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99818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1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教案_0.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登飞来峰教案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情感目标: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习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y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

2、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1.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2.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3. 闻说:听说。4.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5. 缘:因为。

3、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 (一)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1.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1.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2.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3. 预习游山西村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