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018552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朝鲜一中 吴恩花 一、长白山概况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东北第一高峰,而长白山最高峰是位于朝鲜境内的将军峰。 1、地理位置: 2、地质概况: 3、气候概况: 二、长白山考察部分 2018年6月19日晚7点,我们一行40人由黄老师带领乘坐沈阳开往松江河的火车,开始了三天的长白山野外考察。本次野外考察有两个景点:望天鹅和长白山

2、。 6月21日早7点半,我们一行随着带队老师,乘坐约一小时的大巴车到了长白山脚下。此次登长白山是我第二次登长白山,第一次登的是北坡,这次是西坡,西坡与北坡不同的是需要自己爬1400个阶梯。开始爬坡的时候天气阴凉,山上充满雾气能见度很低,心想这回肯定看不上天池了。当艰难的爬到天池顶部时,我很惊喜的看到了天池,梦幻的、壮观的天池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们欣赏完美丽的天池之后,下山的路上也领略到了气派的锦江大峡谷、玉兰瀑布等景观。 结束了三天的野外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回忆,我要把一路上的所听所闻所见,讲给学生们听,让更多的人能了解长白山。 篇一: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 本月19日,我们基地校组织参加培

3、训的老师实地考察长白山。我们本次登山是从西坡出发的,长白山的西坡景区开发相对较晚,正因为如此,西坡完整地保留了长白山的原始风貌,有山地垂直自然带、有梯子河、还有锦江大峡谷等。 长白山是世界上森林景观保存最完整、生长最良好的原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从山麓到山顶,在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的增高,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几千公里的自然景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球北半球名山中极为罕见的现象。由长白山这类结构群组成的火山锥体、山麓倾斜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种类,及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组成的自然面貌,为世界其它名山所不能替代。而

4、在长白山西坡,这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则表现得最为明显,只须走上几步之遥,便可领略从温带到极地中间每个层次的变化。 到了白山市,就到了的广义的长白山西坡,便进入了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的第一、二个阶梯阔叶林带和针阔混交林带。数千种植物、稀有植物和濒危植物就展现在了您的眼前。过了松江河旅游经济开发区,您就到了长白山主峰脚下的西坡。也就到了针阔混交林带和针叶林带。万顷原始森林里草木森森,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到了火山锥体中、上部,您就走进了高山岳桦林带。您会被一种特殊的树摄住灵魂,那树皮暴枝虬,看似老态龙钟,实则刚劲有力,扭曲昂扬。那枝那干,宁死不屈服于狂风暴雪,匍匐于地,又倔强地扬起不屈的头颅和手脚。这面

5、对狰狞又狰狞而立的神树,就是在长白山的特殊环境生长的,被人们称为雪山硬汉的岳桦。再往上走,您就到了高山苔原带。那里的植物,植株低矮,匍匐垫状,花序大型,色泽鲜艳。它们以矮小和弯转的身躯与风雪拼搏,以张扬生命的顽强与不朽,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长白山火山、冰蚀地貌和垂直的生态带谱为其构成了峰奇、水秀、树美、石怪、谷深、洞异的奇妙天然景观。似碧玉坐落在长白山顶,水面海拔2189.1米的长白山天池,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在西坡,有规模宏大总落差70米的二级瀑布锦江瀑布,和无处不在的瀑布群,向您展示了摄人魂魄的天河景观。一年四季只见出水不见入水的的天池;大地裂隙深数十米,只听

6、水声轰鸣不见水的梯子河;星罗棋布的矿泉、温泉、冷泉、寄生小火山口湖。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世界其它名山所不具有的奇水胜地。 本次实习考察,我们不但开阔了视野,使课本里描述总结的知识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让我们彼此间更加熟悉,对今后校际间的教学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感谢11中主持的基地校培训! 篇二: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 沈阳市地理学科基地38位老师于2018年6月19日晚,乘火车离开沈阳奔赴吉林松江河镇,开始了对望天鹅景区和长白山西坡的地理野外实地考察。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颇丰,其中长白山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白山山势高耸,地形起

7、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山下到山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呈现四个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观带。由下至上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针阔混交林景观带:处于海拔1100米以下,气候温暖湿润,该地带植被类型为红松针阔混交式,林相层次明显,生物群落复杂,灌木种类比较丰富,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草本植物繁多,因此森林茂密,万木参天,素有长白林海之称。盛夏时节,山风吹拂,绿浪翻滚。树木以红松、落叶松、黄菠萝、胡桃楸等针、阔叶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多种猕猴桃等。在二道白河两岸的个别地段还生长着长白山特有的植物美人松(学名长白赤松)。因此这

8、一带动物种类较多,如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 针叶林景观带:位于针阔混交林景观带上部,海拔在11001800米之间,这里气温显着下降,空气温度大,冬季严寒,夏季凉爽,以优质的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树干通直,高大挺拔,冬夏郁郁葱葱,林下阴暗潮湿,苔藓植物特别茂盛,是苔藓的世界。 高山苔原带:处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火山锥体中、上部。主要岩石为各颜色的粗面岩,地表覆盖着很厚的火山灰 火山砾 浮石等。地形多呈放射状分布的平缓岭脊及羊尾沟。该带气候严寒,湿度很大,几乎是天天降水,也是吉林省风力最强,风日最多的地区,由于气候严酷,土层瘠薄,植物分布由下而上逐渐

9、稀疏,种类逐渐减少,高大的乔木已经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 多年生的草本 地衣 苔藓等,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 通过本次的野外实地考察,使我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得以紧密的结合,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进了与同行的交流,感谢市教研室、基地校为我们地理教师提供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今后这样的外出考察越来越多! 篇三: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 6月20日早我们到达松江河站:到达后乘车赴素有“小九寨沟”之称的望天鹅风景区 。景区内有灰色气孔状玄武岩、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灰色板状鞍山玄武岩的形成的石壁、柱峰其柱状节理十分发育,多为四棱、六棱体,横向发育的柱状节理犹如天梯,放射状节理似孔雀开屏,纵向发育的节理外

10、形多为四棱或六棱体。望天鹅山远看有如一只昂首翘盼的天鹅,顾名“望天鹅”。主峰周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与长白山主峰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辉。望天鹅风景区奇石怪岩多,泉水瀑布也多,让慨叹大自然的天工巧造。望天鹅的瀑布多而奇特,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丝丝巧挂;或从岩缝中冒出一股,悄然静流。宛如山中藏着一把看不见的巨壶在源源不断地倾倒着琼浆玉液,这里仅有名的瀑布就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帘瀑布、九叠泉瀑布等,而无名的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更多了。结束一天行程晚上回酒店入住,期待第二天的天池之行。 21日早7:30我们从松林酒店出发,前往长白山西坡观赏天池。到达山门后我们改乘观光车,沿途边听导游的讲解边欣赏山

11、地垂直自然带。最引起我注意力的是如地毯般铺展开去的草地上,常常可见松树和桦树两两相依的动人情景:松树高大挺拔,庄严肃穆,象一位阳刚伟男子;桦树枝叶舒展,体态婀娜,似一个柔媚俏 佳人。它们如同一对对情人在长白山幽会,又像在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松桦变”景观。 途经梯子河,我们下车5分钟时间。梯子河很独特,说它是地上河流吧,却只深藏于地下、只闻隆隆水声难见河水;说它是地下暗河,拨开茅草俯身探望,却分明可见湍急的水流。这条河流,多数地方人们一步就可跨过去,其最宽处也不过三米。梯子河虽窄却深,平均深度有十几米,最深处竟达三十多米。站在桥上或河边,小心翼翼地探头望去,只见沟谷直立如削,非

12、常狭窄,两侧长着青苔,潮湿光滑。谷底河水如黛,弯弯曲曲, 时有时无。站在河边,只觉一股凉气沁人心脾,加上峭壁湍流,令人心惊胆战。扔个石头下去,好一会儿才听到回声。 时间的限制我们恋恋不舍的下山了,归途中我们游览了长白山大峡谷又称“锦江大峡谷”,是长白山最为壮丽的一大景观,被誉为“中国的克罗拉多”、 “火山天然熔岩盆景园”。 原始混沌的大峡谷里,一座座、一簇簇岩状体拔地而起,有的似奇峰,有的似石笋,有的似利剑,活脱脱的一组组巨大盆景撂放在游人面前。更加奇怪的是,岩状体很像某种动物,如骆驼、狮子、犀牛、黑熊等等,有些样子更加奇特,使人联想到天池怪兽。 22日晚我们于松江河车站乘K7512返航结束了

13、这次考察,有些不舍,期待下次再来。 三原县幼儿园学前教育考察报告 xx 12月5日,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由成教办邹小平主任、李军涛副主任带领彬县8所幼儿园园长赴三原县考察三原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经过一天的考察,我觉得三原县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显着特点: 一是三原县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合理,成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 二是三原县学前教育在规划过程中,坚持撤并的中小学进行以改造为主,充分节约了教育资源,节约了成本。 三原县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节约,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功能转换、重复利用”的办法,将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地理位置优越的撤并学校改建成乡镇

14、公办中心幼儿园,截至目前,在新建的16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中,有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利用闲置校舍进行了改扩建或原址新建,闲置校舍利用率达到了81%, 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育资源、节约了成本投入。 三是三原县在校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在借鉴外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我”化,加入了古龙桥、于右任等当地文化元素。 三原县在办园工作中注重抓特色建设,据张主任介绍说,三原教育局在2018年提出“以园所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彰显办园特色”的号召,各级幼儿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实践,促成了一所所“规范+特色”的现代幼儿园。如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在教室外设置了不同主题的文化氛围,以“大美三原”、“书画名家”等主题文化墙时时处处对

15、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新兴镇张家坳幼儿园充分发挥自己地处农村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自然材料,如树叶、豆子、玉米芯等,做成小玩具、陈列品和粘贴画,培养孩子的绘画塑造能力,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除了教幼儿种植外,让幼儿玩泥巴、采摘水果、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山街幼儿园和渠岸幼儿园采取巧设情景空间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传统知识、民间艺术及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楼道楼梯,过道走廊墙面上挂满了各种农具、生活用品、手工制作、戏曲脸谱、石磨等,挂有各种钉有扣子、拉链、锁子的袋子,让幼儿亲临感悟,让幼儿自己动手扣一扣,拉一拉,开一开,幼儿的灵气与心智、童趣与思维得以培养和激发

16、。三原的园所文化环境激活了幼儿的认知兴趣,启迪了幼儿的智慧,这是对我心灵最大的震撼。 四是重视幼儿在园游戏区角活动开展。 三原县各幼儿园在注重园所文化特色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了园内幼儿游戏活动区角的设置。他们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园宗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保教活动,以“主题鲜明化、制作手工化、特点突出化、设施童趣化”为思路,根据不同幼儿年龄特点,在班级内设置幼儿游戏活动区域角,组织幼儿开展玩游戏、讲故事、绘画、舞蹈、唱歌、学剪纸、环保制作、珠心算等活动。每个班设有四个以上的活动区域角,最多设七个,让幼儿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寓教于乐,幼儿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如渠岸中心幼儿

17、园的一个班设有模拟超市、小小图书架、小小手工坊(剪纸、泥工)、小小建筑工地、娃娃家、我爱图画(绘画)、我是小明星(歌舞)7个区角,激活了幼儿认知兴趣和智慧与潜力,锤炼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想象与创造能力。再如张家坳幼儿园利用饲养角、种植园、戏水池、小盆栽等区角来彰显自然和谐的育人环境,更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情操、意志与能力。 五是突出教具自制特色,注重废旧材料的环保利用。 参观考察的四所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提倡教具自制,注重废旧材料的环保利用,并向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环保特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大大提倡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挥幼儿的创造力,顺利建立了环保特色活动室。如中山街幼儿

18、园的“好孩子服装店”主题环保活动室,鼓励幼儿与家长利用“废品回收站”收集废旧报纸、旧塑料袋制作各种服装(如:百褶裙、喇叭裙、休闲裤等等),深受幼儿的喜爱。还有“玩具加工厂”、“贝贝餐厅”、 “美容美发厅 ”等环保特色活动室,真正体现了教育生活化 。新兴镇张家坳 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和孩子们充分挖掘身边的废旧材料和农作物资源,制作了各具特色、美观实用的户外教玩具。师生们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当地农村的玉米杆等材料,制作各种低碳环保的玩教具和活动器械,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勤俭节约意识,还增进了“环保、低碳、节能”的现代生活理念。我们欣喜地发现,环保意识正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一批“环保小卫士

19、”从中涌现。 六是三原县幼儿园严守办园规模,严把班额关,为提高幼儿保教保育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幼儿游戏活动能注重挖掘民俗资源。 民间游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民间游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智慧,也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教育活动,在传递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性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游戏出现了衰落的趋势,许多地方的民间游戏正面临失传的境地。因此,及时抢救和挖掘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2018年开始,三原县的幼教工作者们不辞辛苦,深入农村,一件件“打捞”起这些沉淀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老游戏,像丢手绢、

20、拉大锯扯大锯、踢毽子、骑大马、“老鼠嫁女”、滚铁环、抓包、跳绳、跳房子等等,并分类梳理,汇集图例,使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契合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教师们在原有民间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融合现代元素进行丰富和发展,老游戏、新玩法,使之更具趣味性、教育性和普及性。张主任说:“自从我们开展民间游戏以来,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老游戏内容生动,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学,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 三原县幼儿园探索和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园所各领域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把民间游戏这种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引入幼儿教育中,这种探索民俗文化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构建具有浓郁“我地风格”的幼儿教育体系,无论是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促进教育的生活化方面,还是在寻求儿童教育本土化的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都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13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