7、,其任务是在学生通读本主题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逐篇学习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注重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重点难点,品味好词佳句,领悟阅读方法,还要注重适时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阅读材料,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迁移实践中增强学习能力。(3)回顾单元整体,促进积累提高(约1课时),其任务是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或单元整体练习,方法是先让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交流各自的感悟和收获,然后独立或合作完成思考练习题,还可安排全班听写词语句子(优美词语和句子)。(4)集中拓展阅读,增强阅读能力(约2课时),其任务是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读物开展自主阅读或合作阅读,教师可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对学习方法(如比较阅读、鉴赏阅读、做读书卡片等)进行总结提炼。(5)开展主题活动,展示学习收获(约1课时),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成果、相帮互促的平台和机会,方法有读书演讲、朗读擂台赛、主题阅读手抄报评比等。(6)指导主题习作,增强运用能力(约2课时),其任务是根据单元习作重点,在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观察、体验、开展片断练习等基础上,完成主题习作的任务,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