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88502 上传时间:2021-04-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都市区规划(2030)概要.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徐州都市区规划(2011-2030)概要说明:本规划非官方正式版。欢迎板油拍砖及探讨。一、都市区范围市区(主城区+贾汪区+铜山区)双沟镇3126km2二、总体要求建设大都市区,做强中心城市1、区域协调承接沿海、联动南北;徐连一体、领衔陇海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国家交通运输的主枢纽,带动与辐射周边的发动机,产业提升的推进器;东陇海城镇群的“一区两中心”,徐连一体下的特色引力点,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2、都市区产业引导传统支柱、特色产业、现代服务、新型产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商务金融、会展等)、光电产业。构建三大都市工业带,推进新型工业化:传统产业、先

2、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3、中心城市主要职能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商贸都市、创新基地中心枢纽城市,魅力文化城市,特色旅游城市,低碳产业城市。三、发展方向及规模容量1、发展方向主要发展方向:向东及东南。2、 规模容量考虑到城市规模扩大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和相应行政区划的调整,同时主城区工业外移和对接沿海、东陇海线带动的影响,未来徐州都市区除现有发展基础外,在用地发展条件较好的东、东南方向上应该还有较大发展可能。都市区2030年总人口规模为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约450人,城市化水平90%。四、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强核东扩、轴向拓展、特色组团、保育生态五、都市区生态景观结构一片四楔,多点多廊道一

3、片:微山湖生态空间;四楔:云龙湖、大洞山、吕梁山山水绿楔、西北部生态湿地绿楔;多点:都市区山湖公园;多廊道:水系、交通廊道。六、都市区空间结构一湖一核、三带三城、轴向组团一湖:微山湖生态区;一核:都市主城;三带:三大工业带;三城:三个新城;轴向:沿交通廊道发展,以公共交通串联;组团:新镇等。七、都市区发展构想1、至2030年:团块状核心区独立组团中心城市城市沿陇海线带状发展,核心区以铁路枢纽为中心形成高度集聚的城市区域;贾汪城区、双沟航空城、陇海新城相对独立发展。周边多个城镇组团环绕。2、至远景年:T型带状多组团中心城市城市沿陇海线带状发展,形成带状特大组团型中心城市。除西北区域保留部分镇,大

4、部分城镇纳入中心城市建设。八、都市区城乡结构主城新城新镇新村主城:主城区+铜山;新城:贾汪、陇海、空港;新镇:区域中心镇、新城镇、特色镇、一般镇;新村:略。九、都市区产业结构都市中心产业新城综合镇、特色镇都市中心:主城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研发等;产业新城:依托三条工业带,综合服务;综合镇:都市外围综合产业组团;特色镇:旅游为主;茅村:微山湖风光;汴塘:运河文化;汉王:两汉文化。十、都市区规模结构(2030年)主城(徐州主城区+铜山城区)300万人,300KM2用地;贾汪新城35万人,35km2用地;陇海新城35万人,40km2用地;空港新城20万人,20km2用地。其它规模分配:区域

5、中心镇、新城镇:按城市标准建设,总人口4050万;特色镇,一般镇:1015万人, 60km2用地;村庄:50万人,60km2用地。预留100km2用地。十一、总体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主城居住组团(徐州老城区、新城区大龙湖、铜山)、新城居住组团(贾汪、陇海、空港)、新镇居住组团等。2030年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按35m2/人配置,规划城镇居住用地约100120km2;2030年村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按45m2/人配置,规划村庄居住用地约3540km2。总规划城乡居住建设用地约130150km2。2、工业用地规划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推进新型工业化与老工业基地振兴。2030年都市区工业增加值预计5000

6、亿,现状工业用地地均产出8.47亿元,2030年按地均产出35亿元计算(与江苏沿江大致相当),需要工业用地大约130140平方公里,比现状大约新增60平方公里左右。约占总建设用地的1/4。 工业逐步向主城以外的新城和新镇转移,向各级开发区集中布局,重点向省级以上园区倾斜。陇海新城可规划10-15km2工业用地;贾汪新城可再增加7km2,航空新城可再增加4km2。预留部分工业可用地。构筑三带五区:航运枢纽产业区;传统工业集聚区;陇海产业集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空港物流产业区。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一主三副多中心一主:都市主城综合服务中心,以铁路枢纽及高铁枢纽为复合枢纽中心形成的区域性商贸商务中心。

7、三副:贾汪新城综合中心依托原贾汪城区公共中心形成,陇海新城综合中心依托轨道1号线延伸在两侧形成,空港新城综合中心依托原双沟镇及物流园中心形成。多中心:各级都市组团中心。4、建设指引(1)主城(徐州主城区铜山城区)区域地位: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区核心功能区。产业引导: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信息传媒、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发展策略有机更新、内涵提升 控制老城人口和建设强度; 抓住高铁站建设机遇,推进综合枢纽建设及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按总体规划划分片区进行布局优化。(2)贾汪新城区域地位:都市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特色山水城区,都市区东北部区域综

8、合服务中心。产业引导: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工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建议采取相对独立发展的策略。按照相当于主城同等水平要求提升服务功能,加快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与服务体系。(3)陇海新城区域地位:以服务东部地区、辐射徐连城镇带为重点的都市区综合服务中心,对接沿海开发的制造业基地基地。产业职能:先进制造业、商务办公、信息传媒等服务业。发展策略:加快新城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和交通走廊周边地区产业功能的建设,近期依托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开发逐步向东发展。(4)空港新城区域地位:都市区东南部地区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服务中心;航空公司淮海区域分部基地和客货中转基地;都市区东南

9、部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产业职能:科教研发、高新产业、创意产业、航空物流。发展策略:加快航空城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和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功能的建设,重点加快双沟镇与航空新城启动区建设。(5)都市新镇及都市新村区域中心镇:承担都市区西北部中心职能。新城镇:未来纳入新城建设。特色镇:旅游为主,工业不再发展。一般镇:主城外围暂时不纳入的城镇。都市新村:12千人的各类特色村(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传统手工)。十二、综合交通1、发展目标联动京沪,积极利用京沪廊道效应,提高地区集聚能力,打造“京沪驿站”。对接沿海,共享重大交通设施,构建出海大通道,打造“陇海引桥”。 2、构建都市轨道推进新城新镇建设3、构

10、筑枢纽,推进中心体系建设与新城开发打造复合型铁路枢纽高速铁路站、多条城际轨道或普速铁路交汇的铁路车站,由于其运输能力强、旅客集聚度高、辐射范围大,需要城市多条大容量快速交通和大型公路客运交通密切配合,将形成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做强徐州铁路枢纽地位,打造铁公水航联运枢纽与高铁普铁城际大型客运枢纽。对接南北东西,构建区域金融商贸中心和物流服务基地。高速铁路运行时速可达300km/h;1200公里运程以内对航空运输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城际轨道运行时速可达200km/h;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力大,可靠性、舒适性好,300公里运程以内对公路客运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4、 建设第二城轨枢纽,大力提升空港,推动空港新城开发5、 建设都市轨道枢纽,推动陇海新城开发6、交通引导下的都市区空间工业外移,依托三条交通走廊形成三大工业带;依托高铁枢纽,利用轨道系统构筑都市枢纽服务中心;生活用地集中在城市快速客运走廊两侧;都市快速公交体系引导城镇组团建设。7、对外交通体系以“三站两港”为核心,“十三客十货两中心五基地”为补充,辅以“两纵两横三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一纵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和“两通道四港区”的水运航道网络,构筑徐州都市区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