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162935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上):8 江乙对荆宣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趣文泛读虾三德“”“艾子一夕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谓艾子日:海龙王也,凡龙之产各与江海为婚烟,然龙性甚暴,又以其类同,少相下者。吾有少女,甚爱之,其性尤戾,若吾女更与龙为匹,必无安谐。欲求耐事而易制者,不可得。子多智,故来请问,姑为我谋之。”艾子曰:王虽龙,亦水族也,求婚,亦须水族。王曰:然。”艾子日:若取鱼,彼多贪饵,为钓者获之,又无手足;若取鼋鼍,其状丑恶;唯虾可也。”王曰:“无乃太卑乎?”艾子日:“虾有三德:一无肚肠,二割之无血,三头上带得不洁。是所以为王婿也。”王曰:“善。”【译文】“艾子一天夜里做梦,梦见一个大男子汉,穿戴十分壮美。对艾子说:我,是东海的龙王。凡是龙生下的儿女,都各

2、与江海的水族结成婚烟,然而龙的性子非常暴虐,又因为都是同类,很少有屈居下位的。我有个小女儿,我十分珍爱她,但她的脾性尤其暴戾,假如把我女儿再匹配给龙,必定没有平安和谐的日子。我想寻求一个有耐性而又容易制服的对象,不能得到。您多智慧,所以特来请教问询,姑且为我想个办法。”艾子说:“大王您虽是龙,但也是水族,寻求女婿,也只可找水族了。”龙王说:“对。”艾子说:“如果找条鱼做对象,鱼大多贪食鱼饵,易被钓鱼的人提了去,况且又没有手脚;如果找绿团鱼或扬子鳄,其相貌丑陋不堪;我看就找一只虾可以了。”龙王说:“不过太卑贱了吧?”艾子说:“虾有三种德行:一没有肚肠,二割它的肉没有血,三是头上带着些不干净的东西

3、。这就是可以当龙王女婿的原因呀。”龙王说:“好极了。”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体编订了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ih)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文言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

4、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古今对碰】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注释【荆宣王】就是楚宣王,因楚又称荆。宣王名良夫。【北方】当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诚何如】?”时指中原各诸侯之国。【昭奚恤】样吗?”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果诚何如】真正怎么样呢?“果”和“诚”是同义词,都是真正的意思。群臣【莫】对。【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人”。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对曰:“虎【求】

5、百兽而食之,得狐,【求】寻找。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曰:子【无敢】食我也。【无敢】不敢。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ng)百兽】做百兽的首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领。长:首领,这里用如动词。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违抗。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不信】指说谎。信:言语真实。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行】相当于现在汉语的“走”。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不【走】乎?这里指逃跑。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虎【以为然】

6、,故遂与之行。【以为然】认为对。以为:认为,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觉得。然:对,不错。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带甲】披盔甲,指披甲的战士。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专】专一,单独。【属(zh))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委托。【之】指百万军队。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其实】这件事的实情。【甲兵】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这里指军队。【犹】好像。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

7、样啊。”【作品赏析】江乙的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造新成语的能力和可能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的说话水平的确比现在的我们高出很多倍。【知识梳理】实词虚词类别走然故而犹解释“跑”,这里指逃跑对,不错所以表顺承好像举例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北方之畏奚恤也虎求百兽而食之犹百兽之畏虎也词类活长首领,名词用作动词,做的天帝使

8、我长百兽用一词多义之疑问句领袖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代词,代虎助词,的代词,代指百万军队表疑问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兽见之皆走今王之地五千里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果诚何如?特殊句宾语前置“子以我为不信”即“子不信我”子以我为不信式反问句判断句表反问表判断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犹百兽之畏虎也三、强化训练(共25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群臣莫对()是逆天帝命也()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以为畏狐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2翻译。(10分)子以我为不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故北方之畏

9、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2分)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3分)强化训练参考答案:1.吃。做领袖。逃跑。明白。没有谁,没有人。违抗。对。所以。认为。害怕。2.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3.狐假虎威。4.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

10、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四、真题链接阅读江乙对荆宣王,完成13题。(共13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2翻译。(6分)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哪一个?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真题链接参考答案:1.吃。做领袖。对。所以。2.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3.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