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80341 上传时间:2021-04-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二轮复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课时讲课].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元素及其化合物最佳复习策略,1,课堂教学,一 如何记忆和运用知识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2,课堂教学,例1、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 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 经略去。 (1)A与NaOH溶液反应,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 还可生成B+C。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两种不 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 (2)若A与NaOH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其产物 必有B+C,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_, R在A、B、C中的化合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3,课堂教学,分析: 此题学生思维的重点是考虑A是什么?苦思冥想,物质一个一个的从脑子里向外崩。,本质: 学生没有掌握

2、元素化合物的学法,没有掌握物质通性的学法!,4,课堂教学,金属,非金属,酸性 氧化物,碱性 氧化物,碱,酸,盐,盐,盐,盐+水,盐+碱,盐+酸,盐+盐,盐+金属,盐+氢气,八点图,5,课堂教学,金属,碱氧,碱,盐,非金属,酸氧,酸,盐,盐+金属,盐+非金属,盐,盐+水,盐+碱,盐+酸,盐+盐,水,6,课堂教学,本图蕴含着: 5个五(5种物质有五条通性) 2个三(2种物质有三条通性),7,课堂教学,本图蕴含着: 5个五(5种物质有五条通性) 2个三(2种物质有三条通性),金属 非金属 酸 碱 盐,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8,课堂教学,如:非金属具有五条通性:,1、与金属:,2Na + Cl2 2

3、NaCl,点燃,H2 + Cl2 2HCl,点燃,H2O+Cl2 HCl+HClO,2、与非金属:,3、与水:,4、与碱:,5、与盐:2NaBr+Cl2=2NaCl+Br2 2KI+Cl2=2KCl+I2,9,课堂教学,金属有五条通性 1.与非金属 如Na 2.与金属 3.与水 4.与酸 如Na 5.与盐 如 Na与CuSO4溶液 先与水反应,再与盐与反应,10,课堂教学,酸有五条通性 1.指示剂 2.与金属 3.与碱性氧化物 Na2O 4.与碱 5.与盐 如AgNO3,11,课堂教学,碱有五条通性:,1、指示剂: 2、与非金属: 3、与酸氧:如CO2 4、与酸:H3PO4 H2S 5、与盐:

4、如AlCl3 NaH2PO4,12,课堂教学,盐有五条通性 1.与金属 如Fe与CuSO4溶液反应 2.与非金属(如NaBr溶液与Cl2 )反应 3.与酸 4.与碱(如NaOH溶液与NaHCO3)反应 5.与盐反应 如NaAlO2与AlCl3溶液,13,课堂教学,碱性氧化物有三条通性 1.与水 如Na2O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SO2 )反应 3.与酸 酸性氧化物有三条通性 1.与水 如CO2 2.与碱性氧化物(如Na2O )反应 3.与碱反应,14,课堂教学,例1、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 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 经略去。 (1)A与NaOH溶

5、液反应,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 还可生成B+C。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两种不 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 (2)若A与NaOH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其产物 必有B+C,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_, R在A、B、C中的化合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15,课堂教学,第一问可选:酸性氧化物、 多元弱酸、 盐(如铝盐); CO2、SO2 H2S AlCl3 第二问可选:非金属(如S、Cl2) R元素在A中的化合价处于B、C中化合价之间(岐化反应) 启示: 学习元素化合物必须掌握物质的通性: 八点图、氧化还原等。,16,课堂教学,例1、有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A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 A、B、C中含有同一

6、种元素R,不含R的产物已 经略去。 (1)A与NaOH溶液反应,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 还可生成B+C。写出符合上述反应关系的A的两种不 同类物质的分子式_; (2)若A与NaOH无论以何种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其产物 必有B+C,则A的分子式可能是_, R在A、B、C中的化合价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CO2或SO2 H2S AlCl3,S、Cl2,R元素在A中的化合价处于B、C化合价之间,17,课堂教学,例2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 它们会有如下反应(式中的反应系数和条件均已略去): X+UV+Y X+ZV Y+ZU (1)若X、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符合式 的

7、3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要求3个式子中的3种X 和3种Y,全部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 _。 (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 生成单质Y。符合题设的3个反应式关系的单质X是_,单质Y是_,单质Z是_,化合物 W为_。,18,课堂教学,例2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 它们会有如下反应(式中的反应系数和条件均已略去): X+UV+Y X+ZV Y+ZU (1)若X、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符合式 的3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要求3个式子中的3种X 和3种Y,全部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 _。 (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 生成单质Y。符

8、合题设的3个反应式关系的单质X是_,单质Y是_,单质Z是_,化合物 W为_。,19,课堂教学,分析: 此题学生认为很难,没有思路,也是一个一个的凑, 看是否符合题意。凑不出来时就放弃。,本质: 学生没有进行总结,没有总结类似: 同族置换、非同 族置换、歧化反应、归中反应、 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等这样的规律。,20,课堂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梳理CO2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水的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如Na2O)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从价态考虑 CO2中的碳为正四价,为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 是弱氧化剂,可与非金属碳、金属镁反应

9、。,整体: 如果有了这种思路,此题的第二问是信手拈来: 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Y,则 W是Na2O2,Y是O2,U是H2O,又可推出X是F2。,派生:CO2与Na2O2的反应,21,课堂教学,启发:,CO2,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还原的性质,特性,22,课堂教学,CO2,SO2,N2O5,P2O5,SiO2,Na2O,MgO,Al2O3,Fe2O3,SO3,23,课堂教学,CO2,SO2,N2O5,P2O5,SiO2,Na2O,MgO,Al2O3,Fe2O3,SO3,24,课堂教学,扩展:,物质,复分解性质,氧化还原的性质,特性,(八点图通性),(化合价、个数),初

10、中重点,高中重点,25,课堂教学,例2 X、Y、Z是主族元素的单质,U、V是化合物。 它们会有如下反应(式中的反应系数和条件均已略去): X+UV+Y X+ZV Y+ZU (1)若X、Y的组成元素不是同一族,请写出符合式 的3个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并要求3个式子中的3种X 和3种Y,全部由不同族的元素组成。 _。 (2)今有某化合物W,它跟化合物U或CO2反应,都能 生成单质Y。符合题设的3个反应式关系的单质X是_,单质Y是_,单质Z是_,化合物 W为_。,F2 O2 H2 Na2O2,2Mg + CO2 2MgO+ C,2Al + 6HCl 2HCl+ 3H2,2F2 +2H2O4 HF+O2

11、,26,课堂教学,例3、用尽可能多的试剂或方法 鉴别:Na2S、 K2SO4,27,课堂教学,分析: 此题学生所能考虑到的只有几种可能:BaCl2溶液、盐酸、 硫酸,个别同学能想到用焰色反应来鉴别阳离子。思维极不 全面,学生对于氧化还原、水解等知识非常不敏感。 对于这些知识点, 学生的反应是:老师一经提示都知道,不提示根本想不到!,究其本质: 学生没有掌握离子的学法,能否把物质的性质转变成离子 的性质,是衡量学生高中化学是否入门的标志。,28,课堂教学,亚硫酸离子的性质: 复分解: 沉淀方面:Fe2+、Cu2+、 Ca2+ 、Ag+ 等; 气体方面:加非氧化性酸(酸性比H2SO3强)就产生SO

12、2 气体; 弱电解质方面:SO32-水解显碱性,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 试纸,也可以用Al3+等双水解的离子来检验; 氧化还原: SO32-具有强还原性,可用氧化剂来鉴别,如氯气、浓或 稀的硝酸,浓硫酸、双氧水、等等。 启示:我们可以这种模式来记忆离子的性质。,29,课堂教学,硫离子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 沉淀方面:Fe2+、Cu2+、 Ag+ 等; 气体方面:加非氧化性酸(酸性比H2S强)就产生H2S 气体; 弱电解质方面:S2-水解显碱性,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 试纸,也可以用Al3+等双水解的离子来检验; 氧化还原反应: S2-具有强还原性,可用氧化剂来鉴别,如氯气、浓或 稀的硝酸,浓硫

13、酸、双氧水 等等。 启示:我们可以这种模式来记忆离子的性质。,30,课堂教学, 复分解反应: 沉淀方面:Fe2+、Cu2+、 Ag+ 等; 气体方面:加非氧化性酸(酸性比H2S强)就产生H2S气体; 弱电解质方面:S2-水解显碱性,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 试纸,也可以用Al3+等双水解的离子来检验; 氧化还原反应: S2-具有强还原性,可用氧化剂来鉴别,如氯气、浓或 稀的硝酸,浓硫酸、双氧水 等等。,例3、用尽可能多的试剂或方法 鉴别:Na2S、 K2SO4。,例3. 答案,31,课堂教学, 复分解: 沉淀方面:OH-等; 气体方面:无 弱电解质方面: Fe3+水解显酸性,与CO32-、HCO

14、3-、 S2-、HS-、SO32-、HSO3-等离子双水 解(部分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Fe3+水具有较强氧化性,可氧化S2-、I-等离子。 整体:“万紫千红” 与SCN-络和呈红色、与苯酚络和呈紫色。,Fe3+的记忆模式,32,课堂教学, 复分解: 沉淀方面:OH-等; 气体方面:无 弱电解质方面: Fe3+水解显酸性,与CO32-、HCO3-、 S2-、HS-、SO32-、HSO3-等离子双水 解(部分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 Fe3+水具有较强氧化性,可氧化S2-、I-等离子。 整体:“万紫千红” 与SCN-络合呈红色、与苯酚络合呈紫色。,Fe3+的记忆模式,

15、33,课堂教学, 复分解: 沉淀方面:OH-等; 气体方面:无 弱电解质方面: Fe3+水解显酸性,与CO32-、HCO3-、 S2-、HS-、SO32-、HSO3-等离子双水 解(部分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Fe3+水具有较强氧化性,可氧化S2-、I-等离子。 整体:“万紫千红” 与SCN-络合呈红色、与苯酚络合呈紫色。,Fe3+的记忆模式,34,课堂教学,扩展:,离子,复分解性质,氧化还原的性质,特性,(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化合价、个数),35,课堂教学,NH3,水溶液是碱,具有碱的通性,指示剂,酸,盐,N,-3,具有还原性,4NH3 +5O2 4NO + 6H2O,Pt

16、 800,酸性氧化物,氧化还原性,模式示例1:,36,课堂教学,HCl,水溶液是酸,具有酸的通性,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具有还原性,氧化还原性,模式示例2:,37,课堂教学,SO2,酸性氧化物,水,碱性氧化物,碱,+4,S,氧化性,还原性,特性:漂白性,氧化还原性,模式示例3:,酸性氧化物的通性,38,课堂教学,点的价值: 解决想得到!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39,课堂教学,点 线 面,立足点,40,课堂教学,氢化物,S,H2S,SO2,SO3,H2SO4,Na2SO4,-2,0,+4,+6,+6,单质,低价氧化物,高价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含氧酸盐,线和面: 一、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

17、,41,课堂教学,Na2S,FeS Cu2S,H2SO3 Na2SO3,42,课堂教学,AgNO3,NH4Cl NH4HCO3,Mg3N2,构建氮族元素的知识网络,43,课堂教学,NH3的制备,以记忆的“一般模式”构建其它横纵向 转化关系 (丰富网络),44,课堂教学,Fe Cu,Fe Al Na Cu Mg N S Cl Si C,H O,45,课堂教学,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6,课堂教学,二、反应动力,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生成沉淀(沉淀度小的沉淀) 酸 H2SiO3 不溶 碱 K Na Ba Ca可溶 ,氨水

18、盐 K Na 铵盐 硝酸盐 醋酸盐 碳酸氢盐 磷酸二氢盐 全溶 Cl-(除银 亚汞) 硫酸盐(除钡 铅) 2.气体(沸点低的为气体),47,课堂教学,3.弱电解质 酸性大表 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中强酸:H2SO3 H3PO4 HNO2 H2C2O4 弱酸:HF CH3COOH H2CO3 H2S HClO H2SiO3 碱性大表 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 中强碱:Mg(OH)2 LiOH 弱碱:NH3.H2O Al(OH)3 Fe(OH)3等不溶性碱,48,课堂教学,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19、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 强弱规律,49,课堂教学,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Al Zn Fe.(H) Cu Fe2+ Ag 金属性减弱、失电子减弱、还原性减弱 K+ Ca2+ Na+ Al3+ Zn2+ Fe2+ H+ Cu2+ Fe3+ Ag + 得电子能力增强,氧化性增强,50,课堂教学,非金属活动活动顺序表 F2 Cl2 Br2 (Fe3+ ) I2 SO2 S 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 F- Cl- Br - (Fe2+ ) I- SO32- S2- 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增强 斜线规则:上左下右可反应,隔之愈远愈易行,51,课堂教学,常见强氧化

20、剂 KMnO4(H+) K2 Cr2 O7(H+ ) HClO (ClO - ) HNO3 Na2 O2 浓H2 SO4 FeCl3 常见还原剂: S2- SO32- I- Fe 2+ Br - Cl - H2 NH3 C Fe Zn,52,课堂教学,53,课堂教学,三、夯实基础,专题总结,提高能力,歧化反应 水参加的歧化反应:氯气、二氧化氮、过氧化钠 分别遇水 非金属单质和强碱的歧化反应: 硫、氯、溴、 碘单质 NO2 + NaOH SiO2 + C ,54,课堂教学,归中反应: A: KClO3+ HCl(浓) KClO + HCl(浓) A: K2S + K2SO3 + H2SO4 H2S+SO2 A: NO/NO2 + NH3 NO +NO2+NaOH A: CO2 + C A: NaH + H2O,55,课堂教学,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2H2S+SO2=3S+2H2O 2CO2+2Na2O2=2Na2CO3+O2 Fe2O3+3CO=Fe+3CO2 CO+H2O(g)=CO2+H2,56,课堂教学,三、教师点拨,学生提升:,57,课堂教学,58,课堂教学,NH3H2O,Mg3N2,NO2,HNO3,NH4HCO3,N2,59,课堂教学,谢 谢,60,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