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54429 上传时间:2021-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线条的动与静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绘画基础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巧妙地利用它们塑造形象,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在教学开始之前我通过制作“微课堂”资料先给学生与家长展示相应的材料。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不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会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感受力。二、教学目标:1、观察平直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直曲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

2、产生静或动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美术创作中线条的运用,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美术与生活中的直线与曲线。2、教学难点:理解直线与曲线对应的静动关系,同时在绘画中使用相应的线条表现动静。四、教学准备:“微课堂”视频、范画、画笔、PPT等。五、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制作一个“微课堂”视频短片,通过家校网络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先前的感知。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的时候同时思考几个问题,带着老师的问题观看视频,老师

3、抛出一个问题 “选取一部自己最感兴趣的作品给大家分享一下,阐述一下你对作品中线条的认识。”让学生对两位抽象大师的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对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思考这两种作品给你直观的感受。师生一起来探讨这几个问题。(二)课堂发展阶段 1、课件展示(风吹柳树,麦浪,静止的公路、电线杆等),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事物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师:风吹麦浪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电线杆是静止的直线。2、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相似的情景。”教师总结:“这样我们就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平直和弯曲的线条会分别给我们带来静与动的感受。”待添加的隐

4、藏文字内容33、师:“请学生欣赏两位大师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并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同时展示一些自己画的相对简单的作品让学生提高认识。4、教师结合学过的色彩冷暖知识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5、教师播放生活中相应的动静的展示引起学生的思考,我们可以使用什么物品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线条的动与静。(三)课堂延伸阶段1、引导学生制作作业:对学生的材料和题材不做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理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线条“动与静”的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做适当的引导。2、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3、将课堂中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和学生的闪光点制作成相应的材料,作为“翻转课堂”的信息通过网络反馈给家长和学生。六、板书设计:线条的动与静欣赏大师的动与静 看看生活中的动与静你的动与静展示 我们的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