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63250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一、单元内容人教版一上数学3237页;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

2、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三、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是这样要求的:(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

3、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四、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五、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六、学情分析:

4、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七、教学建议: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只要通过滚一滚 ,摸一摸,猜一猜,找一找等活动、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实际上,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应在同一层次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面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而不是加深难度。

5、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描述特点的语言直观、形象就可以,不必要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1)从生活实际引入。(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3)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如“足球做成圆柱状的好踢吗?”“如何能一个长方体的箱子能在地面上滚动”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八、课时安排:本单元共2课时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九、问题研讨: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